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最详细的金融危机中文解说(七)

7. 传统商业银行业

7.1. 华盛顿互惠银行

总部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的华盛顿互惠( Washington Mutual )是全美最大的储蓄银行( thrift institution ),也是全美第 6 大银行,其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在全美名列前茅。华盛顿互惠成立于 1889 年, 2007 年是拥有资产 3279 亿美元。

华盛顿互惠原先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区性储蓄机构。从 1990 年代开始,银行在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克里基林杰( Kerry Killinger )的领导下,通过打破常规、大胆创新,以及激进的并购策略,快速由成长为全美零售银行巨头。在很多银行都认为只有收费才会有收入时,华盛顿互惠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很多服务都是免费的,比如顾客核查账目免费;使用双语(英语和西班牙语)语音取款机、信用卡交易免费;网上交易免费,华盛顿互惠并推出免费支票账户,而开立一个账户也只需花1美元。随后,华盛顿互惠再向他们交叉出售产品。华盛顿互惠银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华盛顿互惠银行办理了4种金融产品的客户,1年后有 96.4 %还留在华盛顿互惠银行的花名册上,而只办理了一种产品的客户滞留率只有 75.5 %。这样做吸引来很多的客户,客户数量年增长率达到 12%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首次开立银行账户的年轻中低收入人群。 1993 年,华盛顿互惠银行拥有 228 家金融中心, 2007 年,这一数目超过了 2500 。《财富》杂志 2004 年度最受人羡慕的公司 Most Admired Companies )排行榜中,华盛顿互惠银行在创新组别中排名全美第一。同时,华盛顿互惠不断并购小型地区性银行,从 1990 年到 2006 年,共并购 29 家各种类型的银行机构。

不幸的是,华盛顿互惠的创新在房地产泡沫中走得太远了一点。他们大量吸收非传统性抵押贷款,其结果就是在他们的资产中次贷占了太大的份额,最终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2007 12 月,华盛顿互惠银行被迫重组其抵押贷款部门,关闭了 336 个分支机构中的 160 个,裁员 2600 人( 22% )。 2008 4 月,以 TPG 投资公司为首的一个投资集团给华盛顿互惠注资 70 亿美元,同时关闭所有剩下的抵押贷款分支机构,裁员 3000 人,并退出抵押贷款批发市场。

2008 9 月为止,华盛顿互惠银行股价一年来下跌 94% 。上季度亏损 63 亿美元,预计第三季度的次贷相关资产减记额将达 45 亿美元。预计到 2011 年次贷相关损失总额将达 190 亿美元。 2008 9 8 ,克里基林杰辞职,艾伦费西曼( Alan Fishman )继任。 9 14 ,雷曼倒闭,美林被收购, 9 15 ,由于抵押证券市场的严重恶化,穆迪和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把华盛顿互惠银行的债务等级下调为垃圾级。从 15 日到 24 日,满心恐慌的储户们 10 天挤兑了 167 亿美元,占华盛顿互惠总存款的 9%

9 17 ,《纽约时报》援引内部消息人士的话称,华盛顿互惠银行已经聘请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与可能的卖家接洽。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富国银行、汇丰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已表露出收购兴趣。分析人士认为摩根大通最有可能收购该银行。 TPG 投资公司宣布,同意该银行寻求新的资金来源。根据 TPG5 个月前入股华盛顿互惠时的协议,如果华盛顿互惠银行引入其他主要投资者或被收购, TPG 将获得数亿美元的额外补偿。 TPG 放弃了这一权利,从而为收购扫除了障碍。但是此时储户的挤兑已经危及了华盛顿互惠的生存,美国政府被迫介入了。到那时为止,政府的努力都是集中在帮助各方面达成收购上,而不是强行接管,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政府方面担心强行接管会消耗过多的联邦存款保险。到 6 月底为止,联邦存款保险有 452 亿美元现金。接管 IndyMac 银行已经消耗了一笔,如果要接管华盛顿互惠,那么很可能会消耗 300 亿美元。所以此时, 9 24 星期三下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直接出面找了四家银行,要他们投标收购华盛顿互惠。星期四早上,他们告知摩根大通的总裁简米迪门( James Dimon ),摩根大通将成为华盛顿互惠的新主人。

