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读者》2009第7期上有一篇文章,是梁文道先生的讲的一个故事,很巧的说到读书与灵魂的关系。
故事说,一个初到哈佛的工科学生,在他入学第一年需要修读公共课程的时候,“很不幸”的选到了中古文学。这两门课程本来就风马牛不相及,偏偏教授课程的是一个老头。
于是,就如大多数在课堂上混过的学生经历的一样。他味同嚼蜡,并且如坐针毡,一有机会便避而远之。好不容易学期结束,他找了个勤工俭学的所在,却是去收购这些古旧书的。
有一天,有一个电话打来。希望这个学生所在的店上门去收购一些书。是一个老妇人开的门,她说她的先生去世了,而先生生前很多书,她现在看着,睹物思人,思怀难释,所以还是想把书卖掉。接下来的事情,让这位学生惊慌不已:这位老妇人的先生,正是教他中古文学的老师。也就是说,他成了这位古稀老教授的最后一期的学生。而走进老先生的书房,他发现,除了那些让他们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的课本外,还有一些侦探小说,老先生竟然在上面做了好些笔记,其中还有些粗口。在老妇人的引导下,他们推开书橱,后面是一个小花园。而这里却是老先生最爱饲弄的园地,从旁边那些有关园艺的书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不知道这位学生在回去路上有何感慨。回去后,他对商店的老板说,他想把这些书买下来。当然,他打工的钱远远不够支付这笔书款。结果是,老板给他打了6折,他用此后三年在店里打工的钱,来买下这些书。
前面说到这位学生很惊慌。这其实是我的感受。此情此景,慌乱的,其实是我们不安的灵魂。
说到为什么要买下这些书。这位学生说:他以前知道的这位老先生,只知道他枯燥的一面,其实从他的藏书,他读书的涉猎,才明白他的灵魂深处的另一个天地了。他的这些书,其实是他的灵魂的附着,是惊奇、是精致、是严谨,都在他的书里诉说着。如果把这些书分而卖给别人,这位老先生的灵魂也就散了。
试想,这位学生在那此后3年的打工助学生活中,在他精细得纹丝不乱的工学程序里,老先生的一本园艺书,或许会是他灵魂静谧、灵感滋长的一片泥土。
又想起昨天在这里发了第一篇随笔,突然发现发表在了一个技术论坛的首页。好在有许多“顶者”,觉得在这线条与框架中不小心滴了片墨水也未尝不可。联想到今天看到的哈佛工科生的感悟,逾发的慨叹。
其实,看一个人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是能透露他的灵魂游弋的方向的。今天的我们,缺少的其实不是没有书读,而是不知道该读什么有价值的书,那些值得你放下眼前的事非曲直,放低手中的鸡零狗碎,去认真品味一番的书。
有很多东西,我们还没有来得及驻足,它便已经消逝。
因此,也许我们并不需要去刻意寻找一本所谓的好书。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在书中读到与这个社会文明前行同步的价值,这才是我们所应该思考并为之付出的东西。
这是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莎翁在《哈姆雷特》里提出的这个问题,真正成为了“一个问题”。当你捧起一本书的时候,拷问一下灵魂。
转自:http://www.cnblogs.com/aifish/archive/2009/03/15/1412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