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vector的数据安排以及操作方式,与array非常相似。两者的唯一区别在于空间的运用的灵活性。array是静态空间,一旦配置了就不能改变;要换个大(或小)一点的房子,可以,一切琐细都得由客户端自己来:首先配置一块新空间,然后将元素从旧址一一搬往新址,再把原来的空间释还给系统。vector是动态空间,随着元素的加入,它的内部机制会自行扩充空间以容纳新元素。因此,vector的运用对于内存的合理利用与运用的灵活性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再也不必因为害怕空间不足而一开始要求一个大块头的array了,我们可以安心使用array,吃多少用多少。
vector的实现技术,关键在于其对大小的控制以及重新配置时的数据移动效率。一旦vector的旧有空间满载,如果客户端每新增一个元素,vector的内部只是扩充一个元素的空间,实为不智。因为所谓扩充空间(不论多大),一如稍早所说,是” 配置新空间/数据移动/释还旧空间 “的大工程,时间成本很高,应该加入某种未雨绸缪的考虑。稍后我们便可看到SGI vector的空间配置策略了。
另外,由于 vector维护的是一个连续线性空间,所以vector支持随机存取 。
注意:vector动态增加大小时,并不是在原空间之后持续新空间(因为无法保证原空间之后尚有可供配置的空间),而是以原大小的两倍另外配置一块较大的空间,然后将原内容拷贝过来,然后才开始在原内容之后构造新元素,并释放原空间。因此, 对vector的任何操作,一旦引起空间重新配置,指向原vector的所有迭代器就都失效了 。这是程序员易犯的一个错误,务需小心。
参考答案:
void shuffle(int cards[],int n){
if(cards==NULL)
return ;
srand(time(0)); //重置随机数种子,以当前时间为参数。
for(int i=0;i
参考答案:
找出前3名最少需要7场就可以确定。首先我们将25匹⻢马分成5组,分别为ABCDE,5组分别进行比赛决出各小组名次;接着让各小组第一进行比赛决出冠军,我们假设各小组第一分别是A1, B1, C1, D1, E1,并且速度A1 > B1 > C1 > D1 > E1;接着2,3名可以在一场比赛内决出,分别由A2, A3, B1, B2, C1参赛;这样总共进行了5 + 1 + 1 = 7场; 找出前5名的思路和这个类似。
参考答案
内存足够的情况:
可以使⽤用类似quick sort的思想进行,均摊复杂度为O(n),算法思想如下:
• 随机选取一个元素,将比它小的元素放在它左边,比它大的元素放在右边
• 如果它恰好在中位数的位置,那么它就是中位数,可以直接返回
• 如果小于它的数超过一半,那么中位数一定在左半边,递归到左边处理
• 否则,中位数一定在右半边,根据左半边的元素个数计算出中位数是右半边的第几大,然后递归 到右半边处理
内存不⾜足的情况:
方法⼀:⼆分法
思路:一个重要的线索是,这些数都是整数。整数就有范围了,32位系统中就是[-2^32, 2^32- 1], 有了范围我们就可以对这个范围进行二分,然后找有多少个数⼩于Mid,多少数大于mid,然后递归, 和基于quicksort思想的第k大⽅方法类似
方法二:
分桶法 思路:化大为小,把所有数划分到各个小区间,把每个数映射到对应的区间⾥里,对每个区间中数的 个数进行计数,数一遍各个区间,看看中位数落在哪个区间,若够小,使⽤用基于内存的算法,否则 继续划分
参考答案
智能指针是一种资源管理类,通过对原始指针进行封装,在资源管理对象进行析构时对指针指向的内存进行释放;通常使用引用计数方式进行管理,一个基本实现如下:
class Object;
class SmartPointer;
class Counter{
friend class SmartPointer;
public:
Counter(){
ptr = NULL;
cnt = 0;
}
Counter(Object* p){
ptr = p;
cnt = 1;
}
~Counter(){
delete ptr;
}
private:
Object* ptr;
int cnt;
};
class SmartPointer{
public:
SmartPointer(Object* p){
ptr_counter = new Counter(p);
}
SmartPointer(const SmartPointer &sp){
ptr_counter = sp.ptr_counter;
++ptr_count->cnt;
}
SmartPointer& operator=(const SmartPointer &sp){
++sp.ptr_counter->cnt;
--ptr_counter->cnt;
if (ptr_counter->cnt == 0){
delete ptr_counter;
}
ptr_counter = sp.ptr_counter;
}
~SmartPointer(){
--ptr_counter->cnt;
if (ptr_counter->cnt == 0){
delete ptr_counter;
}
}
private:
Counter* ptr_counter;
};
如果有两个或者以上的对象,它们彼此引用,就会造成循环引用。如下面的例子
class Node {
