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部落格打响品牌 一个人赚全世界的钱


透过部落格,「一个人向全世界发声」已是老生常谈。部落客怎么打造出自己的个人品牌,进而转换成商业利益,正在台湾发酵。「一个人向全世界赚钱」成为部落客关切的话题。

以个人为主体、原不以获利为目标的部落客,在前一波部落格浪潮,表现令人惊艳。他们出于兴趣,在自己空闲的时间写作,主题从农艺到宠物、财经等各种领域,在实体世界或虚空间累积一定知名度。透过网络的串连、流量和眼球,部落客有了个人品牌。达人魅力和扩散的品牌效益,部落格达人创造出高于一般上班族的月薪。

从二○○五年部落格天后弯弯说起,弯弯的部落格在突破了两千万人次后,被出版社自转星球相中,推出《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弯弯涂鸦日记》,热销二十四万本,更高居金石堂的畅销书排行冠军长达一年。全家便利商店看准弯弯的个人魅力,选择她的大头人物作为新一波营销活动「全民拚英文」的赠品。

弯弯的周边商品接连不断,今年五月即将推出第三本创作《可不可以不要上学》。藉由部落格,弯弯成功地经营了一个属于她个人的品牌,现在她的作品甚至授权到泰国、韩国和中国大陆。 弯弯之后,部落客出书蔚为风潮。出版社不停在部落格中找出千里马,其它部落客图文创作家如SANA、洋葱头,也将创作出来的可爱图像与更多企业结盟。在旅游、财经等专业领域,也有许多人透过部落格,找到在实体世界崭露头角的舞台,进而衍生商业价值。

国外风气已成 广告月入百万不稀奇

在国外,部落格达人获利早已不是新鲜事。以部落格搜寻引擎Technorati的前十大排行榜来看,已经有八个部落格成立公司。其中科技新闻评论部落格TechCrunch格主麦可.亚灵顿(Michael Arrington)每月广告收入新台币三百万元,而新闻类的《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已取得五百万美元的创投资金。

二○○七年三月,美国知名财经投资网站MarketWatch的创办人之一,同时也是该网站「每日网络」(Internet Daily)专栏作家的资深记者巴尔南科(Frank Barnako),宣布离开合作十年的老东家,将自创网络媒体公司。这显示了巴尔南科已建立自己的品牌,记者靠部落格就可以抓住固定的分众读者。

传统媒体跟进 大幅增加部落格新闻

台湾的部落客圈虽然没有动辄上亿创投资金的流入,但仍然有非常专业的部落客达人,经由不懈地创作,发展出自己的品牌。

旅游业的工头坚因为部落格成为超人气出团领队;创作「米卤蛋」的老吴出书并和其企业合作衍生商品;写生活琐事写得精采的「贵妇奈奈」,累积死忠的读者群,进而成为偶像剧编剧;银色快手在部落格上创作文学,让他一圆作家梦。这些部落格达人因为专业而拥有稳定的流量,创造出个人品牌。部落格让他们在原本工作之外,增加一笔丰润的额外收入。

美国市调中心comScore Media Metrix的调查报告指出,五二%美国网友认为部落格具有一般媒体的权力;二九%民众认为网络部落格新闻公信度足以媲美传统媒体。研究公司iMedia Connection更断言,部落格和电视上的实境节目(reality show)一样无所不在,部落格重新定义了人们在网络上的经验,成功转向到使用者创造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传统媒体对部落格更不敢轻忽,联合报系三月底推出的捷运报《Upaper》,开出一整个版面专门介绍部落格。营运长罗国俊表示,《Upaper》是份互动性报纸,取用部落格的内容,可以让读者觉得更接近《Upaper》。推出后,果真大受读者赞赏。

《苹果日报》推出的捷运报《爽报》,目标同样瞄准年轻通勤族群,在内容上也增加属于部落格的新鲜话题。《爽报》总监李月华更犀利地直言:「传统媒体不改变,就等着倒闭。」

业余专家出头 写得好周边商机无限

台湾科技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卢希鹏指出:「部落格是一个需要热情的产业,先有只求爽、不求名利的部落客,才有衍生经济的可能。」

