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 千古第一才女

■曼古乔

每一首诗词都有一种精神,在诗词里总能找到情感的寄托。

读李清照的词,可以读出她在人生中的每个阶段的不同的情绪表达。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当之无愧。幼年时期的她就已博览群书。

父亲是大文豪苏轼的学生,母亲才华出众,从小耳濡目染的李清照,具有了“学霸”的潜质。

六岁时父亲去汴京为官,所携家产大部分都是李清照爱读的书籍。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天真烂漫,备受家人宠爱,自由不羁,写出了很多传诵度很高的好词,如两首当时震惊了北宋文坛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两首词,可以成为她的婉约词的代表了。

如果放在现在,她一定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偶像,“粉丝”数不胜数,找她签名的人可能要排满整个汴京城。

十七八岁花季少女时期,她遇见了一生挚爱赵明诚,度过了非常幸福的时光。丈夫为官,与她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从她的词可以看出他们的幸福日常,“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用现在的话说,简直就是妥妥的“撒狗粮”。

多年以后,她的丈夫及其父亲被贬谪,回到了山东老家,在那里她低调地度过了人生中的十年。

十年之后,丈夫重回汴京为官,真正与她两地分居,可见其相思之苦。

她写下,“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后来丈夫辗转官场,人生出现变故,与丈夫颠沛流离,此时的她文字里有了对现实的不满,对统治者不作为的讽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45岁时经历国破夫亡,依然选择自立自强。丈夫去世之后,更是内心充满悲伤的离愁别绪。于是,一曲《声声慢》,诉尽离别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在丈夫去世后,租住杭州,后与第二任丈夫张汝舟相遇,在张汝舟穷追不舍下,不顾世俗的眼光,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可谁知在得知李清照没有什么钱财后,张汝舟原形毕露,无才更无德,贪婪粗鲁本性暴露无遗。

对爱情憧憬的李清照,与利益熏心的张汝舟如何能共处,于是冒着入狱的风险也要“手撕渣男”,将其告上朝堂。

此事惊动京城,根据宋代律法,妻子要顺从丈夫,妻子告丈夫,有理也判刑。随之,张汝舟流放,李清照入狱。

好友几经周旋,最终李清照入狱几天即被释放。

爱情幻灭,晚年的她诗词中逐渐有了一种对怀才不遇、忧国忧民之感,她希望国富民安。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能做到忧国忧民实属不易。一个女子竟然感叹自己怀才不遇,不能为国家做贡献,在当时要遭受怎样的白眼。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李清照只在乎自己在乎的事,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又是多么勇敢。

李清照的敢爱敢恨,出色才华为那个时代的深闺中的女子带来了希望。她如一轮明月。

73年冷热交替的一生,把酒言欢也好,颠沛流离也罢,她从不向命运低头,把一生过得真挚而充满诗情画意。

千古第一才女身上的才情值得我们点赞,而她真诚地对待生活的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清照 | 千古第一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