9 25 星期四晚上,华盛顿互惠公司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查封、接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规模银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将华盛顿互惠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及其 1300 亿美元存款作价 19 亿美元售予摩根大通,剩下的 330 亿资产和 80 亿债务留给母公司华盛顿互惠。通常,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都选择在星期五晚上接收,但是这一次,由于担心挤兑会造成华盛顿互惠的资产流失过多,他们决定星期四就采取行动。华盛顿互惠的管理层对政府的行为一无所知,新上任的 CEO 费西曼当时正在一班从纽约飞往西雅图华盛顿互惠总部的飞机上。他直到下了飞机才知道自己的公司已经被收购了。 9 26 ,华盛顿互惠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其股价从 2007 年的 $45 跌到 $0.16 ,股东们几乎损失了全部投资。

7.2. 美联银行及其他银行

华盛顿互惠是在这一轮金融风暴中倒下的最大的银行,但并不是唯一的银行。事实上,银行的倒闭自从 2008 1 25 就开始了,当天,总部位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道格拉斯国民银行( Douglass National Bank )倒闭。随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就开始着手返聘退休人员,因为他们预计 2008 年将有大量银行倒闭。果然,到目前为止,已有 19 家银行在 2008 年倒闭。而 2007 年仅有 3 家, 2005 年和 2006 年没有任何银行倒闭。其中, 8 1 ,总部位于加州帕萨迪纳的因迪美银行( IndyMac Bank )破产,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三大银行破产。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华盛顿互惠夺得了这个不光彩的竞赛的第一名。

在金融风暴面前,更多的银行选择了被并购,例如, 2008 10 9 ,总部位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国民城市银行( National City Bank )由于涉及次贷太多,资产结构和现金流恶化,被他们的传统竞争对手,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 PNC 银行收购。收购以换股形式进行。在这一系列的并购中,金额最大,影响最大,也最富戏剧性的是美联银行( Wachovia )的并购风波。

美联银行总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是由原先的美联银行( First Union )和瓦霍维亚银行( Wachovia )合并而成。 2007 年,美联银行营业额 555 亿美元,总资产 7830 亿美元,雇员 122000 人,是美国第四大银行。 2007 年第一季度,美联盈利 23 亿美元。随后的事情就很眼熟了。由于放贷过多过宽松,资产中有 3120 亿美元涉及次贷,美联受到重大损失。 2008 年第二季度,它们亏损 89 亿美元。第三季度,亏损 239 亿美元。 2008 9 25 星期四,华盛顿互惠公司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查封、接管。资产组成情况同华盛顿互惠相近的美联立刻成为投资者们关注的焦点。 9 26 星期五,美联股价暴跌 27% ,达到每股 $10 。储户开始撤资。当天,美联银行被挤兑走 50 亿美元现金,占其全部存款总额的 1% 。有人评论说,如果不是储户们已经对所有的银行都失去了信心,美联银行遭受的挤兑额将绝对不止于此。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开始担心,如果美联的储户象北石银行或者华盛顿互惠的储户那样星期一继续挤兑,美联银行将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应付。周末的时候,他们开始积极地为美联牵线搭桥,试图为美联找到一个收购者。当时,可能的收购者只有花旗( Citigroup )和富国( Wells Fargo )。但是富国不久就因为对美联的资产缺乏信心而退出。这使得花旗可以放心大胆地同美联的管理层砍价,砍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这理所当然地也遭到了美联的拒绝,双方迟迟不能成交。终于, 9 29 星期一早上四点,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动用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快速干预银行的权力,强制命令美联被花旗并购。这一决定在股市开盘前 45 分钟宣布。花旗的收购价是以换股的形式,美联股票每股折合 $1 ,总金额 216 亿美元。任何因为并购造成的损失, 420 亿美元以下由花旗负担,以上的部分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担。在此之前一个交易日, 9 26 ,美联的收盘价还是 $10 。消息出来当天,美联股价收在 $1.84

