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后展览(72):尽写奇峰:上海中国画院藏黄山主题作品展

今日又去了程十发美术馆,那边要扫好几个码,非常正规,不过,是我喜欢的展览,展出的名字是“尽写奇峰:上海中国画院藏黄山主题作品展”。

黄山我没去过,年轻时怕它陡峭,到老了就更不敢尝试了,都说“黄山归来不看山”,如今就看看大家们的画作吧!弥补心中的遗憾。展厅中有几代画师的山水画,既展现了黄山的神韵,又体现了他们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精神及各自的心性。

展览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风景与山水:

介绍 1933 年杭徽公路的通车后,黄山建设委员会携手当时的文艺青年来进行旅游开发。大批聚集于沪上的有名望的艺术家,比如张大千、徐悲鸿、黄宾虹、钱瘦铁等等,或游玩,或进行黄山题材的文艺创作,包括国画、摄影、游记等。

画师们一方面要面对西方绘画的冲击,一方面要推陈出新。而黄山作为风景与山水的对话主题,成为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粉本。

此处展厅主要以图片资料为主,仔细遍寻了一下画作,都是解放以后的,解放前的作品好像没有。

第二部分、化古与探新:

解放后,画院多次组织画师们深入黄山采风。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黄山风景,激发画家们在传统程式和写生感受之间寻找融合方式,或揽古烁今,或融贯中西,或独创一格…都各有千秋,也拓展了山水画的表现空间。

虽然展览内容按时间段来划分,但作品却不是。我拿到一张互动的黄山地图,找到一个景点,就贴一张粘纸,这也是为了小朋友们设计的。为了方便寻找答案,展出的画作其实是根据游览图来规划的,因为大多都是50—70年代的作品。

比如:贺天健《我年六六卧游看黄山》:“卧游”之概念古已有之。一来是因为古代交通不便,难得跋山涉水,画家只能居家“卧游”。二来指在鉴赏古人山水画中流连忘返,“卧游”历代名迹之中,为自己的艺术汲取养分。这张画作便是画家六十八岁所画。

画面正中是主峰,山势陡峭巍峨。从下到上的山路呈“之”字形。两名轿夫一前一后走在山路上,画出了他们辛苦艰难的同时,也反衬出轿中人的清闲。想想这位老人心中“卧游”黄山,自是“一山一水随处眠, 石涧流泉觅清闲。”

陆小曼《黄山清凉台》:都道陆小曼是才女,网上见到的是她的情闻轶事,至于怎样的才华倒真未见过,此处有她两幅画,确实有一种优雅淡远的韵味。画法素雅明快,三段式取景,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画面的主体是中景的观景台,台上四人形态各异,他们正低首俯瞰,沉浸于黄山风光的无限美好之中。画风细腻灵动,韵味深长。

刘海粟《黄山立雪台晚翠图》:画家钟爱黄山,一生曾十上黄山,每一次上山都会单独制作一方印玺。他还在题跋中写过:“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黄山是我友”,可见他对黄山深沉的爱。这幅画在色彩运用较大胆,比展厅其他画作鲜艳许多。主体山峰采用高饱和的石青,辅以水粉颜料湖蓝天蓝,石青之外还有少许青绿和赭石。云雾的表现是以留白的方式呈现为“虚”,松树的结构呼应了层峦叠嶂的山峰。整张画作热烈活泼,富有张力。

钱瘦铁《天都晓色》:山水画的布局是非常重要的。画家用近处“矮小”的松树,反衬出远处高峰的直插云霄,近处那段小径也戛然而止,让观画者想象天都峰到底有多高。所谓“远观其势,近取其质”,这是中国山水画长期以来的基本审美方式。在主峰上,画家大部分地方用墨色渲染,使画面水墨淋漓,欣欣向荣。但整体给人感觉随意性,似乎是画家“轻轻松松”完成的,其实是画家扎实的功底造就其挥毫之间的行云流水,挥洒自如。

看完画展,我也完成了粘贴任务,去服务台换了纪念品——画笔及手环。

楼下大厅里,是小朋友们看完展览留下的作品,唉唉,真的,远看色彩斑斓,仔细瞧瞧,倒是蛮有韵味及意境的,不错呀!“自古英雄出少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封后展览(72):尽写奇峰:上海中国画院藏黄山主题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