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a架构

总体框架

之前的一个项目用到了MINA,最近想再系统的整理一下

基于MINA框架的应用程序架构应该是这样的:

 

Mina架构_第1张图片
 

 

底层是基于JAVA的NIO 1.0(JDK 1.6,IO复用模型)实现的 ,JDK 1.7中实现了AIO

其核心部分架构是这样的:


Mina架构_第2张图片
 

 

IoService

最底层的是IOService,负责具体的IO相关工作。这一层的典型代表有IOSocketAcceptor和IOSocketChannel,分别对应TCP协议下的服务端和客户端的IOService。IOService的意义在于隐藏底层IO的细节,对上提供统一的基于事件的异步IO接口。每当有数据到达时,IOService会先调用底层IO接口读取数据,封装成IoBuffer,之后以事件的形式通知上层代码,从而将Java NIO的同步IO接口转化成了异步IO。所以从图上看,进来的low-level IO经过IOService层后变成IO Event。

具体的代码可以参考org.apache.mina.core.polling.AbstractPollingIoProcessor的私有内部类Processor。

IoFilterChain

Mina的设计理念之一就是业务代码和数据包处理代码分离,业务代码只专注于业务逻辑,其他的逻辑如:数据包的解析,封装,过滤等则交由IoFilterChain来处理。IoFilterChain可以看成是Mina处理流程的扩展点。这样的划分使得结构更加清晰,代码分工更明确。开发者通过往Chain中添加IoFilter,来增强处理流程,而不会影响后面的业务逻辑代码。

IoHandler

IoHandler是实现业务逻辑的地方,需要有开发者自己来实现这个接口。IoHandler可以看成是Mina处理流程的终点,每个IoService都需要指定一个IoHandler。

IoSession

IoSession是对底层连接的封装,一个IoSession对应于一个底层的IO连接(在Mina中UDP也被抽象成了连接)。通过IoSession,可以获取当前连接相关的上下文信息,以及向远程peer发送数据。发送数据其实也是个异步的过程。发送的操作首先会逆向穿过IoFilterChain,到达IoService。但IoService上并不会直接调用底层IO接口来将数据发送出去,而是会将该次调用封装成一个WriteRequest,放入session的writeRequestQueue中,最后由IoProcessor线程统一调度flush出去。所以发送操作并不会引起上层调用线程的阻塞。

 

Server端应用

Acceptor与Connector线程

在服务器端,bind一个端口后,会创建一个Acceptor线程来负责监听工作。这个线程的工作只有一个,调用Java NIO接口在该端口上select connect事件,获取新建的连接后,封装成IoSession,交由后面的Processor线程处理。在客户端,也有一个类似的,叫Connector的线程与之相对应。这两类线程的数量只有1个,外界无法控制这两类线程的数量。

TCP实现的代码可以参考org.apache.mina.core.polling.AbstractPollingIoAcceptor的内部类Acceptor和org.apache.mina.core.polling.AbstractPollingIoConnector的内部类Connector。

Processor线程

Processor线程主要负责具体的IO读写操作和执行后面的IoFilterChain和IoHandler逻辑。Processor线程的数量N默认是CPU数量+1,可以通过配置参数来控制其数量。前面进来的IoSession会被分配到这N个Processor线程中。默认的SimpleIoProcessorPool的策略是session id绝对值对N取模来分配。

每个Processor线程中都维护着一个selector,对它维护的IoSession集合进行select,然后对select的结果进行遍历,逐一处理。像前面提到的,读取数据,以事件的形式通知后面IoFilterChain;以及对写请求队列的flush操作,都是在这类线程中来做的。

通过将session均分到多个Processor线程里进行处理,可以充分利用多核的处理能力,减轻select操作的压力。默认的Processor的线程数量设置可以满足大部分情况下的需求,但进一步的优化则需要根据实际环境进行测试。



Mina架构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Mina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