这样的收购价理所当然地引起了美联股东和雇员的愤怒,大家都觉得被花旗趁火打劫了。但是由于这是由联邦政府出面达成的协议,他们又没有办法废除。否则,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大可以直接接管美联,再转手卖给花旗,那么股东们就一分钱都拿不到了。于是,他们采用了另外一个方法,私下寻找别的收购者。 10 3 ,富国银行出乎意料的地宣布,将以每股 7 美元的价格,换股收购美联。这个收购价是花旗收购价的 7 倍,而且不需要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担保。后者显然是为了争取相关政府部门的同意,至少是使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后面可能的法律纠纷中保持中立。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这个目的是成功地达到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除了在一开始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不痛不痒地表态支持花旗以外,就始终置身事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而 7 倍的收购价也成功地获得了全部股东和雇员的支持。在夏洛特的美联银行总部,员工们自发聚集在一起,欢呼拥抱,好像不是美联银行被富国收购,而是美联银行收购了花旗和富国似的。

到嘴的肥肉飞了,花旗自然很愤怒,这也是人之常情。他们采取的方法是拿出了当初与美联达成的协议中的反竞争条款,将美联和富国告上法庭。该条款规定,美联银行不得在 10 6 前与其他机构商议并购事务。 10 4 ,纽约高级法院一位法官接受了花旗的诉状,要求美联和富国暂时中止并购,但是 10 5 ,纽约上诉法院(纽约州的最高法院)的一位法官又推翻了这个决定。此时,几大银行都参与进了这场角力,事情再发展下去对市场信心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都极其不利。 10 7 ,联储出面调停,建议将美联银行拆分,富国和花旗各取所好。但是两天后, 10 9 ,局势再次发生戏剧性变化,花旗决定退出竞争,不再采取法律行动阻止美联和富国合并,只是要求富国银行赔偿 500 亿美元实现和解。有消息说,花旗退出的主要原因除了政府方面的调停外,也是因为经过仔细研究他们认为美联银行的资产结构比他们想象得要糟糕得多,所以他们决定趁机体面退出。 10 12 ,美联储正式批准了这一合并。到现在为止,花旗对富国的赔偿要求尚无结果,一般认为将以富国适当赔偿花旗而告终。

7.3. 花旗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花旗银行想要趁着金融危机的这把火打劫美联银行,打劫未遂,转眼间自己却成了被人打劫的对象。正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结果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花旗集团是一家在全世界都数一数二的超级金融集团。它最早可以追溯到 1812 6 16 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该银行经由纽约州政府特许设立,主要从事拉美金融业务。 1865 年,纽约城市银行按照前一年刚刚通过的国民银行法案取得国民银行执照,改名纽约城市国民银行,进入了国民银行体系。 1895 年,纽约城市国民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 1913 年,它又成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第一家出资者。 1918 年,它收购了万国宝通银行( International Banking Corporation ),成为第一家资产超过十亿美元的美国银行。 1902 年,花旗进入中国,在上海开设办事处,是首家在中国开业的美国银行,并在 1927 年正式将中译名定为花旗 1929 年,在大萧条之前,花旗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花旗银行在许多业务上都全面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 1921 年,花旗首先推出第一家专门为个人服务的分行,并在储蓄账户中应用复利计算利息。 1928 年,花旗第一个推出无担保个人贷款。 70 年代,花旗大规模推出信用卡业务,成为维萨( Visa )和万事达( MasterCard )的主要发行者。 1977 年,花旗又率先大规模引入自动柜员机( ATM )。可以说,花旗的历史就是美国银行业历史的一个缩影。

