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DPI观察之五:DPI系统和运营商的业务

对于运营商来说,DPI系统的使用显然会为网络发掘很多新的盈利机会。市场部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网络使用情况,如用户使用宽带的习惯、方式等、以这些作为向市场推出新业务的依据。

对网络维护者来说,对网络的一切更透彻的了解能够有助于发现并解决网络性能问题,可更快地发现安全问题、更快地响应,更深入全面的监测功能。

通过部署DPI系统,以增强的可视性和精细的控制来更好理解网络流量变化趋势和容量要求。这样可以更好地规划网络和进行应用层面的网络优化,同时以QoS参数监控为辅助评价手段。

CiscoGadekar指出,运营商刚开始都是因为某个用途部署DPI,后来逐渐扩展到其它功能。他认为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网络使用分析”,这个阶段运营商可以对网络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DPI可以以passive模式部署,而无需串接部署intrusive technology。部署在全局就可以。

第二个阶段是全局流量优化和流量管理。通过提高互动性应用的优先级、降低“带宽杀手级”的优先级。这个阶段,DPI部署在网络边缘,在汇聚设备后面,例如BRAS

第三个阶段,这将是每个运营商的最终目标,可以动态地订制某些业务。需要支持不同的计费模式,业务生成,DPI解决方案一般都会跟AAA服务器、策略服务期、计费服务器紧密集成。这是DPI+PS的阶段。

中国目前DPI的应用是从小一些的运营商开始的,如铁通、长城宽带等,因为这些运营商需要按流量向一线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支付费用,所以有动力部署DPI系统来限制P2P业务,效果也是明显的,通过部署DPI系统,可以节省很多互联费用。

另一个应用DPI的客户群体是教育网,包括CERNET骨干和各个大中学校的校园网,在这些网络应用环境中,P2P业务占据了更多的带宽,教育网的单向按流量收费模式,这些因素将使得教育网领域成为一个主要的DPI产品市场。

总体来讲,中国互联网市场DPI产品的应用动力是对P2P业务的限制,所以会有一线运营商应用晚于二线运营商的情况。目前国内的应用正处在这个阶段,若按ciscoGadekar的三阶段划分,中国DPI系统应用在2007年进入第二个阶段:要求对网络流量协议的全面识别和对重点应用(如P2P)业务的控制。所以,在2007年到2008年,中国运营商需要在不同网络交界点,如不同运营商间NAP点,同一运营商的城域网与省网、省网与国家骨干网交界点部署DPI系统。同时考虑到中国运营商高速链路的现状,2008年底前,国内市场需要高容量的,具备10G POS2.5G POS链路、GE链路的DPI系统,而10GE接口的应用量会少一些。

目前国内外很多厂家都在炒作DPI的概念,通过观察,国外运营商级的DPI系统硬件做的好,整体设备处理一般可以达到接近线速,并可通过多个设备堆栈的方式来解决对路由不对称数据的监控分析,但多支持10GE接口,没有10GE POS接口,这同国内外高速链路区别有关。

而国内的厂家多使用分光器+服务器组的解决方案,支持10G POS2.5 G POS链路,如南京信风、宽广电信等。

国内外应用协议有些区别,而国内DPI厂家在识别上往往是优于国外厂家的,所以,在至今为止的国内市场上,国内厂家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这跟现阶段国内应用需求有关的,主要是对协议的全面识别和少量P2P应用控制。

预测一下,随着国内运营商对DPI系统应用渐渐步入第三阶段,最终将是目前欧美DPI+PS(策略服务器)应用阶段,国外优秀DPI厂家产品将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国内DPI厂家若没有更多的技术优势,其市场将会逐渐萎缩。

DPI+PS的应用阶段,在城域网的每个汇聚节点将会部署具备DPI功能的设备,核心节点将部署高端DPI设备,这种应用需求下,DPI市场将会很大。当前欧美大的运营商一年DPI设备的投资达到数千万美金。

所以,国内目前从事DPI系统研发的厂家应该注意,目前国内需求阶段在于全面的协议识别、重点应用的控制(如P2P),需求的接口主要是高速POS接口,部署的位置将会在不同管理域的网络的交界之处。而在汇聚点中低速(如GE)链路部署的需求会很少。至少在2008年底前,不具备高速POS接口的DPI厂家不会获得太多应用的。

而目前运营商开始热炒的P2P运营的概念,在中国,至少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运营P2P,从技术上需要DPI+PS的配合部署,而国内运营商网络的环境、网元设备的多样性比起国外运营商来说,不是复杂的一点半点。总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从本次通信展上很少的DPI厂家来看,大家其实并不看好国内最近的DPI市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服务器,教育,网络应用,Cisco,p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