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一一部精密灵巧的机器--------------教案反思

 
    哲学家难以回答“人是什么”,美学家难以回答“美是什么”,生物学家也难以回答“生命是什么”生命(life)是什么?或者说生命与非生命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这是生命科学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我作为一个自然学科老师所应该带领学生应去感受的课题。
     鉴于这个目的,我特地学习了《生命科学导论》,同时根据活动设计,骤然发觉人类对生命的共同特征,正如贝尔纳(Bernard,1813-1878)中论述了的生命的5种特征:组织、繁殖、营养、生长以及对疾病和死亡的敏感性的研究一直都未曾断开过,而在7-13岁小学教育中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人体的组织这样一个切入点讨论,因为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最经常遇到的如手被树枝划破就是一个生命科学中多个问题的集合点,首先其涉及到皮肤组织的破裂、细胞体系中白血球发挥作用,以及由于人感受到痛这一生物现象就是由将划破这一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接着由大脑发响应,这同样也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分支。这些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举不胜举的例子应该获得分解和引导,也许现在所关心或许只是人体结构方面的知识,但是它却衍射出学生认识自身结构的第一步,从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到生命延续的本质-遗传与变异甚或生命中的神经系统以及生命中的生态系统,这些过程都是简单的了解自身周围的自然现象而导出的。
     所以从这份活动设计,虽然是单纯的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但又不是肤浅或者说传授知识式的给答案,而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找寻生命奥秘的大门的钥匙,探索其未知领域,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吸收知识的媒介从纸质媒介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点燃学生大脑思考的“普罗米修斯”,鼓励学生加强自我突破,自我学习的精神,这也是我—一个有30多年工龄的老教师对教学初衷的理解和体会。
     同时我也不会忽视人体结构在其他学科的触类旁通,甚至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作用,从这点我会尽量从网络以及书城引来伯里蔓的人体结构绘画之类的,让学生从多个侧面,如美学以及素描来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所带来的视觉感官享受,可见小小一堂自然课包含着众多人类关心,学生成长需要的课题,作为带领学生,我更会深刻体会到自然学科的重要性,而不会把它作为一门普通的辅助新学科教学,这样才能整正上好这样一堂生动的学科,而不是填鸭式教育。
     最后,这个活动的结尾也会涉及学生自己动手绘画人体骨骼这样一个过程,其动手实践的目的不言而喻,我相信这样的方式也深收学生的喜欢,君不知这种方式是学生了解未知事物最直接的方式?此乃人类的好奇心“作祟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体———一一部精密灵巧的机器--------------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