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敕建清凉端明禅寺同戒录》盛康序译文

        常州南城外有称为”端明“的寺院旧址,就是古代的清凉寺址,所以民间仍称为“清凉”,这是沿袭过去的称谓。因为战乱的缘故,所以寺院毁弃。以后,德润田老和尚开始苦心经营,静波和尚承继德公,锐意振兴,终于逐步修复了寺院。追溯从壬辰(1892年)到辛丑(1901年),仅十年时间,端明寺就扩展了规模,僧人云集,成为一个大寺院。于是,在八月初一日开设道场,开始传授具足大戒。僧徒信众,按规章礼仪受戒。所以,有《同戒录》问世,同时在佛事完毕之日,分授给僧徒,用以光大佛法,共同验证觉悟的缘分。静波在宣示该录的大义之后,又因为我昔日与寺院有因缘,请我说几句予以阐述引导。

      我对于三乘佛法,尚未参透其中的奧妙真谛,但感于时势和征引旧事,又有些不得不说的话要说。于是在此讲述事情的缘由:佛学,以持戒修行作为本业,以救度众生作为宏大的愿望。而修持则以戒律作为基础,救度众生则以传播佛法作为宗旨。这是因为持戒才能产生禅定与智慧,传法才能普及佛学的真谛。凡是能使众生从沉迷到觉悟,脱离人生苦恼的,都有赖于这一途径。所以,真正的佛教,总是与世俗社会的教化相互扶持。世道治平,佛教就作为生活的凭藉,用以辅助教化的不足;世道变乱,就依托空门,把邪恶消除于无形之中。治与乱互相更替,但禅宗却能历久不变,并非只是依仗戒律的精细严密,也与传法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当今环宇震驚,祸变日益紧迫。朝廷从息事宁人考虑,克制忍耐,以图国家的存续,从而和百姓一起重新开始求治之途。但那些拿起武器的人,四处流窜,互相引诱;潜藏的寇盗,趁着争端,伺机而动;国家东南地区民众的意气,扰攘不宁。人们日夜忧虑嗟叹,正在担心没有好的结局。此时,有高僧怜悯众生的危难,用宣扬佛祖的慈悲来引导众生。传戒的导师,详尽地解说持“忍”以到达理想彼岸的路经,让僧徒用专心进取的愿力来化解嗔怒之心。又要求僧徒用法相的庄严(指受戒的僧人还应注意行为、容止和心地的修炼),促成戒行的完善,凭着恭敬之心,返还到真实不虚的本性。从此永远超脱迷途,共同到达涅槃的境界。如果能这样,那么,这次传戒岂但只是彰显了一个寺院复兴的功德?我觉得就是用来奉祝一万年的中兴之治,也未尝不可。静波的志趣,不是很崇高吗?

      我盛康己经垂垂老矣,因为幸好能够看到端明寺的成功,尤其嘉许此举可以拯救世道,所以乐意在这里陈述这些道理。

          光绪二十七年、岁次辛丑八月,赐进士出身、诰授资政大夫、晋封光祿大夫、庚子科鹿呜特赏侍郎衔、头品顶戴、前湖北盐法武昌道、历署湖北布政使按察使、浙江按察使、武进盛康撰并书,时年八十有八

你可能感兴趣的:(1901年《敕建清凉端明禅寺同戒录》盛康序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