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O新浪,资本的新浪

尽管是自己在做决定,但却不是在自己选择的环境中,而是被要求去行动;恰恰就是这个行动促成他或她自己的命运。                                                        ―― [英]韦恩・莫里森
MBO 新浪,资本的新浪
 
新浪刚刚完成的 MBO ,在媒体和业界都收获了一片欢呼和掌声;评论认为 MBO 能够彻底解决股权分散问题,增强投资者信心和新浪的竞争力,有利于新浪长远发展。因此不需要再从这些角度出发作更多的分析和评判,在我看来, MBO 之前之后新浪的特色和走向是更有价值的关注点。
 
新浪脱胎于四通利方,在那一代的创业者和技术人心目当中,王志东曾经也是一个与丁磊齐名的偶像。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都是新浪的代言人,以至于那个时期提到王志东就等于提到新浪,说起新浪就不会漏掉王志东。后王志东时期,新浪的多元化被业界认为是成功的,这也是新浪从营销平台到控股公司的基础。从财务上来说新浪的支柱是广告,但从用户的角度而言新浪的核心价值却是新闻。 911 事件让我感觉到了新浪新闻的优势,新浪的资讯被认为最快捷、最全面甚至最人性,很多人都从此与新浪形影不离。新浪的博客在各大门户博客中也算是佼佼者,甚至远远超过了各垂直博客网站;不过实际上,博客的价值还是新闻。
王志东的新浪是技术的新浪,汪延的新浪是人事的新浪,而曹国伟的新浪是资本的新浪。面临相关规定的重重阻碍,资本的新浪曾经创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的崭新模式,业界称其为“新浪模式”。经过这次 MBO ,资本的新浪又为同行创造了一个新的典范,业界难免不会群起而效,形成一股 MBO 的风气,也许这是新浪 MBO 最大的影响。年前大肆渲染的新浪对分众的并购案,虽然到最后被证明是一场闹剧,但无论新浪还是分众都从中受益匪浅;事实上这种“并购未遂”的手法确是资本玩家惯用的伎俩。就在新浪 MBO 喧嚣未定的时候,新浪 CEO 曹国伟又抛出了下一个资本手笔: 10 16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CRIC ”。加上之前用毒丸计划阻击盛大的资本偷袭,善于资本攻防的曹国伟早已名噪一时,以他为代表的当前管理层对新浪进行 MBO 似乎也是名至实归。
曹国伟谈到 CRIC 上市的时候说:“这是新浪模式非常有益的尝试,将新浪的用户、运营体系和影响力都体现出来。”但在我看来,囊括了房产、汽车、股票、游戏、数码等纷繁复杂的垂直内容领域,新浪已经离自己的核心价值渐行渐远。据媒体报道,“为 CRIC 的上市,新浪早在一年多前就开始布局”。而那时,也是新浪高调并购分众的时刻。如果新浪的并购并非为了拯救困境当中的分众,而是真正认同分众的融入会为新浪带来新的增长点,那么这种资本市场的“两手抓”显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况且次贷危机由房地产直接引发,刚刚经历了金融风暴的美国资本市场惊魂未定,敏感时期的投资者会如何对待一支刚刚上市的房地产概念股?
 
匈牙利印象派艺术家――米哈里 . 玛克凯西有一幅著名的铜板画《囚犯的最后一天》,画中一男子端坐囚室,衣着整洁、脚带铁镣,接受游客参观,他的眼神注目于一本丢弃在地上的圣经,而游客们则尽情欣赏。资本的过度应用会将企业发展置入一个核心价值不断变换的主题和企业结构的反复调整状态中;对于资本在企业和市场当中不断变换的形式,企业的内在组织难以适应其诸多特征,相当于画中囚犯所受的囚室和脚镣的羁绊。核心价值的树立是现代性的企业策略可持续的主要焦点,接力棒式的投资者其实只是企业的游客,如果是为博取他们的“尽情欣赏”而专注于非核心价值的东西,那么版画中的“最后一天”也许对企业而言并不遥远。
我所担心的是,资本的新浪是否还会尊重其传统的以新闻资讯为主的核心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前,资本的游戏更多是投资银行的游戏,不过经过去年摧枯拉朽般的风暴,投资银行业已经衰败了。现在的时尚流行是从大企业向控股公司嬗变,联想刚刚加入到这个队列中来;新浪能否在这个领域长袖善舞,我们拭目以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瞬雨

肤浅的思想者,困惑的观察家,技术经济的自由评论人
 
特约评论员:《环球时报》《中国文化报》
专栏:《当代经理人》《互联网天地》《新财经》
特约撰稿:《传媒》《软件工程师》《投资与合作》《中国计算机报》《通信产业报》等
体验城市(MirrorCity.net)技术总裁,美信(Merrinfo.com)合伙人、技术总监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新浪,休闲,MBO,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