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国内本外币理财产品大盘点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眼之间,2006年很快就要告别我们。临近年关,是时候好好盘点一下今年的本外币理财产品和市场了。笔者找到今年1月初写的一篇专栏文章,题为:《2006年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展望》。笔者欣喜的发现年初预测的理财市场三大特点都基本实现了。这三大特点为:
  一、固定收益型产
品的收益率可能逐渐下降,短期产品不如长期产品吃香,部分投资者可能转向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

  二、中资银行将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很有可能大量推出与商品或指数挂钩的结构性产品。
  三、融合外币金融衍生工具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将逐渐进入“成熟期”。
  的确,2006年的国内理财产品市场可谓“百花齐放、如火如荼”!各家中外资商业银行推出的本外币理财产品新品层出不穷,与股票、股指、汇率、黄金、石油挂钩的外汇浮动收益保本型产品“异军突起”,强力挑战固定收益型产品原有的统治地位,俨然占据了理财产品市场的“半壁河山”。最令我国投资者关注和兴奋的是,花样繁多、风险各异、期限灵活的人民币交叉货币型产品(Quanto)满足了他们多元化的理财需求,为有效提高投资者人民币资金的收益率、拓宽投资者的人民币资金渠道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然而,与“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原理一样,除了本外币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之外的所有本外币浮动收益型产品都具有高低程度不一的风险,而且均不提供收益保证。那么,经历了接近一年国际汇市、金市、油市、商品市场的风风雨雨,众多的本外币浮动收益型产品到底收益几何呢?下面笔者将为大家简要总结一下,希望令各位投资者心中有数,总结经验,为2007年的市场及早做好心理和技术方面的准备。
  第一大类:与汇率挂钩的本外币理财产品
  一、中国工商银行:与欧元汇率挂钩的美元产品
  根据该行已经到期的产品记录显示,该行1月份、2月份发售了两期与欧元汇率挂钩的3个月期美元产品,8月份发售了一期与欧元汇率挂钩的1个月期美元产品。除了2月份的一期突破区间,客户获得了2%(年率)的最低预期收益率之外,其余两期均获得圆满成功,客户获得了6%或者7%(年率)的收益率。值得一提的是,8月份发售的产品是该行至今为止期限最短、收益率最高、流动性最好的美元理财产品,对偏爱超短期产品的客户而言比较吸引。
  二、中国工商银行:与欧元汇率挂钩的“珠联币合”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
  “珠联币合”是该行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拳头品牌。今年该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了一期1年期与欧元汇率挂钩的产品,深圳分行单独发行了一期与欧元汇率挂钩的3个月期产品。其中,总行“珠联币合”已经通过两个欧元汇率观察期的考验,目前还剩下两个欧元汇率观察期,也就是说投资者至少已经获得了2.30%的收益率。深圳分行的欧元汇率型产品已经到期,投资者获得了3.60%(年率)的最高预期收益率。三、中国光大银行:阳光理财“A计划”之美元3个月汇率挂钩型产品。
  从目前的欧元的强劲走势来看,如果没有什么意外,这款产品的成功概率接近100%。其产品结构如下:如果12月27日东京时间下午3点路透“TKFE”页面公布的欧元兑美元汇率(FX1)的中间价大于或者等于9月27日东京时间下午3:00路透TKFE页面公布的欧元
兑美元汇率的中间价(FX0)+150bp,则客户的预期年收益率8%;如果FX1小于或等于FX0,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为2%;如果FX1大于FX0,并且小于FX0+150bp,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为4*(FX1-FX0)+2%。
  经过查询历史数据,2006年9月27日“TKFE”页面显示的欧元汇率约为1.2704(FX0),那么FX1=1.2704+150bp=1.2854。而12月1日东京时间下午3点的欧元兑美元汇率为1.3250,已经远远高于1.2854的门槛。根据市场预测,年底前非美货币应该有一波比较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而现在各个非美币种的走势也基本映证了预测。因此说,如无意外,投资者将获得8%(年率)的最高预期收益率。
  光大银行推出产品时正值欧元波动率比较小、看空欧元力量比较强大的时候,此时“剑走偏锋”,往往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中国银行:“汇聚宝”外汇理财0604期欧元汇率产品。
  该产品期限6个月,欧元汇率区间为[E+/-500bps],其中E为2006年4月12日北京时间下午2点路透“ECBREF=”页面的报价。经查询,2006年4月12日路透页面的报价为1.2118,则欧元汇率可以确定为[1.1618,1.2618]。而欧元在7月份已经突破了1.2618的上限,因此投资者已经无法获得5.72%(年率)的最高预期收益率了。但是比较幸运的是,该产品的最低预期收益率比较高,高达4.20%,因此投资者收益的损失较小。
  五、东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6个月美元产品
  该产品挂钩英镑兑美元汇率,但并非看涨英镑,而是看跌英镑。当英镑下跌到初始价格的-480个点的下限后,投资者就能获得6%(年率)。由于该款产品推出时,英镑做空气氛浓厚,在产品起息后的36天英镑汇率就触碰了下限,投资者获得最高的收益率。
  第二大类:与黄金挂钩的本外币理财产品
  一、东亚银行:黄金价格按日计息商品挂钩保本投资产品。
