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9 一个问题

被问到:你觉得月收入1万多的人,愿意为了50块钱而牺牲一个上午来参加调研吗?

我内心觉得不愿意

如果想法成立,那么这个样本多半是假的,我们无法让消费者提供收入证明。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

如何对高收入人群做调研?


在调研中存在“非抽样误差”,其中之一就是“无响应误差”和“响应误差”。通常,高收入者对调研的低报酬并不感兴趣,导致样本偏向低收入者。如果规定了高收入的比例,造假就随之而来。此外,愿意参加调研和不愿意参加的人,除了收入的差别外,还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差异,比如价值观上的差异,也许前者“利他”倾向更明显。


回到问题上,如何对高收入人群做调研?如何减少调研中的误差?

我觉得,一是改变调研方式,对高收入人群从定量调研改为定性调研,这样可以减少样本需求量,同时也增加了受访者的报酬,更便于招募到。二是定量分析时通过加权平衡。也许很难招募到30个高收入人群,但招募到10-15个还是很有可能的。在定量分析时,通过加权来弥补。最大限度的减少误差。三是增加非金钱报酬,比如参加公司调研,相当于对于本产品的核心用户提供一个发声渠道,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小米将miui系统最初的100个核心用户称之为“梦想赞助商”。但非公司产品用户以及简单产品,好像很难提供这种使命感,参与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6-29 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