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收获节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国庆期间我们农民忙的不亦乐乎。

站在田间地头,大型的玉米收割机起早贪黑的不停,拖拉机载着满满金黄的玉米穗一趟趟的往回拉。有的留着年前后卖个高价,有的直接卖给收粮站,直接点现金。

特别有意思的事,村里有一个微信群,哪块地里有玉米收割机,哪块地里有旋耕机、小麦播种机总有热心的村民在群里喊,及时的汇报着机子的动向信息。

只要几个人站到一块他们讨论的主题都是现在的收成和接下来怎样种冬麦,每个人脸上都有藏不住的喜悦,说不完的总结。

就连坐在妹妹的车上,她一路上谈话的主题都是,今年的收成和去年收成的对比,产量高的地块用的是谁家的肥料,产量低的用的是谁家的肥料。今年的成本和收入会收多少钱一路计算着。

和这片土地最亲、投入精力最大的是我们的父辈了。公公和婆婆用闲置的几分地种了几种青菜,还有花生、芝麻。他们还向我得意的炫耀这可是无公害的,走的时候多拿点。

老妈谈到今年的收成,感觉脸上的每个细胞都在兴奋的跳跃,溢于言表,还轻声的告诉我今年卖了多少钱。和婶子聊天唯独今年收成的话题能让她能把一天的疲惫减轻。

亲戚会滔滔不绝的说:她家的谷子碾米有多好喝有多畅销,前几天收了几百斤卖完了,这块地的谷子马上也就卖完了。还有她家散养的鸡,儿子在网上销售一百一只,她把家里种的山楂切成片晾干,也是畅销品。妹妹问她:“你总要留点吧,不能都卖了。?她说:“好吃的给别人留着,自己吃就吃晚谷的 (晚谷没有早谷的米口感好)。”走的时候还给我们每人摘了山楂,还嘱咐我们冬天泡水喝对身体好。

在父辈们的眼里,他们的知足、他们的幸福源于机械现代化,源于他们从大锅饭的忍饥挨饿,到改革开放的个体分摊到户后食物富足的对比。老妈经常念叨:“现在种地就像捡粮食,也就忙活几天,一二十亩地一星期收和种就搞定,年轻人有更多的时间在外打拼。就像以前没有机械过秋、过麦都是大事,在外打工的都要回来。”

虽然这片土地不再吸引下一代人的眼球,但这片土地永远是我们的根,是永远养育我们的源泉。朴实宽广的大地默默的向我们诠释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庆--收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