花旗能够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银行之一,很重要的一个策略就是不断兼并。它从成立之初就开始开展并购业务。在所有这些并购中,最重要的毫无疑问地是 1998 年对旅行者集团( Travellers’ Group )的并购。旅行者集团原先是一家生命财产保险公司,后来并购进了金融集团 Primerica ,包括其旗下的投资银行史密斯邦尼公司( Smith Barney ),又以 90 亿美元收购了著名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 Soloman Brothers )。花旗与旅行者集团的并购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并购案。合并之后,花旗的总资产为 7000 亿美元,盈利 500 亿美元,成为当今世界资产规模最大、利润最高、全球分布最广、业务门类最齐全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 2007 年,花旗银行总资产两万亿美元,营业额 1590 亿美元,在全世界 107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 12000 家分行,雇员总数超过 358000 人。按照营业额,它是 2008 年世界最大银行,并获美国政府授权,发售美国国债。在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1 年美国经济危机的时候, 1000 家大银行总体盈利水平分别下挫 14.9% 29.7% 的情况下,花旗集团仍达到 3% 4.5% 的增长。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具有这样雄厚的实力和悠久的历史的一家银行,竟然也无法逃脱次贷危机的冲击。一开始,花旗对自己的资产状况还有相当的信心。他们认为美国的房地产业有可能在局部地区陷入危机,却从来不曾考虑过一场全面的全国性房地产萧条的可能性。甚至在贝尔斯登的问题在 2007 年夏天爆发之后,花旗仍然固执地认为自己所拥有的担保债务凭证风险很小,小于万分之一,不屑于加以考虑。然而,随后的发展很快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在其他金融公司和银行纷纷倒下的环境下,花旗起先还能稍事挣扎,股价从九月初到十月底维持在 $15 $20 之间,甚至还能有闲心参与美联银行的并购,但是随着其他银行的倒下,空头们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仅存的几家大银行上。此时,在残存的几家大型银行中,有的资产结构较好,有的同联邦政府关系密切,都是难啃的骨头,手中掌握着海量不良资产的花旗当然就成了首当其冲的目标。进入 11 月后,花旗股价全面下跌。对此, 11 17 ,花旗宣布将裁员五万二千,加上此前已经宣布的两万三千,另外还解雇了多位高管。此外,花旗还从美国财政部接受了 250 亿美元的资产援助。然而,这些努力还是没能奏效。花旗的股价从 11 4 $14.68 跌到 11 21 $3.77 。同其他的公司一样,过低的股价,会严重地损害花旗的信用等级和资产状况,破坏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减少公司可能的应对策略。当时,花旗与 AIG 或者两房不同,还有着充足的资产,没有到弹尽粮绝的地步,但是人们普遍的担心是这样的信用危机会造成全球性的挤兑,那么就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被迫再度出手。 11 23 星期日深夜,经过反复的谈判,美国政府推出了一项迄今为止最大的救助计划救助花旗。这个纪录此前在 9 7 刚刚被刷新,当时感觉大得不可思议的 $2000 亿美元两房救助计划却转眼间就相形见拙。按照这个救助计划,美国财政部将在已有的 250 亿美元资产救助之外再追加 200 亿美元,换取相对应的优先股和股票期权。另外,对于花旗已有的 $3350 亿美元不良资产,花旗将负担最初的 290 亿,剩下的 3060 亿, 90% 将由财政部,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担, 10% 由花旗自行消化。作为交换,花旗将接受一定程度的政府直接监管,并按照政府要求采取一些诸如限制高管薪水等行动。

作为这次救助的一点花絮,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花旗出资赞助的花旗体育场上。这个体育场是纽约大都会棒球队的主场,花旗在 2006 年时以 20 年每年两千万美元的价格竟得了体育场的冠名权。在纳税人出资救助花旗之后,这样一个价格高昂的冠名权自然引起了公众的不满。两位纽约市议员建议将体育场命名为花旗 / 纳税人体育场。迄今为止,花旗还没有对此做出回应。