部落客凭借着热情,把自己的想法持续发表在部落格上。无论是对公益事务的投入、对电影或漫画的热爱、对改革的热血,这些对人、事、物的执着,让部落客创作源源不绝。他们的文字不同于一般媒体,既专业又认真,可说是「业余的专家」。业余让他们看来更真诚、更可信。因为专业,他们才能成为部落格达人。

「业余的专家」外,另外一个正在崭露头角的概念是「专家的业余平台」,七百多万浏览人次的部落格「总干事的投资笔记」就是一个例子。网友们昵称格主黄国华为老总,他曾任大众证券副总经理,现在以写部落格教别人投资哲学为乐。他的部落格竟然衍生出场场爆满的投资课,而他也受邀在《壹周刊》、《财讯》杂志上写专栏,这都是黄国华一开始写部落格时所没预料到的。

「真诚」是部落客最重要的特质,以个人的生命经验与观点投入文章,才能够感动人。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Bill Gates)说:「部落格反映一种开放和愿意沟通的文化,表示不怕自我批判。」

但最重要的莫过于个人风格,「风格」是部落客区分自我不同之处,大块文化董事长郝明义认为:「有部落格没有『格』,有部落格又何为?」大块文化出版过《我的心遗留在爱琴海》、《I’m dodolook》等来自网络的畅销书,但郝明义说:「尽管部落格让好作品更容易被看到,但好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要写出特色,才有出版可能。」

共享社群崛起 共笔部落格成长可期

台湾的部落格仍然蓬勃发展,每天发表的文章持续增加,量变导致某种程度的质变。部落格观察站长食梦黑貘认为:「现在部落格的成长不是靠经营,而是靠定位。」定位包含这个部落格的内容、排版、方向等。他认为从台湾部落格排行榜前一百名来看,台湾的美食、旅游和图文创作仍然是比较受欢迎的领域,但免费共享资源社群与楚狂人这种财经部落格正在快速崛起中。食梦黑貘并预测,「组织型或共笔性部落格未来更成长可期。」

未来发展瓶颈 欠缺部落格营利思维

网络观察家刘威麟指出,部落格要打造个人品牌,格主需要比「流量」更多的东西,部落格需要与「现实世界」更结合。工头坚塑造出来的「旅游达人」形象就是一例,因为旅游业必然会在实体世界有面对面接触,这样的虚实互动更能让网友对部落客产生信赖,个人品牌才能落实。

建立个人品牌才有获利可能。新力推出数位相机G1时,上市之前就赞助相机给辅大猴、奈奈、回形针等以写生活为主题的知名部落客,只要他们写美食的时候,注明相片是由新力相机拍摄。新力看准的是,部落格达人是网友心中的意见领袖,赞助部落客可以精准地做到分众营销。

这种「置入性营销」,在国外屡见不鲜。如PayPerPostReviewME都采取这种手法,厂商出钱让知名部落客写文章介绍产品。但部落客之所以在某些领域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是因为网友相信部落客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这股商业力量却可能滥用网友对部落客的信赖,让部落客失去公信力。网友对部落客的信任,靠一步步累积,但摧毁则会如排山倒海般迅速。

资策会调查发现,台湾部落客的营利思维尚未普及。美国有高达一五%的部落客摆明是想利用部落格来赚钱,台湾有这种想法的部落客却只有二%。影音部落格i'm tv的营运长徐人强观察,台湾部落格除了先天上有人口与语言的劣势,让经济效益产生较为困难,另一大困境是部落客对「以部落格获利」普遍带着贬抑的观点,认为铜臭味太重——「知识有价的概念尚未普及」。

「如果说部落格是一股难以商业化的力量,当部落客不了解自己的创作价值可以换算成价格,会是台湾部落格发展的一个瓶颈。」徐人强语重心长地指出。

台湾的部落格达人经济正值开花结果的转折点,前提是部落客要正视自己的价值。但要如何以专业打造出个人品牌进而获利,又同时维持部落格原有的真诚开放,宛如在钢索上行走的挑战。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生活,internet,旅游,出版,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