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细读

这是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也是我一直在细读的名作,深耕细作是我们教师该有的专业能力,只是文本细读的能力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




这两年我热衷于文本解读,却苦于无法出新出深,大家都说孙绍振老师的文本解读是一绝,于是买来先生的书来品读,从上年启封,看到今天。每看一篇,便嗟叹不已,这样的功底修炼得当真不易,令人叹服。


本书分为七章


一在大自然面前的审美心境灵变幻


二艺术家心灵奥秘的多维透视


三崇高的三种趣味:情趣、谐趣和智趣


四童心、童趣和心灵宝库


五亲子之爱的诗意和卑微


六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七进去小说艺术的审美世界的程序


每一章节有一个固定的内核,每一篇有一个奇妙而细心的切入点,让人觉得这个选点真好,可是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孙绍振先生曾经说过: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知识,我从中学生时代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讲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知识。


孙绍振先生做到了。


每次读孙绍振先生的文字,就忍不住敬佩并敬畏,我在读文本的时候也曾感慨万千,可是我为何就不能有这么新鲜的切口,我为何就不能把我感觉出来的东西写出来呢?我的文本解读能力怎么就那么弱呢?

站在高山面前,兴起的应该是攀登之意,而非匍匐在山脚下,无力行动。所以,我的文本解读能力就从细读绍振先生的文本开始。

要有鉴赏力,先要从学习母语开始,而学习母语,当然要学习字典语义,但字典语义是有限的,而词语在具体上下文中的用法、语义是无限的。

我们经常被诟病的便是,我们无法精准讲解的,都归结到语感上,仿佛语言能力很多时候是感觉方面的,无法用科学的方法理性解读。可是绍振老师提醒我们,真正的文本解读能力就是你能够说出别人能感觉到,却无法精准说出的东西。

作为一个教师,不能仅凭语感去教学生语感,而要对语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要能够用理性的语言把不同种类的语感区分开来。这样的语言发人警醒,我们必须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力,而不能浑浑噩噩地教书,人云亦云地表述,我们需要教会学生们思考,自己先要有深掘文本的能力,因为文本中藏着太多的密码,解开密码的过程就是我们靠近人生真相的旅途。

比如我们讲解文言文,文言文的每个词义是固定的,可是他有特定的语境,不同的语境会有不同的解读,所有处于困境的同学会觉得每个字都认识,一翻译就错误,这就提醒我们把词语放在文本之中,整体理解,仔细分析,我们的文本解读能力会用到整个语文素养的提升过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名作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