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道家思想177


段落四

原文:平王问治国之本。文子曰:本在于治身,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身乱而国治者,未有也,故曰“修之身,其德乃真”。道之所以至妙者,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受之于父,故“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

注释:平王问治理国家的根本方法。文子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君王能够自己修身养性,没有听说过君王能够修心养性、积恩厚德而国家却治理得混乱不堪的,而君王不能够修心养性,还能够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的事情,也从来没有发生过,所以老子说“修之身,其德乃真”,就是说治国应该以君王修身养性为本。大道之所以至微至妙难以参透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道理父亲不能直接传授给子女,子女也无法直接从父亲那里继承得到,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言:自修,循道,领悟与感触。

道家个人自修体道悟道之方法,与儒家个人通过致知格物而能够修齐治平的思想,都源于个人能够自觉自愿的、持续的进行自我修养,并通过自修使个人在内在精神与外在生命方面,都能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升华过程,从而达到道家的知道、无为境界,与儒家的明明德、止于至善境界。知道与明明德实际上是极其类似的状况,是个人开始能够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正确的认知和理解世界,并自觉的以循道和自新为个人日常目标,向着圣人和止于至善的人生最高境界不断前进。

那么人为什么必须通过自修,才能够有可能进步到知道与明德的境界呢?这是因为:人类之所属生命体系统大概经过数十亿年的发展进化,从而形成现在的人类生命体对于内外环境的生命结构、环境匹配能力与生存状态。而人类之特有的精神世界的进化,如果不经过类似的发展进化时间和不断累积选择、优胜劣汰的适应过程,怎么可能形成一个成熟全面的整体系统呢。而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与模仿,必须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实践完成,也必须通过自身的思想调整和行为表达。同时精神世界与文明道德之妙,不只在于可以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示范与楷模作用,更在于必须通过个人自身的学习与实践,才能够领悟和感触到所谓的人生真谛和真知,只有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才可以体会这种妙不可言,痛彻心扉,沁入骨髓,沉浸身心的精神感受,并形成自身独到的精神烙印。所以说父不可传之于子,子亦不能承之于父,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穷知此事要躬行”,必以自修、自感、自悟、自省之思想行为,对时、事、性、命之经验与阅历的不断积累,方能得其真感觉,见其大智慧。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视野、角度、位置和时间阶段的不同,每个人的感觉与境界也是人各不同。不亦妙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子道家思想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