诚实面对不足其实没什么不好

不懂装懂的人,不一定真的是不懂,有可能是在某个方面能力欠缺,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对于在我欠缺的某几个方面能力强的人,会下意识地认为他在其他方面也比我强,也许是有自卑心理吧。

同一个部门工作的同事,非常喜欢阅读,尤其对于历史,在大家一起工作的时候,光是手上不停难免有点无聊,大家就会一边工作一边聊天。聊到历史方面的时候,他就会很在行,滔滔不绝,而且明显可以感觉出来是有一定深度的。

基于我的这个特点,就会觉得他说的话很有道理,其他方面的也对。

往往这个“光环”效应形成得很快,崩塌得也会很快。毕竟人和人之间相处,距离越近,缺点暴露得就会越快。

“光环”的作用有一个关键点在于,亮度太高而把一些阴影也照亮了,让我不太怀疑这个同事的工作能力如何。即使是有其他同事聊天的时候,和我八卦了一下,实际上他的能力不算太行,只是好面子而不懂装懂,我一开始也是怀疑的。

直到有几次碰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而这些问题并不是每天都会遇到的那些常见问题,才慢慢发现,确实是不懂装懂,而且还有点自作主张。

前两天,刚好轮到这个同事主管电脑信息的处理。工作差不多快完的时候,他发现产品信息里有一个产品的条码传输的时候丢失了。有一个环节需要把产品处理过的信息传输入另外一个系统,传输过程中提示有一个产品的信息不存在,也就是说传输前那个产品的信息是有的,传输到另外一个系统以后,需要后面这个系统里原先就有所有制备产品信息。

一个产品信息缺失是很奇怪的,因为信息传递都是自动完成的,人的操作仅仅是发出指令批量传输。这个同事遇到问题以后,首先考虑的不是寻找这个产品的信息的去向,而是考虑产品在制备流程处理的时候,耗材批号错误,导致传输不了。

既然提示缺失的产品信息显示了,根据提示应该判断是产品在前一个流程的处理过程中就发生了问题,很可能是两批产品的信息有交叉,电脑处理的时候发生了错误。处理起来的逻辑很简单,就是缺少了手工录入就可以了。

但他的判断失误以后,根据判断把传输数据文件打开,擅自修改里面的数据,想要再次传输正确。哪想不知,这样的操作几次以后,仍然没有那个产品的信息,也就是仍然提示失败;甚至还导致了多出一个产品信息的传输失败。

结果,擅自处理以后,留下了一个烂摊子,还煞有介事的说电脑莫名其妙地出错了,而不是他判断失误连带再出错。

这个时候,我在现场才感觉到了“光环”的崩塌,失望的同时估计他一定不会承认这个失误,于是陪着他演了演戏,然后根据我的思路把问题处理了。

其实,有同事早就发现了他有这个问题,估计也出了一些事,只是都过去了。俗话说:“远香近臭”,美好的印象总是那么快消失。

我想,要保持对一个人的良好印象,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日后遇到才好相处。而这个同事几乎每天都遇到,还一起工作将近十个小时,自然会不自觉地表露出一些不好的方面。

而对自己的能力方面,坦然承认,寻求帮助,能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而不是“不懂装懂”这种不好的印象;同事之间工作寻求的就是合作,放低姿态,和大家打成一片,大家肯定会报以善意的。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不懂装懂”不仅不会有面子,相反会给人一种高人一头的感觉,就算是在其他方面给人留下好印象,始终还是会有嫌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诚实面对不足其实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