7.4. Bank Of America
Further rescue

7.5. 麦道夫骗局( Madoff

著名投资者沃伦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到了退潮的时候,才能看出来谁在裸泳。他还有另外一句名言:建立起一个好名声要花 20 年,毁掉它却只要 5 分钟。如果你考虑到这一点,你就会有所不同。遗憾的是,人们总是在一切都已经太迟的时候,才能想起这些充满睿智的话语。

2008 12 11 ,从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金融中心纽约曼哈顿传出惊天消息,纳斯达克前主席,华尔街老牌经纪人伯纳德麦道夫( Bernard Madoff )因为涉嫌金融欺诈而被联邦调查局逮捕,当天,麦道夫在交纳了一千万美元的保释金后获释回家。

伯纳德麦道夫在 1938 4 29 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家庭。 1960 年的时候,他凭着自己做救生员和安装草坪浇灌系统挣来的五千美元开设了自己的公司: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 Bernard Madoff Investment Securities LLC )。这家公司最初的业务是在所谓的柜台交易场( over-the-counter )做交易中介。在美国,有些公司想要上市,但是其资产或者业绩未能达到纽约或芝加哥等主要证交所的规范,就只能在等级较低的柜台交易场上交易。由于这样的股票流通性相对较差,交易者之间交易差价较高,这就给了象麦道夫这样的中介生存发展的空间。为了同纽约证交所这样的大牌证交所竞争,麦道夫决定,采用当时问世不久的计算机技术,开发一套新的交易系统。这套系统就是后来的全国证券经纪人协会自动报价系统,简称纳斯达克( NASDAQ )。在纳斯达克成立壮大的过程中,麦道夫的公司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麦道夫也因此在纳斯达克内部坐到了很高的地位,曾经担任纳斯达克主席。而他的公司也借此发展壮大起来,逐渐成为华尔街的主要中介商之一,并且在交易中介业务之外,另设立了一个投资管理部门。也就是这个投资管理部门,最终让麦道夫锒铛入狱。

麦道夫的骗局其实十分简单,就是拿后来的投资者的钱去支付早先投资者的收益,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这样,雪球越滚越大,直到投资者过多,需要支付的收益多过了所得的收入,最终无法承受自身的重量而崩塌。这种骗局叫做庞氏骗局( Ponzi scheme ),并非麦道夫首创,也并非美国独有,但是骗局做到象麦道夫这么大的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报告,麦道夫的受害者包括汇丰银行,美第奇银行,富通集团等跨国财团,也包括棒球队老板,橄榄球队老板,甚至还有一位联邦参议员。仅仅其中最大的九家受害者其损失就已达到 223 亿美元,总涉案金额最后可能达到 500 亿美元。一家叫做 Ascot 合伙人( Ascot Partners )的对冲基金将自己的 18 亿美元资产都交给了麦道夫,麦道夫的骗局被拆穿后,这家对冲基金的很多投资者才发现,尽管他们并没有直接同麦道夫打交道,他们也仍然和其他麦道夫的受害者一样,血本无归。

麦道夫能够在骗子如云的华尔街常年不倒,拉到越来越多的客户,以致于形成这样大的一个骗局,是有他的独到之处的。迄今为止,人们还不清楚他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假的。一般认为,他开始的确是在认真地经营自己的投资管理业务,也可能的确有过几个好年景,但是随着业绩的滑坡,麦道夫开始渐渐做起了假账,希望能够通过一两次奇迹把账目的损失全部补回。奇迹没有发生,麦道夫的假账却越做越大,直到崩溃。一般的庞氏骗局往往在一开始就给出相当惊人的回报(例如 20% ),结果很快就用光了现金而倒闭。而麦道夫却一直坚持只给出略好于整体市场的回报。他 17 年的年平均回报率为 10.5% ,只比标准普尔 500 指数略高,从来没有成为某一年的最佳基金。唯其如此,他的欺骗性也就更强,许多人相信他奉行的是谨慎求稳的低风险战略,从而放心地将钱,尤其是自己的养老金,交到了他手中。

