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选自费孝通老先生的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方面,剖析了乡土社会的结构及特点。

  顾名思义,乡土社会即是以土地为生的人形成的社会。

  1 生活方式 他们以土地最为宝贵,以农为生,世代定居是常态。由于需要合作水利,保卫安全,和耕地小而集中等原因,形成了一种聚居的生活方式。

  2治理方式 由于大家都聚居在一起,时间很长,形成了各种建立关系,法治就不太适合,于是采用的是人治的方式。大家没有过多的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成长而形成了一个社会。所以,当一个人犯错,我们会说,他在合不合礼,大家感觉他这样做对不对,一般会有人进行调解而私了,当事人往往会对自己的过错有深刻的认识。因为是道德约束的,这些道德都具有一些文化性,即它们不被社会不成问题的加以接受规范,即一种强制性的传递,教化。

  3文字 文字是为了传递而出现的,而乡土社会很稳定,大家的生长环境很稳定,大家种的地出现的问题也很稳定,所以会环境熏陶或口口相传。因为大家走的路不会出现多大的差别和变化。从而,经验是固定的,不需要文字去记载。所以乡土中的孩子,并非智力不如城市的孩子,而是需要的环境没有那么强烈。一直到后来,中国社会乡土性基层发生了变化(不只以种地为生,有了其他需要)文字才开始下乡。

  4交际  乡土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它是以"己"为中心,向外扩散的圆,有些像水的波纹,越向外越大关系却越疏远。同时,人的亲疏关系会因个人得势和失势而变化。最明显的例子,是苏秦在潦倒的时候,妻子不认他这个丈夫,嫂子不认他这个小叔子。但他们也可以为了国或族,去牺牲家;当然也有为了家而去牺牲族或国。他们的标准是和自己的关系亲疏。

  5稳定 乡土社会,因为土地而安定,而稳定,也尽量维持这种稳定。想要稳定就要都理解,没有冲突,没有阻碍。即是有了问题,也要有一套统一的规则解决,这些规则是要印在心上的,是强制性的,是被教化的"道德"。生活轨迹统一,所以即便年轻人无法理解老人,老人也可以预见年轻人可能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度过阻碍,以维持稳定。但是男人和女人却是无法相互理解的,所以,要维持稳定就要,男女有别,不让他们接触,男女授受不亲,即是夫妻也要相敬如宾,从而减少摩擦,维持稳定。再以血缘关系相系,以男性为中心,形成家族,地缘相助,越来越稳定。

  6随心 乡土中人,不会因为大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就一直吃,而是因为吃大蒜是一种习惯,因为它好吃,下饭。他们是靠欲望去生活的,是自觉的。

  这里时光很慢,土地温柔。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他们以土地为生,以土地为业,以土地为亲,以土地为傲。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土中国>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