Node next ;
}
Node a = new Node ();
Node b = new Node ();
a . next = b ;
b . next = a ;
代码中,a对象引用了b对象,b对象也引用了a对象,这种情况下a对象和b对象就形成了循环引用。
引用计数是一种垃圾回收的形式,每一个对象都会有一个计数来记录有多少指向它的引用。其引用计数会变换如下面的场景
• 当对象增加一个引用,比如赋值给变量,属性或者传入一个方法,引用计数执行加1运算。
• 当对象减少一个引用,比如变量离开作用域,属性被赋值为另一个对象引用,属性所在的对象被回收或者之前传入参数的方法返回,引用计数执行减1操作。
• 当引用计数变为0,代表该对象不被引用,可以标记成垃圾进行回收。
实际上单纯的基于引用计数实现的计数器无法处理循环引用带来的问题。
CPython的垃圾回收就是采用引用计数,采用引用计数的主垃圾回收器会清理垃圾,对于那些因为循环引用无法清理的对象,CPython会不时启动一个辅助的基于引用遍历的垃圾回收器来清理它们。
垃圾回收器从被称为GC Roots的点开始遍历遍历对象,凡是可以达到的点都会标记为存活,堆中不可到达的对象都会标记成垃圾,然后被清理掉。
• 类,由系统类加载器加载的类。这些类从不会被卸载,它们可以通过静态属性的方式持有对象的引用。注意,一般情况下由自定义的类加载器加载的类不能成为GC Roots
• 线程,存活的线程
• Java方法栈中的局部变量或者参数
• JNI方法栈中的局部变量或者参数
• JNI全局引用
• 用做同步监控的对象
• 被JVM持有的对象,这些对象由于特殊的目的不被GC回收。这些对象可能是系统的类加载器,一些重要的异常处理类,一些为处理异常预留的对象,以及一些正在执行类加载的自定义的类加载器。但是具体有哪些前面提到的对象依赖于具体的JVM实现。
基于引用对象遍历的垃圾回收器可以处理循环引用,只要是涉及到的对象不能从GC Roots强引用可到达,垃圾回收器都会进行清理来释放内存。
基于引用计数的垃圾回收器无法处理循环引用导致的内存泄露问题,但是其在主流的JVM中很少,几乎所有的JVM都是采用引用对象遍历的方法,垃圾回收器都会处理循环引用潜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
在C++之后,下面的实现是个线程安全的单例模式实现: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Singleton(const Singleton &s);
Singleton& operator=(const Singleton &s);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struct A {
char a;
char b;
char c;
};
struct B {
int a;
char b;
short c;
};
struct C {
char b;
int a;
short c;
};
#pragma pack(2)
struct D {
char b;
int a;
short c;
};
参考答案:
3,8,12,8
参考答案:
本质:引用是别名,指针是地址,具体的:
• 指针可以在运行时改变其所指向的值,引用一旦和某个对象绑定就不再改变
• 从内存上看,指针会分配内存区域,而引用不会,它仅仅是一个别名
• 在参数传递时,引⽤用会做类型检查,而指针不会
• 引用不能为空,指针可以为空
参考答案:
本质:define只是字符串替换,const参与编译运行,具体的:
• define不会做类型检查,const拥有类型,会执行相应的类型检查
• define仅仅是宏替换,不占⽤用内存,⽽而const会占用内存
• const内存效率更高,编译器通常将const变量保存在符号表中,而不会分配存储空间,这使得它成 为一个编译期间的常量,没有存储和读取的操作
参考答案:
本质:define只是字符串替换,inline由编译器控制,具体的:
• define只是简单的宏替换,通常会产生二义性;而inline会真正地编译到代码中
• inline函数是否展开由编译器决定,有时候当函数太大时,编译器可能选择不展开相应的函数
参考答案:
1,malloc与free是C++/C语言的标准库函数,new/delete是C++的运算符。它们都可用于申请动态内存和释放内存。
2,对于非内部数据类型的对象而言,光用maloc/free无法满足动态对象的要求。对象在创建的同时要自动执行构造函数,对象在消亡之前要自动执行析构函数。由于malloc/free是库函数而不是运算符,不在编译器控制权限之内,不能够把执行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任务强加于malloc/free。
3,因此C++语言需要一个能完成动态内存分配和初始化工作的运算符new,以一个能完成清理与释放内存工作的运算符delete。注意new/delete不是库函数。
4,C++程序经常要调用C函数,而C程序只能用malloc/free管理动态内存。
5、new可以认为是malloc加构造函数的执行。new出来的指针是直接带类型信息的。而malloc返回的都是void指针。
参考答案:
1、隐藏:当同时编译多个文件时,所有未加static前缀的全局变量和函数都具有全局可见性。
static可以用作函数和变量的前缀,对于函数来讲,static的作用仅限于隐藏.
