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教育

2016年,崔永元在美国华盛顿的一所中学里作了一场演讲。台下的听众,多是中国人。

演讲的主题:什么是教育?

这个话题,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越发变得被关注和重视。在每一个家庭里,学龄孩子的地位,被推到了最高级。

虽然,在对教育的无限反思中,逐步有很多人意识到了,当下的教育或许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然而,却一直被时代的浪潮裹挟着奔涌前进。

在小崔的这场演讲里,至少我捕捉到了三个关键点:公民教育,班导师制,爱一个国家的方式。

第一,普世教育

演讲里面提到过我们很熟悉的一句话,在我们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当中,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抓好教育。

那么,没有抓好的这个教育是什么?

是学校教育还是其他?这里面给出了他的理解,这里指的教育是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其实就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成年之后,从家庭走向社会的基本门槛。是社会发给一个成年人,第一张通行证。

也可以叫普世教育。

这里有社会基本的通用性规则,靠大家的认知来相互约束的,在法律之上的一种素养。

第二,班导师制

班导师的提法并不新鲜,在一些国际学校中会被采用,而在我们的体制教育中,多采用班主任带班制。

班导师的做法更多的是与一个生命在进行工作,有着对生命的基本尊重,同时是双向选择。也就是说,共同工作的前提,是双方都愿意,双方包括老师和学生。

导师不等于教授知识,可以只是人生的陪伴者,是人生教练。与班主任本质上的不同,第一是可选性,第二,不拘泥于学习。班导师以人生导师的身份进入孩子的生活,会给到成长过程中很多答疑解惑的帮助。

第三,关于我们爱祖国的方式。

很多人都说自己很爱国,有的表达方式是唱赞歌,有的是写文章,有的是为祖国的发展提建议,有的是见到国旗行注目礼。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理解在诠释爱国的方式,我觉得爱国可以作为公民教育的基础内容,是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条件,理所当然需要去做的事。

最好的爱国的方式就是希望她能够变好,因为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情感土壤,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有力后盾,是我们奔向幸福生活的底色,如果祖国不变好,很难有很好的幸福的个人生活。

也就是说,抛开爱国谈自爱,只能是是自欺欺人。

教育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既教知识,更教做人。教做人的底线,也是入世的第一道关卡,有普世的素质。

从人的出生到18岁进入社会,这是一个人最关键的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吸收率最强的过程,更多更关键的内容会在这个阶段形成。

基础的世界观,价值观,做人的规则,对社会性规则的遵守和敬畏。在言谈举止之间,在接人待物之间。

这是每一个成年人,需要示范给未成年人的一份责任。把我们的现在,当做孩子的未来,去精心描画和创造。

孩子们的未来才显得更加有希望,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也会更加有希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