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理得,谈何容易

 

图片发自App

      心安理得,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个人认为,这个解释并不是特别准确。顾名思义,心安,即内心安静,平和;理得,即情理合适。所以,百度百科上的解释应该去掉“自信”二字,应为内心平和,符合情理。

        做人做事能做到心安理得,怕是到了最高的境界。这个词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心,内在的,心灵方面的;二是理,外在的,世俗、道德方面的此二者本身就是矛盾的。

        心安和理得,要做到其中任何一个都绝非易事,更别说要两者兼顾。

        心安需要跟随自己的良心、良知、内心最深处的声音去行事,也就是王阳明所谓的“知行合一”。在这个利益至上、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听从内心的声音,做自己想做的事,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也需要顶住无数的诱惑。

图片发自App

        杨震当荆州刺史和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曾受杨震举荐的昌邑令王密,黑夜拜访杨震,并送上十两黄金,杨震当场拒收。王密说你收下吧,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怎么说无人知道?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在杨震官越做越高时,有一些亲朋好友想给他置办一些产业,杨震婉言拒绝。杨震说:让别人说我的后代是清官之后,把这个一世清名留给子孙,也不是很丰厚的礼物吗。

        故事中的杨震,就做到了心安,为了心安,他抵住了金钱和利益的诱惑,却也活得坦荡。

        这又让我想起了《人民的名义中》的赵德汉,违背良心贪污了大量钱财,却因为心不安而不敢花,吃不好睡不好,就怕被发现。这是因为他违背了良心,所以心不安。

        理得,难在一个“理”字。理,情理,道理,本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情理还涉及到情,人情,感情,更是没有对错之别。理,更多的是指道德。

图片发自App

        在儒家思想中,人活着就是要读书做官,报效国家。《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因为不喜欢儒家的那一套,不喜欢读四书五经,不喜欢作八股文,不喜欢人情世故,却喜欢跟一群姐姐妹妹混在一起,吟诗作对,嬉戏打闹,而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不明事理。

        宋徽宗,被认为是除了该他干的治国安邦发政施仁之外,不着调儿的风流事儿没有他不痴迷的,不但痴迷,还样样儿都能做到极致。他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甚至是木工活,都样样精通,留下了很多流传后世的艺术作品。

        宋徽宗是在跟随自己的内心去行事的,也许他得到了心安,可是他做的事情却并不“理得”。

图片发自App

        心安理得,本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词,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心安理得可能也只是自我认为吧,而且,一般说出来自己心安理得的人,其实内心并不心安。

        这个世界本就是充满矛盾的,心安还是理得?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心安吧,即使到头来只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也好过什么也没有留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安理得,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