2、static的第二个作用是保持变量内容的持久:存储在静态数据区的变量会在程序刚开始运行时就完成初始化,也是唯一的一次初始化。
共有两种变量存储在静态存储区:全局变量和static变量,只不过和全局变量比起来,static可以控制变量的可见范围,
说到底static还是用来隐藏的。虽然这种用法不常见
3、static的第三个作用是默认初始化为0(static变量)
4、C++中的作用
1)不能将静态成员函数定义为虚函数。
2)静态数据成员是静态存储的,所以必须对它进行初始化。 (程序员手动初始化,否则编译时一般不会报错,但是在Link时会报错误)
3)静态数据成员在<定义或说明>时前面加关键字static。
参考答案:
• 修饰变量
• 修饰成员函数,表示该成员函数不会修改成员变量
参考答案:
否,因为static表⽰示该函数为静态成员函数,为类所有;而const是用于修饰成员函数的,两者相矛盾
const int* ptr;
int const* ptr;
int* const ptr;
参考答案:
前两个代表指向const变量的指针,即指针所指向的对象是const的,不能使用指针修改;最后一个代表const指针,即指针本身是const的,不能指向其他地址
参考答案
• reinterpret_cast: 转换一个指针为其它类型的指针。它也允许从一个指针转换为整数类型,反之亦 然. 这个操作符能够在非相关的类型之间转换. 操作结果只是简单的从一个指针到别的指针的值的 二进制拷贝. 在类型之间指向的内容不做任何类型的检查和转换?
class A{};
class B{};
A* a = new A;
B* b = reinterpret_cast(a);
• static_cast: 允许执行任意的隐式转换和相反转换动作(即使它是不允许隐式的),例如:应用到类 的指针上, 意思是说它允许子类类型的指针转换为父类类型的指针(这是一个有效的隐式转换), 同 时, 也能够执行相反动作: 转换父类为它的子类
class Base {};
class Derive:public Base{};
Base* a = new Base;
Derive *b = static_cast(a);
• dynamic_cast: 只用于对象的指针和引用. 当用于多态类型时,它允许任意的隐式类型转换以及相 反过程. 不过,与static_cast不同,在后一种情况里(注:即隐式转换的相反过程),dynamic_cast 会检查操作是否有效. 也就是说, 它会检查转换是否会返回一个被请求的有效的完整对象。检测在 运行时进行. 如果被转换的指针不是一个被请求的有效完整的对象指针,返回值为NULL. 对于引用 类型,会抛出bad_cast异常
• const_cast: 这个转换类型操纵传递对象的const属性,或者是设置或者是移除,例如:
class C{};
const C* a = new C;
C *b = const_cast(a);
class Base{
public:
virtual void Print() const{
cout << "Print in Base" << endl;
}
};
class Derive::public base
{
public:
void Print() const{
cout << "Print in Derive" << endl;
}
};
void Print(const Base* base){
base->Print();
}
int main(){
Base b;
Derive d;
print(&b);
print(&d);
return 0;
}
class Base{
public:
void Print() const{
cout << "Print in Base" << endl;
}
};
class Derive::public base
{
public:
void Print() const{
cout << "Print in Derive" << endl;
}
};
void Print(const Base* base){
base->Print();
}
int main(){
Base b;
Derive d;
print(&b);
print(&d);
return 0;
}
参考答案:
考察对虚函数的基本理解
