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总结(一、二、三章)

一、信息化基础知识

1. 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
1)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和效益。
2)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们信息化的薄弱环节。
3)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
4)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5)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
6)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总结(一、二、三章)_第1张图片
2.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1)定义:ERP系统是一个以财务为核心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用来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和人力资源等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的资源组合,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2)ERP系统特点:
  • ERP是统一的集成系统
  • ERP是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
  • ERP是模块可配置的
  • ERP是开放的系统
3)ERP系统的功能
  • 财会管理:财会核算、财务管理
  • 生产控制管理: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制造标准
  • 物流管理:销售管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计划、招聘管理、工资核算、工时管理、差旅核算
3.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MR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1)定义:CRM系统是基于方法学、软件和因特网的以有组织的方式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的信息系统。
2)CRM要素
  • CRM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但是CRM绝不仅仅是某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它更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策略
  • CRM在注重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的同时,一定要把帮助企业提高获利能力作为重要指标
  • CRM的实施要求企业对其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将业务的中心转移到客户,同时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有重点地采取策略
3)客户数据
  • 描述性数据:客户的基本信息
  • 促销性数据:企业曾经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历史数据,用户产品使用情况调查数据、促销活动记录数据、客服人员的建议数据、广告数据
  • 交易性数据:客户对企业做出回馈的数据,购买记录数据、投诉数据、请求提供咨询及其他服务数据、客户建议数据
4. 供应链管理(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1)供应链管理设计原则
  • 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 简洁性原则
  • 取长补短原则
  • 动态性原则
  • 合作性原则
  • 创新性原则
  • 战略性原则
5. 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发展的保障体系
  • 法律法规体系
  • 标准规范体系
  • 安全认证体系
  • 信用体系
  • 在线支付体系
  • 现代物流体系
  • 技术装备体系
  • 服务体系
  • 运行监控体系
6. 商业智能
1)概念: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组织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组织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既可以是操作层的,也可以是战术层和战略层的决策。
2)工具: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

二、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1. 定义:所有以满足企业和机构的业务发展所带来的信息化需求为目的,基于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理念而提供的专业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系统集成服务、技术支持服务等工作,都属于信息系统服务的范畴。
2.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内容
  •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
  • 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格管理
  •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
  •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人员资格管理
3.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从高到低一次为一、二、三、四。
4. 资质认证每年一次自检、每两年一次年检、每4年一次换证
5.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
1) 管理原则: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根据认证和审批分离的原则,按照先由认证机构认证,再由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批的工作程序进行。
2)资质评定
(1)资质评审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可以受理一二三四级(国家级)
  • 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授权的资质评审机构可以受理“三、四级”
(2)资质审批
  • 一、二级资质申请,有省市信息产建设单位管部门初审,报信息产业部审批。
  • 三、四级资质申请,由省市信息产建设单位管部门审批,报信息产业部备案。
  • 由信息产业部统一颁发资质证书
6.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条件
  • 综合条件:注册资金数目、经济运行状况、企业信誉度
  • 业绩
  • 管理能力
  • 技术实力
  • 人才实力
7.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1)定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就是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直接监管。
2)监理内容:四控、三管、一协调
  • 四控: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变更控制
  • 三管: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
  • 一协调:协调有关单位及人员间的工作关系
3)以质量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工程控制管理工作是由三方——建设单位(主建方)、集成单位(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工合作实施的。

