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的生命周期

1. 返回栈

 栈这种数据结构特点就是 先进后出 , 管理大部分activity中都是一个栈。新开启的activity进栈,显示在栈顶,点击Back按钮,调用finish(),将activity出栈。

2. activity的 四种状态

    运行状态:activity位于返回栈的栈顶,系统一般不会回收此类activity 

    暂停状态:activity不位于返回栈的栈顶,但是用户可见,比如:对话框窗口不占满屏幕

    停止状态:activity不位于返回栈的栈顶,且完全不可见。如果系统内存不够,还是可能回收此类activity 

    销毁状态:activity从返回栈移除,系统回收此类activity,保证内存充足。

3. activity生存周期 

    Activity类中定义了七个回调方法,覆盖活动的每个生命周期

   1. onCreate()    活动第一次创建时调用,完成初始化操作。eg:加载布局、绑定事件等

   2. onStart()        这个方法在活动由不可见变为可见的时候调用,在 onCreate() 方法之后被调用,或者在 Activity 从 Stop 状态转换为 Active 状态时被调用,一般执行了onStart()      后就执行onResume()

   3. onResume()   这个方法在活动准备好和用户进行交互的时候调用。此时的活动一定位于返回栈的栈顶,并且处于运行状态。 在 Activity 从 Pause 状态转换到 Active 状态时被调用,如果界面上弹出了一个对话框使得activity处于失去焦点不可操作的时候,你再关闭对话框就只调用了onResume(),并没有调用OnStart()

   4. onPause()    这个方法在系统准备去启动或者恢复另一个活动的时候调用。我们通常会在这个方法中将一些消耗 CPU的资源释放掉,以及保存一些关键数据,但这个方法的执行速度 一定要快,不然会影响到新的栈顶活动的使用。 

   5. onStop()    当activity处于完全不可见时调用。它和 onPause()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如果启动的新活动是一个对话框式的活动,那么 onPause()方法会得到执行,而 onStop() 方法并不会执行。 

   6. onDestroy()    activity被销毁前调用,之后活动变为销毁状态。

   7. onRestart()      activity在停止状态,变为运行状态前调用。 

   这七个方法,除了onRestart() ,其余的都是两两相对的。

   1.完整生存期: 在 onCreate()到onDestroy() 之间,onCreate()完成初始化操作,而onDestroy()会完成释放内存操作。

   2.可见生存期: 活动在 onStart() 到 onStop() 之间,此时activity对于用户是可见的,虽然可能无法交互,利用onStart()方法中对资源进行加载, 而在onStop()方法中对资源进行释放,从而保证处于停止状态的活动不会占用过多内存。

   3.前台生存期: 在 onResume()方法和 onPause()方法之间所经历的,此时,activity可见,且可以和用户进行交互。用户接触到最多就是这个状态下的活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activity生存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