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不如意,谁还没点脾气

图片发自App

      我没有看小说的习惯,觉得看小说比较浪费时间。记者大四那年,偶尔翻起同学的一本书——《人生》。当时想着:好大的口气,短短248页的小说,竟然敢叫人生。就是怀着这样不屑的心情看的,没想到却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可惜看到一半,便因为某件事情打断了,甚是可惜,直到最近才跪着读完。

      读完书,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巧珍,路遥前辈的写作手法真是细腻,代入感很强,写巧珍和高加林的恋情的时候,也让我回忆起自己初恋时候的点点滴滴,青涩却又回味悠长,就像是嚼了一枚橄榄;懵懂却又念念不忘,就像读了这本《人生》小说。

        书中描写巧珍和高加林见面的场景,这里罗列几段,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反正觉得挺治愈的:

      (1)“她来了。他马上坐起来。她稍犹豫了下,就胆怯地、然而坚决地靠着他坐下了。她没说话,先在他胳膊上衣服被葛针划破大口子的地方,在那块晒得黑红的皮肤上亲了一口。然后她两只手抱住他的肩头,脸贴在她亲吻过的地方,亲热而委屈地啜泣起来。

      巧珍头伏在他的胸前,哭着问他:“加林哥,你这几天为什么不理我?”

“你一定难过了……”高加林用他的烂手抚摸着她的头发。”

……

      (2)巧珍一下子把手指头塞在嘴里,痛苦地咬着。过了一会儿,才说:“那你……去吧。”

“你怎办呀”

“……”

“我主要考虑这事……”

      一阵很长时间的沉默。两串泪珠静静地从巧珍的脸颊上淌了下来。她的两只手痉挛地抓着桥栏杆,哽咽着说:“……加林哥,你再别说了!你的意思我明白啦!你……去吧!我绝对不会连累你!……加林哥,你不知道,我是怎样爱你!”

巧珍说不下去了,掏出手绢一下子塞在了自己的嘴里!(ps:我都能感受到巧珍心在滴血!)

      纵观全书,好像都是在写爱情:马栓喜欢巧珍,巧珍喜欢高加林,高加林喜欢黄亚萍……每个人都想找到比自己预期高一点的另一半,像极了现在,可往往成为“孤独患者一个人的狂欢”。

      我喜欢巧珍。暂不说“那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就说身上的那种纯粹就很让人着迷:“加林哥,你不要太煎熬,其实,当农民就当农民,天下农民一茬人哩!不比他们干部活得差。”“加林哥,你如果不嫌弃我,咱们两个一搭里过,你在家戴着,我给咱上山劳动!不会叫你受苦的……”巧珍长睫毛下的眼睛里闪着泪花,含笑咬着嘴唇,不好意思地说:“没打……骂了几句……”这份纯粹让人看着心疼,也让人爱得发疯。

      我可怜高加林。他有点男人气概,虽然顽强不屈,却也不得不妥协,因为他的命运始终被各路“神仙”操控着:教师岗位被人顶了;好不容易在公社谋了差,和黄亚萍谈了恋爱,看似春风得意却又被人举报了。就像是骆驼祥子,高加林总想跑到山外去,甚至不惜牺牲巧珍的爱情,可总是一次次被打回原形;骆驼祥子总想买一辆黄包车,却无论怎么拼命攒钱也买不到,不是被大兵抢了就是被孙侦探给敲竹杠,总之是有很多“不如意”。唯一一点让我感到欣慰的就是,当德顺爷爷说:“巧珍,多好的娃娃呀!那心就像金子一样……金子一样啊……”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剧终)

        不知道路遥前辈是否和我一样,不忍心拆散了高加林和巧珍这对鸳鸯,不忍心让“金子般”的巧珍嫁给马栓,所以在最后一章(第二十三章)开头写上“并非结局”,就是为了让读者自己发挥吧:认为高加林负心的,巧珍就永远再也回不到他身边;心疼巧珍的,就幻想着后面高加林和巧珍又在一起了……

      很多同学交流的时候,都觉得高加林像极了自己,我也觉得很像我。是呀,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大部分人都像高加林一样,想“跳出山外”,想“往上走走”,为此走了不少极端,放下了很多东西,忽略了许多美好。很也许《人生》就是为了不让我们走这个极端吧:人若极端眼必瞎。

        当挫折如影随形,当困难接踵而至,当人生中的不如意一次次冲刷自己的价值观时,“忍不无可忍,无须再忍”,莫让生活中的不如意占领了高地,不然一辈子都要垂头丧气,对待人生,我们都应该有点自己的脾气。

      最后用德顺爷爷年轻时唱的“走西口”作为结束吧:

“有钱的是朋友

没钱的两眼瞅

哪能比上小妹妹我

天长日又久……“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来吧不如意,谁还没点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