三、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1. 信息系统集成
1)概念:系统集成是指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信等技术和产品集成为能够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信息系统,包括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
2)特点
  • 信息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 信息系统集成不只是设备选择和供应,更重要的,它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要面向用户需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其核心是软件
  • 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的产品
  • 系统集成包括技术、管理、商务等各项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技术是系统集成工作的核心,管理和商务活动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3)分类
  • 设备系统集成(硬件系统集成、弱电系统集成):只能建筑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安防系统集成
  • 应用系统集成
2.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立项阶段
2)开发阶段
  • 总体规划阶段
  • 系统分析阶段
  • 系统设计阶段
  • 系统实施阶段
  • 系统验收阶段
3)运维阶段
  • 维护分4种类型:排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4)消亡阶段
3.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方法
(1)特点
  • 遵循用户至上原则
  •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取得的成果
  • 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 系统开发过程工程化,文档资料标准化
(2)优点:理论基础严密、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3)缺点: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说明繁琐,工作效率低
2)原型法
(1)特点
  • 实际可行
  • 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
  • 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
(2)优点:适用于用户需求开始时定义不清、管理决策方法结构化程度不高的系统开发,开发方法更宜被客户接受
(3)缺点:如果用户配合不好,盲目修改,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3)面向对象方法
(1)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
  • 客观事物是由对象组成
  • 对象是由属性和操作组成
  • 对象之间的联系通过消息传递机制来实现
  • 对象可以按照其属性来归类(继承)
  • 对象具有封装的特性
3. 所有软件需求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可验证性。
4. 软件设计:软件架构设计、软件详细设计
5. 软件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6. 软件维护
  • 更正性维护:更正发现的问题
  • 适应性维护:保持软件产品能在变化后或变化中的环境中可以继续使用
  • 完善性维护:改进性能和可维护性
  • 预防性维护:在软件产品中的潜在错误成为实际错误前,检测和更正它们
7. 软件复用:软件复用是指利用已有软件的各种有关知识构造新的软件,以缩减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费用
8. 软件质量
1)定义:软件特性的总和,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的能力。也就是说,质量就是遵从用户需求,达到用户满意
2)软件质量包括内部质量、外部质量、使用质量
9.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
1)软件质量保证
2)验证和确认
3)评审和审计
  • 管理评审:目的是监控进展,决定计划和进度的状态,确认需求及其系统分配,或评价用于达到目标的适应性的管理方法和有效性
  • 技术评审: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用性,目标是识别规范说明和标准的差异,并向管理提供证据,以表明产品是否满足规范说明并遵从标准,而且可以控制变更
  • 检查:检测和识别软件产品异常
  • 走查:评价软件产品,发现异常、改进软件产品、考虑其他实现、评价是否遵从标准和规范说明
  • 审计: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和独立评价
9.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1)对象:对象是由数据及其操作所构成的封装体
2)类:类是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
3)类和对象的关系
  • 每一个对象都是某一个类的实例
  • 每一个类在某一时刻都有零个或更多的示例
  • 类是静态的,对象是动态的
  • 类是生成对象的模版
4)抽象:抽象是通过特定的实例抽取共同特征后形成的过程
5)封装:封装是将相关的概念组成一个单元,是将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操作封装成一个整体对象
6)继承:继承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
7)多态:多态使得在多个类中可以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个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
8)接口:接口就是对操作规范的说明
9)消息:消息是对象间的交互手段
10)组件:组件是软件系统可替换的、物理的组成部分
11)模式:模式是一条由三部分组成的规则,它表示了一个特定环境、一个问题和一个解决方案之间的关系
12)复用:软件复用是指将已有的软件及其有效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或系统
10. UML特征
1)不是一种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而是一种可视化的建模语言
2)是一种建模语言规范说明,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一种标准表示
3)不是过程,也不是方法,但允许任何一种过程和方法使用它
4)简单而且可扩展,具有扩展和专有化机制,便于拓展,无需对核心概念进行修改
5)为面向对象的设计与开发中涌现出的高级概念提供支持,强调在软件开发中,对架构、框架、模式和组件的重用
6)与最好的软件工程实践经验集成
11. UML视图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总结(一、二、三章)_第2张图片
12. 面向对象的分析步骤
1)发现角色/参与者
2)发现用例
3)建立用例模型
4)进行领域分析
5)建立对象-关系模型
6)建立对象-行为模型
7)建立功能模型
13. 软件架构
1)管道/过滤器模型
(1)优点
  • 体现了各功能模块的黑盒特性及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
  • 可以将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行为看成是多个过滤器行为的简单合成。
  • 支持软件功能模块的重用。
  • 便于系统维护:新的过滤器可以添加到现有系统中来,旧的可以由改进的过滤器替换。
  • 支持某些特定的分析,如吞吐量计算、死锁检测等。
  • 支持并行操作,每个过滤器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任务完成。
(2)缺点
  • 通常导致系统处理过程的成批操作。
  • 需要设计者协调两个相对独立但又存在关系的数据流。
  • 可能需要每个过滤器自己完成数据解析和合成工作(如加密和解密),从而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并增加了过滤器具体实现的复杂性。
2)面向对象模式
(1)优点
  • 高度模块化
  • 封装功能实现了数据隐藏
  • 继承性提供了一种实现代码共享的手段
  • 提供了系统的灵活性,便于维护及扩充
(2)缺点
  • 对象之间的调用需要知道所调用对象的标识。如果对象的标识发生改变,就必须通知所有调用该对象的对象。否则系统将可能无法正常运行。
3)事件驱动模式
4)分层模式
5)知识库模式
6)C/S模式
(1)优点
  • 客户机与服务器分离,允许网络分布操作;二者的开发也可分开同时进行;
  • 一个服务器可以服务于多个客户机;
(2)缺点
  • 客户机与服务器的通讯依赖于网络,可能成为整个系统运作的瓶颈;服务器的负荷过重,难以管理大量的客户机,系统的性能受到很大影响。
  • 如果服务器及其界面定义有改变,则客户机也要做相应改变
  • 二层 C/S 模式采用单一服务器且以局域网为中心,难以扩展至广域网或internet.
  • 数据安全性不好。客户端程序可以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使数据库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C/S 适用于分布式系统,为了解决 C/S 模式中客户端的问题,发展形成了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 B/S)模式;为了解决 C/S 模式中服务器端的问题,发展形成了三层(多层)C/S 模式,即多层应用架构。

