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比较简短,纸书200多页。是一个澳洲历史老师的欧洲史讲稿。这位老师面临的情况跟黄仁宇写《万历十五年》的情况有点类似,向学生讲述他们完全不熟悉的国家的历史的细节,有意义吗?两人都选择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历史,力图找出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
花了不多的时间看完,感觉收获不小。对于欧洲的历史,以前的感觉是纷乱复杂,现在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
译者是台湾人,个别词汇语法是台湾习惯有点别扭,总体翻译比较流畅。
以下是一些书中的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观点或信息的摘抄或概括:
1:欧洲文化的源头有三个: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基督教(犹太教的一个奇特分支);对罗马帝国进行侵略的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
2:基督教的教义是只对犹太人有效,还是针对所有人?最终胜出的是后者。这是基督教早期的著名传教士保罗的观点。因为保罗这一派的观点,基督教开始逐步演化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
3:希腊人的观点:这是一个简单、符合逻辑、能以数学表达的世界。基督教的观点:这是个邪恶的世界,唯有耶稣能拯救它。日耳曼蛮族的观点则是:打仗是好玩的事。这些看似千差万别的元素组合在一起,造就了欧洲的文明;
4: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公开支持基督教。这是三大元素第一次连接:罗马帝国变成了基督教的天下;
5:罗马帝国灭亡后,教会把希腊和罗马的学术保存了下来;
6:公元400年后,日耳曼蛮族首领已经化身为国王,他把土地分封给他的战士,这些战士则化身为贵族,条件是一旦国王需要军队,这些贵族就得供应,要多少就给多少。可是,渐渐地,这些贵族开始视这些土地为己有,对于出兵多少、精良与否、为什么出兵,也开始自作主张;
7:欧洲的政府,虽然号称“绝对权力”,却从未真正拥有绝对权力。“并非所有的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
8:“对政府有所限制”对经济的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欧洲经济之所以能一飞冲天,成长速度非其他地区所能比拟,“商人有保障”是个关键;
9:日耳曼蛮族是一群很特别的征服者:他们接受了被征服者的宗教;
10: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不再使用古代知识来支持基督教会的神学,而是有许多学者,主要是在教会体系之外,向往希腊和罗马在创造这些知识时的世界样貌而意图加以拟造;
11:文艺复兴的学者们并没有直接攻击基督教。他们的个人态度或有不同,但大致上对基督教采取的观点颇类似于古人的宗教观,那就是:宗教是个基本的存在,只是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关注;
12:新教和天主教的基本分野:天主教强调,行善积德是得救的一个过程;但马丁·路德认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崇信上帝,只要崇信上帝,就能得救;
13:既然异教徒必须受火刑烧死,马丁·路德是如何逃过这个劫数的呢?第一:拜印刷术发明之赐,教皇打压马丁·路德的计划还没成形,他的大名已经尽人皆知;第二:马丁·路德攻击罗马,一些德意志王侯见猎心喜;
14:这是西方普遍面对的困境:我们很聪明,但是我们不断在发现自己的无足轻重;
15:启蒙运动不是革命运动,甚至不是政治性的运动。它由一群学者、作家、艺术家和历史学家推动,这些知识分子相信,一旦理性和教育变得普及,迷信和无知自然会消弭于无形,人民也就不会相信神迹或君权神授之类的胡说八道。只要人民得到教化,民智自然开启;
15:在西方,只有一个由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国家维持了长久的时间,那就是法兰克王国;
16:维京人之所以能不断进袭却没有遭受抵抗,是因为政府力薄势弱。西欧的小王国没有正常的征税体制,即使有能力整合成军,侵略者也不是从陆路来袭。另外这些小王国没有一个设有海军;
17:诺曼人在法国北部定居百年之后,诺曼底公爵威廉带领一些随众于1066年征服了英国。诺曼人说他们自己的一种法语,之后融合各方语言,最后变成了英语。英国社会到处都是侵略者,不过1066年之后就不再有外族入侵;
18:由于高度依赖拥有土地的重要臣民,封建制度下的君主势必处于弱势地位。理论上,封地既然是有国王分配出去的,土地权应该掌握在他们手里才对,实际上却都成了以父传子的私有财产;
19:中世纪时代,由于君主委实太弱,当城镇日益发展,他们不做直接统辖之图,反而允许城镇自治,交换条件是他们必须服从君命,缴交各种捐税;
20:教皇和皇帝之争要说有什么意义,那就是教皇从没说过自己是皇帝,皇帝也从不以教皇自居。双方都承认对方的存在有其必要,争的只是彼此的相对权力。这是西罗马帝国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也是它和东罗马帝国的分野所在;
21:如今的英文,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两个以上的词汇。数量上,英文词汇要比法文和德文多出数倍——它毕竟是法文和德文的混合加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