第一个:Print in Base, Print in Derive
第二个:Print in Base, Print in Base
参考答案:
要点是要答出虚函数表和虚函数表指针的作用。
C++中虚函数使用虚函数表和 虚函数表指针实现,虚函数表是一个类的虚函数的地址表,用于索引类本身以及父类的虚函数的地 址,假如子类的虚函数重写了父类的虚函数,则对应在虚函数表中会把对应的虚函数替换为子类的 虚函数的地址;虚函数表指针存在于每个对象中(通常出于效率考虑,会放在对象的开始地址处), 它指向对象所在类的虚函数表的地址;在多继承环境下,会存在多个虚函数表指针,分别指向对应不同基类的虚函数表。
参考答案:
访问普通成员函数更快,因为普通成员函数的地址在编译阶段就已确定,因此在访问时直接调 用对应地址的函数,而虚函数在调用时,需要首先在虚函数表中寻找虚函数所在地址,因此相比普 通成员函数速度要慢一些
参考答案:
若存在类继承关系并且析构函数中需要析构某些资源时,析构函数需要是虚函数,否则当使用父类指针指向子类对象,在delete时只会调用父类的析构函数,而不能调用子类的析构函数,造成内存泄露等问题
参考答案:
都不可以。内联函数需要在编译阶段展开,而虚函数是运行时动态绑定的,编译时无法展开; 构造函数在进行调用时还不存在父类和子类的概念,父类只会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子类调用子类 的,因此不存在动态绑定的概念;静态成员函数是以类为单位的函数,与具体对象无关,虚函数是 与对象动态绑定的,因此是两个不冲突的概念;
参考答案:
可以,但是没有动态绑定的效果,父类构造函数中调用的仍然是父类版本的函数,子类中调用的仍然是子类版本的函数
参考答案:
虚继承用于解决多继承条件下的菱形继承问题,底层实现原理与编译器相关,一般通过虚基类 指针实现,即各对象中只保存一份父类的对象,多继承时通过虚基类指针引用该公共对象,从而避 免菱形继承中的二义性问题。
参考答案:
挨个按一遍。思路是每个灯只会被3个位置改变状态,挨个按一遍恰好每个位置被改变了奇数次状态
参考答案:
num[n] = num[n - 1] + n 思路:第n条直线总能和前⾯面n-1条直线形成n-1个交点,将第n条直线 分成n份,每一份会多分出一个平⾯面;num[n] = 1 + n*(n+1)/2;
参考答案:
显然,当这n个平面满足以下条件时,所分割的部分数是最多的。
1、 这n个平面两两相交;
2、 没有三个以上的平面交于一点;
3、 这n个平面的交线任两条都不平行。
对于一般情况一下子不易考虑,我们不妨试着从简单的,特殊的情况入手来寻找规律。设n个 平面分空间的部分数为 an,易知 当n=1时,an=2 ; 当n=2时,an=4 当n=3时,an=8 当n=4 时,情况有些复杂,我们以一个四面体为模型来观察,可知an=15 ; 从以上几种情况,很难找出一个一般性的规律,而且当n的值继续增大时,情况更复杂,看来这样不行。那么,我们把问题在进一步简单化,将空间问题退化到平面问题:n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割成多少个部分?(这n条直线中,任两条不平行,任三条不交于同一点),设n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割成 bn个部分,那么 当n=1,2,3时,易知平面最多被分为2,4,7个部分。 当n=k 时,设 k条直线将平面分成了 bk个部分,接着当添加上第k+1 条直线时,这条直线与前k 条直线相交有 k个交点,这 k个交点将第 k+1条直线分割成k段,而每一段将它所在的区域一分为二,从而增加了K+1 个区域,故得递推关系式 b(k+1)=b(k)+(k+1) ,即 b(k+1)-b(k)=k+1 显然当k=1 时, b(1) =2,当k=1,2,3…..n-1 时,我们得到 个式子: b(2)-b(1)=2; b(3)-b(2)=3; b(4)-b(3)=4; b(5)-b(4)=5; …… b(n)-b(n-1)=n; 将这 n-1个式子相加,得 b(n)=1/2*(n^2+n+2),即n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割成1/2*(n^2+n+2) 个部分。 