13. 中间件
1)定义:中间件是位于硬件、操作系统等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
2)分类
  • 数据库访问中间件:通过一个抽象层访问数据库,从而允许使用相同或相似的代码访问不同的数据库资源
  • 远程调用过程(RPC):是一种广发使用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处理方法,一个应用程序使用RPC来“远程”执行一个位于不同地址空间内的过程,从效果上看和执行本地调用相同
  • 面向消息中间件:利用高效可靠的消息传递机制进行平台无关的数据交流,并可基于数据通信进行分布式系统的集成
  • 分布式对象中间件:在异构分布计算环境中透明地传递对象请求
  • 事务中间件:事务处理监控程序位于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完成事务管理与协调、负载平衡、失效恢复等任务,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14. 数据仓库
1)特点
  • 面向主题
  • 集成
  • 相对稳定
  • 反映历时变化
2)数据源是数据仓库系统的基础
3)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是整个数据仓库系统的核心
4)OLAP服务器对分析需要的数据进行有效集成,按多维模型组织,以便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并发现趋势。
5)前端工具主要包括各种报表工具、查询工具、数据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以及各种基于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的应用开发工具
15. Web Services
1)技术
  •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
  • 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
  • 统一描述、发现及集成(UDDI)
  • 用于数据交换的XML
2)适用情况
  • 跨越防火墙
  • 应用程序集成
  • B2B集成
  • 软件重用
3)不适用情况
  • 单机应用程序
  • 局域网上的同构应用程序
16. .NET 基础类库给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面向对象的、层次化的、可扩展的编程接口
17. 工作流就是工作流程的计算模型,主要功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去定义、执行和管理工作流,协调工作流执行过程中工作之间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工作流需要依靠工作流管理系统来实现。
18. 计算机网络
1)网络协议
  • NETBEUI:NETBEUI缺乏路由和网络层寻址功能,很快并很有效且适用于只有单个网络或整个环境都桥接起来的小工作组环境
  • IPX/SPX:具有完全的路由能力,可用于大型企业网
  • TCP/IP:全球应用最广
2)网络拓扑结构
  • 总线型拓扑结构
  • 星型拓扑结构
  • 环形拓扑结构
3)网络存储模式
  • 直接连接存储(DAS):DAS是存储器与服务器的直接连接
  • 网络连接存储(NAS):NAS是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连接到一系列计算机上
  • 存储区域网络(SAN):SAN是采用高速的光钎通道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存储技术。SAN拥有极度的可扩展性、简化的存储管理、优化的资源和服务共享以及高度可用性
4)综合布线
(1)标准:EIA/TIA 568A
(2)6个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
(3)范围
  • 单栋建筑:整栋建筑内部敷设的通信线路、引出建筑物的通信线路
  • 建筑群体:每栋建筑内地饿通信线路、各栋建筑之间相互连接的通信线路
(4)我国通信行业标准的适用范围是跨越距离不超过3000米、建筑总面积不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布线区域、区域内的人员为50~5万人
19. 网络规划原则

  • 实用性原则
  • 开放性原则
  • 先进性原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项目经理,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