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魏武挥的文章《从方舟子炮打唐骏说开去 》,看到 “在气压为0的情况下,水到100度会沸腾,就是一种科学的表达方法”……无语了。更无语的是,“什么是科学” 这段,里面对科学的理解是错误的。
到底什么是科学呢?
早先人们认为太阳围着地球转。它能够简单的解释太阳的东升西落,很长时间都没什么问题,直到人们通过望远镜观察宇宙,发现一些现象不能用它来解释,于是发展出日心说,摈弃了地心说。再后来发现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于是日心说也得到修正。
科学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它的作用不是创立学说发现事实,它的作用是帮助人们放弃错误的旧理论、接受新理论。 我们看到的各种实验、计算、仪器、理论,它们都不是科学本身,科学本身是一种态度。什么态度?承认错误的态度。
在科学的态度下,要想成立一个学说是非常困难的。首先它必须能够解释其涵盖范围内所观察到的一切现象,不能有任何反例;其次,任何理论很难永远成立,因为你不知道在将来是否会突然出现违背该理论的现象。只要出现一个,这个理论就只能被认为是错误的。当然,新的现象也不是那么轻易认定的,需要反复试验,确定能够将其重现,这才能被承认。
猜想也是科学的一部分。例如黑洞,这是从相对论中推导出来的一种天体,但同时相对论告诉我们它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所以尽管发现不少疑似黑洞的存在,但黑洞本身仍然是一个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尽管我们所有能够计算的数字都符合它,但是只要没有严格的推导来证明,它就是一个猜想,因为谁也无法预料将来某一天突然出现一个数字不符合哥德巴赫猜想,这时哥德巴赫猜想就只能被丢弃了。
丢弃错误的理论并不可怕,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总是会有一个新的理论带代替它或继承它继续走下去。
这就是科学。科学的本质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理论或工具之类的。科学本身不能用来解释什么,但只有秉承科学的态度,人类对宇宙和自身的认知才会不断进步。
“可证伪、可重复、自身无矛盾” 这三点,是对所有理论的基本要求。达不到这个要求,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
那么迷信是什么?迷信是科学的对立面,是同科学截然相反的态度:明知道某种理论有很多现象无法解释,却不肯放弃。
迷信的原因有两种,首先是懒惰,不愿意去探求;其次是对到手的名望、利益的留恋,不愿意放弃它们,甚至不惜打压新理论的创立者。
最后谈一谈哲学。哲学不是科学的对立面,而是自然科学(这里 “自然科学” 指的是一种理论体系)的前身。古希腊人思考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提出各种不同的理论,有人说是火,有人说是气,有人说是水,等等。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哲人们开始尝试做实验,渐渐发展出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