分析家早就指出,象麦道夫那样的业绩并非神话,一个水平较高的对冲基金经理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谁也不可能做到象他那样稳定的回报,从 1996 年开始, 12 年中仅有五个月下跌。对此,麦道夫说,波动当然是有的,而且是很明显的,只是都是日间波动,从季度报表上看不出来而已。但是,有分析师按照他声称采取的策略对市场进行了模拟,但却难以达到他的业绩。并且如果按照麦道夫的策略去交易的话,有些日子的交易量竟然会超过整个市场交易量的总和。对此,麦道夫总是说自己的策略是商业秘密,不便透露。为了逃避证券监理部门的审核,他每到季度结束时就清空所有的仓位,只留现金在手。他还在手中准备了足够的现金应付挤兑, 17 年来从未发生过无力支付的情况,总能在几天之内就付清各种款项。他甚至还有意识地公开拒绝了几个他认为可能发现他的骗局的客户,为自己创造出谨慎严明的形象。

麦道夫的骗局能够维持如此之久,除了他尽量制造出稳定而合理可信的回报,避免过度曝光之外,同他采取的一些手段也是有关系的。整个麦道夫公司就是一家家庭企业,其中的核心成员包括麦道夫本人和他的两个儿子,他兄弟及其女儿,以及他姐姐的女婿。这样大的一家公司,却使用一家只有三个职员的会计师事务所,其中只有一个是注册会计,另外两人是一个已经不再从事会计业务的合伙人和一个秘书。而且这家会计师事务所在过去的 15 年内一直明确表示,自己只从事会计业务,不从事审计业务。同时,麦道夫主持建立了纳斯达克这样一个电子化的计算机交易系统,按理说他应该对新技术是不会陌生的了,可是他自己的公司却不使用任何电子报表。在投资公司和基金纷纷将客户信息搬上互联网,用电子邮件与客户交流的时代,麦道夫仍然只使用传统的邮政业务将纸质报表寄给客户。

凡此种种,并非不曾引起人们的警惕。从 1999 年开始,就陆续有人向有关部门举报麦道夫的种种疑点。但是由于还未搞清的原因,证券监理部门却始终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证券交易委员会在过去的几年内曾经对麦道夫的公司审计两次,没有发现任何主要问题,仅在 2005 年发现了三个技术性的错误,对于这样规模的公司,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一直到 2008 年,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有客户需要抽走 70 亿美元的资金,麦道夫无力支付之下,骗局才被揭穿。

消息传来,最受震撼的是纽约犹太社区的慈善机构。这些年来,麦道夫一直打着慈善家的旗号,靠着一些捐赠混迹于犹太社区的慈善机构圈,从这些机构中拉到了不少客户。经此冲击,有的慈善机构还能勉强应对,有的慈善机构,例如拉宾基金会, JEHT 基金会和皮考尔基金会等,却被迫就此关门。更有甚者,有一个叫做 Access International Advisors 的法国基金管理公司在麦道夫这里投资了 15 亿美元,大部分来自法国的某大家族。麦道夫事发之后,该公司的负责人梯埃瑞维埃谢( Thierry Magon de La Villehuchet )无法承受这样的冲击,竟于 2008 12 23 在曼哈顿自己的办公室里自杀身亡。

麦道夫的案件目前正在审理当中,但是疑点还是很多的。麦道夫自称所有欺诈都是他一人所为,他的两个儿子一直到 12 10 才得知事实真相,随后马上在 12 11 向联邦调查局出首。但是他经营这家公司如此长的时间,其间涉及大量交易交割,资产审计和季报年报,他一个 70 岁的老人真的能够完全以一人之力完成所有这些技术性工作么?在整个过程中,那些随时可以看见公司资产情况的高管,尤其是他的兄弟和两个儿子,会全不知情全无疑问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只有等到案件调查结束的时候才能够有个分晓了。华尔街上已经有过太多不明不白的故事。希望这一次,真相最终能够水落石出。

