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之外——临城煤矿遗址与南宫煤矿

临城煤矿遗址与南宫煤矿

张范津

2017年我两度参与对临城县县直单位和乡镇的巡察,期间经县委巡察办主任杨振营同志介绍,了解了当地一些风土人情,文物遗存,偶有所感,辄记以文,遂有数篇,束之以呈。

                                                                                            —— 题记

  临城巡察办杨振营主任提出陪我去临城煤矿遗址,我立即兴奋起来。多少年来所知道的煤矿一直是在报纸上、广播中、电视里,从来不知道真实的样子。想象中也不过是巷道幽深、风钻轰鸣、车辆穿梭而已。

  临城煤矿遗址位于县城西北6公里的祁村村北,驱车很快就到了。下车一看,呈现在眼前的景象把我惊呆了。路上振营主任一直向我宣讲着的什么小北京、小香港,什么洋务运动、中比(比利时)合作的成果,什么李鸿章、袁世凯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的见证等等,顿时灰飞烟灭、荡然无存了。因为眼前所见,用“荒原一片草没了”形容毫不为过。所能见到的唯一的矿井井口,也早已被后来的抽水设备占据了。

  我在此徘徊良久,试图找到昔日的繁忙和繁荣,但一无所获,只在附近发现了砍伐后的几个树桩,最粗的直径一米有余,当是当年所植。这是最大的庆幸,若连树桩都刨掉了,那么今天所见就只能是一岁一枯荣的蒿草了。

  现实不得见者,只得求诸史籍。我找来《临城县志》翻查,证明振营主任所述和县志所载大致相同。也再次证明了振营主任的学识。

      《临城县志》记曰:临城煤矿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0.5平方公里。在遗址的中央,有一对井筒,直径6米,深200米。1882年,洋务派筹资在临城开办了石固煤矿、胶泥沟煤矿。1898年至1903年,先后在李鸿章、袁世凯的谋划下,中比(比利时)两次合办直隶临城煤矿。临城煤矿是继开平煤矿之后,晚清洋务派在直隶兴建的第二个大型煤矿,也是清政府和外商合资建成的第四座大型煤矿。抗战爆发后,临城煤矿落入日军之手,他们在这里残杀百姓,毁坏建筑,之后又运走了所有设备,至1943年,闻名中外的临城煤矿全部变成废墟。

      尽管临城煤矿已经走进历史,早已面目全非,成为废墟一片,没能让我一饱眼福,但我却深感不虚此行。通过实地踏勘,使我了解了现实的临城煤矿遗址,更进一步坚定了对文物的唯一性、不可再生性以及保护文物的重大意义的认识。

  同时,还应特别指出的是,此行对于我本人来说,还有两个重大收获。

      一是,踏上了历史上南宫煤矿的土地。南宫煤矿是在全国“五小工业”——小钢铁厂、小水泥厂、小农机厂、小化肥厂、小煤矿——建设的热潮中,于1969年兴建的,至1986年关闭。期间生产高潮期煤矿干部职工达380余人。据祁村现任村委会主任高立强讲,原南宫煤矿就在其村西北胶泥沟村北,现中联水泥厂东侧。

    二是,让我亲眼目睹了祁(祁村)南(南宫)公路线的起点——临城县黑城镇祁村,若无此行,怎会有此零距离接触?据说祁南线的称呼还与临城的南宫煤矿有关。当年为方便矿工往来,南宫煤矿领导几经协调,邢台地区运输公司专门在祁村和南宫之间开设了一条客运专线,名曰祁南线,每天对开一趟,晚上客车就停住南宫煤矿。以后这条公路也就被命名为了祁南线。

      离开临城煤矿遗址,振营主任开车特意经祁南线,围着水泥厂转了一圈,算是凭吊,也算是追怀……

2017-10-05

你可能感兴趣的:(巡察之外——临城煤矿遗址与南宫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