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

人这一生,能自己做决定的东西寥寥无几。

所以,大部分时间,自己打的鸡血、喝的鸡汤并不能成为血液在身体流淌,更变不成骨头和肌肉。

个人努力,或者做的每个选择,也只是让自己的人生在某条既定的中线上下波动起伏,但中线的走向是固定的。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很想灭了说这句话的人。

这和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图像是差不多的。

而那条中线,就是人的性格。也许包含其他更多的因素,毕竟人性那么复杂,人生更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但人的性格绝对占压倒性地位。

因为人的性格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已经初步形成,它形成的过程复杂而漫长,受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接触的人、看过的书、发生的事、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旅行过的地方等的影响。而它的惯性,大到让人超乎想象。

如果足够理性,改变的意愿足够强烈,改变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人是情绪化和感性的动物。如果受到的外部冲击足够大,性格发生巨大转变,或者完全翻转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比如完全黑化,比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如“大彻大悟”这种。但是听着就让人不舒服。而且,多几次这样的转变,人都会崩溃的。

有的人可能在意识到自己的性格之后,会有针对性地做一些事情来克服自己的性格惯性带来的结果,比如我认识的人中,有为了躲开可以预见的未来生活,而毅然决定辞掉一份可以带来安稳的工作的。想到做到,马上辞职,辞完拉黑所有领导的联系方式,彻底给自己断了念想和期待。

“可能会后悔,但现在会很爽”,“我知道自己,如果现在不做,我就会去考虑各种后果,然后就不了了之了”,“我总是一边后悔一边暗爽”,这是原话。我蛮佩服的,也许是我还没有做到。

这是其中的一种针对性处理方式,了解自己的性格,然后针对性对自己耍狠。说到狠,难免就有点咬牙切齿的不适感了。所以这件事不一般。

而大转变那种,大部分人一生中很难遇到一次,不管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看到它发生在身边人身上。这一般不是很好的体验,总是伴随着重大事件和巨大痛苦或者伤害,一般出现在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中,而能成为作品的,一般都是不寻常的事件。

所以,与其努力想着做什么来改变自己既有的生活,不如多关注一点自己的性格,与其关注自己的性格,不如把镜头拉远一点,阻止了性格的惯性,改变之后的痛苦,能承受吗?突然从一种融入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的生活抽身出来,变成旁观者,只能眼巴巴看着,突然进入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自己能接受吗?

我已经试着改变,两年多了,个中滋味很难为外人所道。偶尔发现之前残存的性格惯性过于强大,再次左右了自己做某件事,难免失落哀叹。

不过,我本渺小,挑战惯性,犹如蚂蚁直面大象,也许,正面交锋容易被一脚踩死,要不我绕到它身后,趁它不注意,爬上它的身体试试看?


手机屏幕抽了,老是在我看文章的时候自动取关好友,然后我就得重新关注,跟傻子一样。请忽略我神经质的一直取关又重新关注,我心态很正常。

你可能感兴趣的:(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