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寒假 第一、二周学习总结

前言

因为第一周学习计划上传的时间较晚,在准备写第一周学习总结的时候已经进入第二周了,而第二周又因为参加假期社会实践白天基本是在进行岗位见习导致第二周的学习时间较少,所以能够进行的总结并不是很多,所以将两周的学习情况进行合并总结。

概况

  • 第一周学习情况
  • 第二周学习情况

第一周学习情况

第一周主要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关于Linux基础入门,原本的学习安排是进行java语言的学习,并完成实验一 Java开发环境的熟悉,但是因为没有Linux基础,所以转向进行Linux的基础学习。

在学习之前其实就了解的一些关于Linux的基础,例如Linux是一个操作系统,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Linux的诞生有了更新一步的了解

操作系统始于二十世纪 50 年代,当时的操作系统能运行批处理程序。批处理程序不需要用户的交互,它从文件或者穿孔卡片读取数据,然后输出到另外一个文件或者打印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交互式操作系统开始流行。它不仅仅可以交互,还能使多个用户从不同的终端同时操作主机。这样的操作系统被称作分时操作系统,它的出现对批处理操作系统是个极大的挑战。许多人尝试开发分时操作系统, 其中包括一些大学的研究项目和商业项目。当时有一个项目叫做" Multics ",它的技术在当时很创新。" Multics "项目的开发并不顺利。它花费了远超过预计的时间来完成,却没有在操作系统市场上占到多少份额。而参加该项目的一个开发团体-贝尔实验室退出了这个项目。他们在退出后开发了他们自己的一个操作系统—— UNIX。

UNIX 最初免费发布并因此在大学里受到欢迎。后来,UNIX 实现了 TCP/IP 协议栈,成为了早期工作站的操作系统的一个流行选择。

1990年,UNIX 在服务器市场尤其是大学校园成为主流操作系统,许多校园都有 UNIX 主机,当然还包括一些研究它的计算机系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渴望能在自己的电脑上运行 UNIX 。不幸的是,从那时候开始,UNIX 开始变得商业化,它的价格也变得非常昂贵。而唯一低廉的选择就是 MINIX ,这是一个功能有限的类似 UNIX 的操作系统,作者 Andrew Tanebaum 开发它的目的是用于教学。

1991 年 10 月,Linus Torvalds(Linux 之父)在赫尔辛基大学接触 UNIX ,他希望能在自己的电脑上运行一个类似的操作系统。可是 UNIX 的商业版本非常昂贵,于是他从 MINIX 开始入手,计划开发一个比 MINIX 性能更好的操作系统。很快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开发工作。他第一次发行的版本很快吸引了一些黑客。尽管最初的 Linux 并没有多少用处,但由于一些黑客的加入使它很快就具有了许多吸引人的特性,甚至一些对操作系统开发不感兴趣的人也开始关注它。

Linux 本身只是操作系统的内核。内核是使其他程序能够运行的基础。它实现了多任务和硬件管理,用户或者系统管理员交互运行的所有程序实际上都运行在内核之上。其中有些程序是必需的,比如说,命令行解释器(shell),它用于用户交互和编写 shell 脚本(.bat文件)。 Linus没有自己去开发这些应用程序,而是使用已有的自由软件。这减少了搭建开发环境而所需花费的工作量。实际上,他经常改写内核,使得那些程序能更容易在 Linux 上运行。许多重要的软件,包括 C 编译器,都来自于自由软件基金 GNU 项目。GNU 项目开始于 1984 年,目的是为了开发一个完全类似于 UNIX 的免费操作系统。为了表扬 GNU 对 Linux 的贡献,许多人把 Linux 称为GNU/Linux(GNU 有自己的内核)。

1992-1993 年,Linux 内核具备了挑战 UNIX 的所有本质特性,包括 TCP/IP 网络,图形界面系统(X window),Linux 同样也吸引了许多行业的关注。一些小的公司开发和发行Linux,有几十个 Linux 用户社区成立。1994 年,Linux 杂志也开始发行。

Linux 内核 1.0 在 1994 年三月发布,内核的发布要经历许多开发周期,直至到达一个稳定的版本。

在完成Linux基础入门第一节实验后在对第二节实验进行操作的时候对实验楼的界面有些不太适应,所以又进行了新手指南之玩转实验楼的学习,至此对于实验楼实验环境的操作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所做的实验结果截图如下

2015-2016寒假 第一、二周学习总结_第1张图片

在学习新手指南之玩转实验楼实验第二节的过程中,发现为什么使用LINUX,之后将其打开并进行了阅读和学习。对微软以及Linux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第二节实验中的c语言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你好,实验楼");
  
  return 0;

}

第二周学习情况

本周由于参加假期社会实践,白天基本是在进行岗位见习导致第二周的学习时间较少。本周最大的收获为

  1. 了解了学习生活和工作生活的不同之处
  2. 将学习中所学到的内容有机的融入到工作中可以让工作更加方便

由于时间是在春节前期,所以在岗位见习的过程中所接到的都是对文件内容进行统计的工作,这些工作的特点就在于简单但比较繁复,特别是关于调查问卷的统计

一份调查问卷中有50多道题目,每个题目有不同数量的选项,总共10份统计文件,需要将10份文件中每一个选项的数量进行统计

最开始的时候我的解决方法是把每一道题目每个选项的数字提出来,每一份文件的列为一行,得到一个10*n的矩阵,然后分别用计算器对每一列进行计算。但这样的处理方式费神费时费力,效率不高。

所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写出一个输入 10*n矩阵就可将每一列进行加法计算并以 1*n矩阵形式输出计算结果的c语言程序。

程序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
{
    int i,j,k;
    int m=0;
    while (!m)
    {
        printf("输入列数:");
        scanf("%d",&k);
        int a[10][10],b[10];
        for (j=0; j<k; j++)
        {
            b[j]= 0;
        }
        for (i=0; i<10; i++){
            for (j=0; j<k; j++)
            {
                scanf("%d",&a[i][j]);
            }
        }
        for (j=0; j<k; j++)
        {
            for (i=0; i<10; i++)
            {
                b[j]=b[j]+a[i][j];
            }
        }
        for (j=0; j<k; j++)
        {
            printf("%d ",b[j]);
        }
        printf("\n");
    }
}

在写出程序之后工作效率直线上升,总共50题的问卷,一个早上也只统计了十多题,下午除去写代码的时间,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将剩下的部分完成了。在写这一个代码的过程中还对于c语言里 for循环 以及 二维数组 的运用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复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5-2016寒假 第一、二周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