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的笙箫

上午听完课,去跟杨老师道别。办公室里空无一人,也许又去开什么会了。同行的,已经有人下楼了,于是写了张纸条,压在桌子上。

一周的学习,转瞬即逝。仿佛只是双眼的开合,已然走到尾巴尖上。

仍记得那天,师范附中的校长讲话之后,我们队伍中的几个老师,纷纷被自己的师傅领走。心怀忐忑,不知道等待我的,是何等样的人呢?

很快,见到了从楼上下来的杨老师。齐耳的短发,因为步履匆匆脚下生风的,有规律的飘摇;明亮的眼睛隔着镜片,也闪烁着光芒;灿烂的笑容,有力的手掌,击溃了心中的陌生,感到了温暖。

她将我引到办公室,迅速让人搬了张桌子给我。她说,虽然只是一周,可是我也需要一个落脚点啊!后来我看到,很多实习的老师,也没有自己的办公桌,更不必说我们这些临时听课的了。可是杨老师,很自然的就给我安排了,仿佛朋友来做客,定然要喝杯水一样。随意自然,润物无声,初春细雨,便是如此吧!

进教室听课,随堂随机。没有公开课的眼花缭乱,但每节课,都可以看到杨老师的精心备课。《岳阳楼记》夯实基础,做好标注,内容理解,延伸了上下千年,拓展至先贤自身。小说单元,采用新的形式,引导学生做思维导图。为了画一张好看的思维导图,熬夜到十二点,将学习要点,详细的展现出来。传道不易,呕心沥血,功夫在诗外啊!

下课后的办公室,总是拥挤的。杨老师的面前,常常排了七八个孩子,或是举着卷子,分析试题,或是满脸焦虑,寻求方向。她永远精神抖擞,对每个孩子都了如指掌,能迅速的找出他们的症结所在,因材施教,让他们短时间内寻到适合的方法。她的语速很快,却字字清晰,她的态度严厉,却让人心悦诚服。张弛有度,循循善诱,为人师当如此吧!

十一点多,再次上楼,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推开办公室的门,杨老师回来了。依然围了学生,依然是忙不完的工作,我想悄然离去,她却叫住了我。她说,太忙了,本想买个礼物给我的,可是没时间。可还是递了个袋子给我,是件小孩的衣服,让我拿回去给孩子穿。

我真的是不好意思收下,可她一再坚持。她的眼神真诚坚定,嘴角挂着微笑,我便不再推辞。拍照留念,转身,她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去!

想起离开东京后的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我也会常常想起杨老师的,庆幸的人,这个科技飞速的时代,我们可以常常联系!

愿岁月静好,诸事顺遂!

你可能感兴趣的:(离别的笙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