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系列】《孟子》(梁惠王上)第七节

第七节:

前半段,孟子所谓的“天下莫不与也”是在坚定的告诉梁襄王说只要“不嗜杀人者”定“能一之”。当然,归顺或者服从不单单只是“不嗜杀人者”就能让百姓做到的,还有其他种种方式都可以。孟子唯独只用这一句话来教导梁襄王,可以看出这句话的重要性——仁义的基础是让百姓好好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否则,也许百姓就会背叛与疏离君王,最后致使朝代的灭亡。

引申:

对于一个开明的君王来说,其定然希望天下和平统一(出发点),而在贤臣的辅佐下(过程)的确也能够达到天下太平的愿望(目的地)。也就是说,君王治理国家是有一个历程的:出发点→过程→目的地。人生也是由N个历程来组成的,正常的生活理应有一个最初的出发点(初心)以及最终的目的地(而中间的成功、失败所到达的出发点、目的地都只能算是人生节点),是一个闭合的状态。这个闭合状态是指:不会在哪个人生节点走歪自己的路,让自己从起始点走到终点的这条路充斥着偌大的变数,然则不容易到达既定的目的地(以初心所制定的目标,往往都是最准确、真实的目标)。

引申(2):

为什么很多人会说,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并不是我原来想要有的东西?

是因为:

①、不经过反省与审视自己的一切,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去生活的人,没有所谓的出发点、目的地,他所得到的东西本身就不在他的思虑范围内。

②、对生活严谨的人,时常会去反省自己在处世为人过程中所获得的与失去的,这是他们的常态。的确来说,反省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他们忘了一件事,有的时候出发点与目的地会重合,而反省最多的是对于事件过程的反省(所作所为),其次是对事情结果的反省(得失),常常会忽略对自己做某事的出发点的反省,恰恰这是最要命的事情。因为,所有的过程、所有的结局都是以出发点开始的,没有出发点(起始点)也就没有过程与结局。我想,完成一件事之后,最要反省的是事情的本因,其次才是过程。在一个历程中所获得的结果一定是由其出发点所既定下来的(这里的出发点指节点出发点,由节点出发点获得的节点结果也定然是人所预料的到的,也是人所想要获得的东西)。但是,人们最终会到达自己的终点,如若不好好的审视自己的节点,那么初心所最终到达的目的地会因为某些个节点的出发点与目的地的偏移而变化。简而言之,即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形象:出发点(初心)→(过程)→目的地(出发点)→(过程)→目的地(出发点)→……→终点

以上的箭头表示一个人的人生历程(闭合状态),一旦当其中的某个节点出现偏移,则终点就不再是对应初心的终点了。

节点出发点与节点目的地有可能重合,即第一件事的目的地也许就是第二件事的出发点。

后半段:孟子以孰能御之来说明禾苗的生长与国君的治理只要到达一定的境界(前者: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后者:不嗜杀人者),其最终的结果(成功)都是自然而然的,不再由君王自身或是百姓自身来决定。

引申:

其实这一点引申可以有很多面,包括学习、工作、生活、社交、教育……在这就拿教育来说一说:

很多家庭,对于孩子不听话这事始终非常的头疼,哪怕一开始听进去了,孩子也会找某个时机去忘记,这就是父母没有在孩子面前获得威望的原因。

要使得孩子能够真正意义上听家长的话,首先肯定是不能强求孩子听话,这样会使得孩子的反叛心理越来越强,就像古时的起义一样。其次,即是对教育内容的选择:第一、生活教育。毕竟父母吃过的盐比孩子走过的路还多,这是孩子必须要听的话,除非父母连最简单基础的生活常识都不懂;第二、学识教育。有学识的父母可以以自己接受教育的方式让孩子接受教育。无学识的父母一般在这种教育中是没有发言权的,如若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学识”教育,也许只会让孩子反感。这时,必须让孩子到社会中去历练;第三、社会教育。一般孩子都会有社会属性,也就一定会接触到社会教育,看似社会教育和家长毫无关系,其实不然。可以说,社会教育是帮助孩子制定人生终点的天使,也可能会是破坏孩子人生终点的恶魔,家长必须在天使来临之时放手孩子,而在恶魔光顾之时保护孩子。

当然,还有很多方法能够让孩子听话。但是,要记住,要孩子听话是自然而然的听话,这种听话“孰能御之”,这样的听话是听进心里的话,也许终生都不会忘却。这时的你,也许才是最称职的父母。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析系列】《孟子》(梁惠王上)第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