7.6. 华尔街的责任

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华尔街,尤其是当时积极地包装和发行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银行,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的确有些人认为,泡沫的主要责任不在华尔街,至少不能全部怪罪于投行,而在那些造假来申请自己无法承担的房屋的民众和基层贷款经纪,在于疯狂消费花光了每一点积蓄的消费者,也在贪婪地不加鉴别地购买证券的投资者。相比之下,投行是无辜(至少比较无辜)的,因为投行只起到发行的作用,估价是由市场完成。投行所用的模型并没大错,也不可能为债券标价。这样的说法对不对呢?

首先,在初始发放抵押贷款的过程中,民众和基层贷款经纪造假的程度有多大,现在还不是很清楚。我们知道全部消费者中,大约 15%-17% 信用分数低于 620 (次级),次贷在全部贷款中的总量大概是 6%-7% ,进入止赎的贷款中 20% 左右是次贷,在加州,这个比例达到 54% 。这说明在进入止赎过程的贷款中,次贷借款人的问题的确比较严重,但是高级贷款人也一样在出问题。这不是低收入者作假几个字所能解释的。根据全国贷款公司的说法,大部分消费者进入止赎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失业,其次是因为利率升高,并不是说还在低利率的时候就付不起了。这说明大多数人事实上是在认真地还债的,按照此前几年的情况,到后面第一房子会升值,第二可以再贷款,总还撑得下去,但是 2006 年以后房价停止升高,利率却开始升高,很多人因此就承受不了了。如果按照前面为华尔街辩护的说法来类比,他们也是在用前几年的模型来套,结果系统风险没评估好,责任不能在他们。这当然有点开玩笑的意味。但是严肃地说,造假的当然有,而且是一个全国性的现象,但是因此就指责说大多数的民众造假,目前还没有严格的数字支持。经济危机的本质还是过度生产,生产了太多房子和信贷,然后问题就爆发了。次贷是问题暴露出来的地方,但并不是问题的中心。

进一步说,就算是造假是很普遍的情况,那么投行也难逃其咎。整个抵押贷款证券的发行过程从贷款经纪开始,经过银行打包,再到市场上发行,这里,证券的发行者是个中心节点。一家两家基层金融机构造假,是他们的问题,如果真的有全国性全行业的造假,作为供应链条中心节点的投资银行当然应该负监管的责任。这就类似于三鹿。你可以说奶农如何掺假掺毒,但是所有的奶农都在掺毒,三鹿会全不知情么?

再说贪婪的投资者。投资者贪婪,这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同样知道,大部分投资者依靠评级机构来决定自己能否购买某种证券。如果没有华尔街生产包装出各种高等级证券,投资者们会跳进去么?

还有消费者。消费者之所以能够那样大量地进行再贷款,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利率低。利率低是因为不断有资金流入。而就像刚才说的那样,如果没有华尔街生产出的高等级证券,会有这么多资金流入么?

回头来谈谈投行,他们真的只是在老老实实地按照模型来包装发行证券么?当然不是。早在 2005 年的时候,戴维李就指出,在应用他的估价模型的时候,很多输入的数据实际上是估出来的,这样就给估价引入了很多主观成分。但是,人们总是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们也是这样。在他们制造出了这些主观成分很大的证券之后,投资者们所能够依赖的就只有评级机构的评定了。可是如我们前面所说,证券是由投资银行发行,然后交给评级机构,进行有偿评级的。这两者一直密切协作,互相帮助,我们前面引用的那个评级机构员工的电子邮件就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从这点上说,把评级机构和投资银行割裂开来,说这个有错那个无辜,是不对的。说来说去,公众的愤怒是有道理的。作为整个抵押贷款证券及其衍生物生产发行过程中心的华尔街,疏于监管于前,操控信用等级于后。这个中介当然是应该负主要责任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职场,休闲,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