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防撞钢梁

  其实在汽车的发展历史上并没有防撞钢梁这一个概念,因为在美国以及欧洲防撞梁和保险杠的设计是一体考虑的,因此美国后来衍伸到欧洲出台的有关保险杠的标准 法规。80年代,汽车保险杠的法规相当严格,前后保险杠都要进行时速8公里的障碍测试,同时还要进行摇摆测试,并且要求保险杠凹进3/8以及错位3/4的 时候汽车安全部件不能受到任何损害,也就是汽车安全标准中著名的零损害标准。但是由于后期成本的巨大以及当时技术上的不成熟,这个标准被降低了,障碍测试 的标准也变成了4公里的时速。而防撞钢梁的出现主要是后来汽车厂家承受不了保险杠的成本,因此就采取了防撞梁的默契解决对策。但是到了现在的汽车设计中由 于设计思路的变化,如今的设计思路是最大限度的保证乘员舱的不变形,而汽车的其它部位要尽可能的保护行人的安全,因此防撞梁更多的是集中于对成员舱保护的 车门部位,而像车头部位,车尾部位的防撞梁则在厚度上进一步缩减,尤其是像宝马奔驰等提出了可修复的保险杠概念,这要求保险杠在起到一定缓冲的作用之后要 能尽可能的回复碰撞之前的形状以减少维修更换的成本来减轻车主的负担。因此前后防撞梁也逐步让位于吸能的设计理念,但是由于目前还未找到更好的替代方式, 因此欧洲的设计工厂目前只是降低防撞梁的厚度以及材质,还未到全部取消的地步,而日系的生产厂家由于他们的设计出发点就是吸能,乘员舱不变形的初衷,因此 目前对于后防撞梁的取消比较普遍。所以当我们国内一些媒体把车辆是否装备后防撞梁的标准来衡量汽车的安全其实在思路上也已经落伍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新认识防撞钢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