  该产品的推出时间是今年的2月份,期限1年,黄金价格的区间大致落在500美元-640美元之间。如果1年内现货金价格从未突破上述预设区间,则最高投资回报率为8%;若一年之内有一天突破预设区间,则潜在投资回报率为4%×D/N,其中D是观察期内没有突破区间的天数,N是观察期的总天数。
  2月份至今,国际现货金价格最高升至735美元/盎司的历史最高点,最低跌至543美元。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570-670这个区间内波动。由于投资者已经无法获得8%的最高回报,因此就算剩余的观察期内现货金价格有80%的时间都落在区间内,投资者的收益率也只有3.2%。应该说这种收益率结果是令银行有些意外的,也是不太希望看到的。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珠联币合”3―与黄金挂钩的3个月期产品。
  该产品推出时间是9月份,到期日是12月29日,现货金区间约为(545,665),只要不突破预先设定的区间,则投资者可以获得高达4.5%(年率)的收益率,否则收益率为0。目前该产品剩下不到一个月的观察期。
  三、中国银行:“金搏六月看平
”人民币6个月理财产品
  该产品推出的时间是4月份,当时金价还在500多美元的位置上面波动,挂钩区间只有+/-65美元,如果黄金价格一直落在区间内,投资者可以获得3.4%(年率),否则只有0.2%的收益率。+/-65美元的区间当时来看风险不算太大,然而出乎市场预料的是,黄金从4月中旬开始加速启动,发力上冲,直至升至历史最高位,毫无疑问突破了+/-65美元的区间。这就意味着部分预期黄金未来6个月处于区间波动态势的投资者只能获得0.2%的收益率了。
  四、中国银行:“金搏六月看涨”本币6个月理财产品。
  该产品推出时间是4月份,适合对黄金价格前景持乐观态度的投资者。如果2006年10月11日的每盎司黄金即期价格相对于2006年4月11日的每盎司黄金即期价格上涨幅度大于或等于60美元,那么该产品的投资收益率为3.4%;否则,最低收益率为0.20%。历史数据显示,10月11日的黄金价格约为578美元,4月11日的黄金价格约为600美元。在该产品的观察期内,黄金非但没有上涨,反而大幅下跌。虽然从4月份至今,黄金的走势还是向上的,然而不太幸运的是黄金从强势转向弱势正好处在10月份。这就意味着原先投资者只能获得0.2%的低收益了!
  五、中国银行“金搏六月看跌”本币6个月理财产品。
  如果看涨黄金的投资者投资不成功,那么看跌黄金的投资者又如何呢?该产品要求2006年10月11日的每盎司黄金即期价格相对于2006年4月11日的每盎司黄金即期价格下跌幅度要超过40美元才能获得3.4%(年率);否则,最低收益率为0.20%。比较遗憾的是,虽然黄金价格在10月份开展了一波比较汹涌的下跌行情,但是由于支撑价位比较高,不能跌至初始价格的-40美元,因此持有看跌观点的投资者购买该款产品也只能获得0.2%的低收益。
  六、中国农业银行“汇利丰”美元1年期理财产品。
  与中行的“金搏六月看平”产品相似,该产品适合预测黄金价格陷入区间波动态势的投资者。如果当日每盎司黄金价格落入(观察日金价+/― 60美元)的预设参考区间,则投资者当天可获得6.1%的最高收益率;如果当日每盎司黄金价格突破参考区间,则投资者仅能获得0.5%的收益率。该产品的风险还是在于区间设置的比较窄,60美元实在无法覆盖今年以来黄金剧烈的波动幅度。这款产品是肯定无法拿到6.1%(年率)的最高预期收益率了。第三大类:与股票挂钩的本外币理财产品
  由于该类产品的投资期限比较长,通常为1-2年不等,挂钩的股票多样,指数多样,而且某些挂钩指数的表现缺乏透明度,因此很难准确计算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从笔者掌握的数据看,只有中国工商银行于6月份推出的港币股票型产品可以确定收益率。由于该产品设有自动触发终止
机制,因此在挂钩的3只股票中国人寿、中国移动、中国石化的收益率大幅上涨并超过一定百分比的情况下,银行根据产品条款,自动终止了产品。自动终止时,产品的理财期限仅为3个月,但收益率高达7.5%(年率),可以说产品的设计还是比较成功,发售时机的选择也是比较恰当的。
  从上述三大类产品的实际收益率看,我们发现中国工商银行的产品成功率较其它银行为高,除了一期欧元汇率挂钩型产品取得最低预期收益率之外,其他所有到期产品都能达到最高收益率。而其它银行的大部分产品则无法达到产品说明书中列明的最高预期收益率,特别是今年第一季度推出的黄金挂钩型产品,基本上每一款都已失败告终。(这里的失败是指没能获得最高预期收益率)上述现象给我们投资者敲了一个警钟,也给设计产品的商业银行提了一个醒。(1)高收益的产品肯定伴随着高风险,在金融产品的范畴内,是不太可能存在高收益、无风险或者很低风险的产品。投资者还是谨慎为好,不要盲目的被高收益率给迷惑,忘记了其中蕴含的风险。(2)商业银行不仅要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结合专业人员的预测,设计出符合投资者需求和市场走势的产品,还必须要选择好产品推出的时机。不然就会造成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最终变成了高风险、0收益的产品,违背了产品设计的初衷,而且影响投资者未来投资该类产品的信心。(3)商业银行务必切实为投资者考虑,在产品营销的过程中仔细评估投资者的财务状况和风险偏好,避免推荐根本不适合该投资者购买的产品。
(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
分享至
一键收藏,随时查看,分享好友!
0人
了这篇文章
类别: 金融证券┆阅读( 0)┆评论( 0) ┆ 返回博主首页┆ 返回博客首页
上一篇 我倒!!!    下一篇 小白领们都喜欢用英文名字

职位推荐

  • 网络安全工程师
  • 事业部总经理
  • 产品经理
  • 互联网产品经理
  • Java工程师
  • 高级大数据开发工程师
  • WEB前端高级开发工程师
  • .net开发工程师
  • 全栈工程师
  • 移动客户端研发工程师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昵  称:
登录  快速注册
验证码: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博客过2级,无需填写验证码

内  容:

同时赞一个

每日博报 精彩不止一点关闭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