我们来归纳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从简单情形入手,确定b(k) 与b(k+1)的递推关系,最后得出结论。 现在,我们回到原问题,用刚才的思路来解决空间的问题,设k个平面将空间分割成a(k)个部分,再添加上第k+1个平面,这个平面与前k个平面相交有k条交线,这k条交线,任意三条不共点,任意两条不平行,因此这第k+1个平面就被这k条直线分割成b(k)个部分。 而这b(k)个部分平面中的每一个,都把它所通过的那一部分空间分割成两个较小的空间。所以,添加上这第k+1个平面后就把原有的空间数增加了b(k)个部分。由此的递推关系式 a(k+1)=a(k)+b(k), 即 a(k-1)-a(k)=b(k) 当k=1,2,3……..n-1时,我们得到如下n-1个关系式 a(2)-a(1)=b(1); a(3)-a(2)=b(2); …… a(n)-a(n-1)=b(n-1); 将这n-1个式子相加,得 a(n)=a(1)+(b(1)+b(2)+b(3)+…….+b(n-1)) 因为 b(n)= 1/2*(n^2+n+2),a(1)=2 所以 a(n)=2+{1/2*(1^2+1+2)+(2^2+2+2)+(3^2+3+2)+……..+((n-1^2)+(n-1)+2)} =(n^3+5*n+6)/6 问题的解:由上述分析和推导可知,n个平面最多可将平面分割成 =(n^3+5*n+6)/6
参考答案:
答案合理即可,下面是一个参考:
while (!at_other_robot_start())
move_right(1);
while (true)
move_right(2)
参考答案:
方程法,无人出局条件下,每个人最多送3次助攻,
设a个胜者,b个败者: 7a <= 3n + b; a + b = n;
参考答案:
动态规划方法
100层楼2个鸡蛋:f[n] = min(1 + max(i - 1, f[n - i])) i = 1……n
n层楼m个鸡蛋:f[i, 0] = 0; f[n,m] = min(1 + max(f[i - 1, m - 1], f[n - i, m]) i = 1…n
参考答案:
线性扫描一遍,两两比较,每次比较都会排出一个人:若a认识b,则a一定不是明星;若a不认 识b,则b一定不是明星;n很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分布式方法,每个机器处理一部分数据,最后每个 机器选出一个候选,归并
参考答案:
看奇数位的数的和以及偶数位的数的和哪个大,若奇数位的大选第一个,否则选最后面的(这里假设奇数位和偶数位的和不同)若出现相同,可以采用动态规划的思路来做
参考答案:
用甲乙两根绳.先同时点燃甲的两端以及乙的一端,当甲烧完后过去了30分钟,因为是两头烧,所以就是30分钟.而乙已经烧了30分钟,还有30分钟的量,此时再点燃乙的另一端.双管齐下,剩下的30分钟只烧了15分钟,加上一开始已经烧了30分钟,共45分钟
参考答案:
100个囚犯从前往后坐成一列。坐在最后面的那个囚犯能够看到其余99个囚犯,坐在最前面的那个囚犯啥也看不见。看守给每个囚犯戴上一顶黑色的或者白色的帽子。然后,看守会从后往前依次叫这些囚犯猜测自己头顶上的帽子的颜色。如果哪个囚犯猜对了,他就自由了。坐在前面的每一个囚犯都可以听到后面的囚犯的猜测。如果这100个囚犯事先可以商量好一种策略,那么最理想的策略是什么?
囚犯们可以乱猜一通,最坏情况下所有人都猜错,平均下来则会有50个人猜对。这个题有趣的地方就在于,100个囚犯事先可以商量一种策略,也就是说坐在后面的囚犯可以用他的猜测给坐在前面的囚犯透露一些信息。很显然,坐在最后面的囚犯是不可能保证自己猜对的,他猜黑猜白都只有一半的几率猜对,似乎没什么区别;但囚犯可以事先约定好一种暗号,即最后一个囚犯猜黑表示什么意思,猜白表示什么意思。比如,最后一个囚犯可以猜测和他前面的囚犯的帽子一样的颜色,这就相当于用他的猜测告诉了他前面那个囚犯该猜什么,于是坐倒数第二的囚犯可以保证被释放;此时,坐在倒数第三个位置上的囚犯面对与刚才坐最后的囚犯相同的处境,他同样可以用他的猜测提示出他前面那个人的帽子颜色。这样下去,可以保证至少50个人猜对,平均情况则有75个人猜对。这不是最佳的策略。
不可思议的是,最佳策略可以保证,除了坐在最后面的囚犯以外,其余99个囚犯都能猜对。你能想出这样的策略是什么吗?继续看下去前不妨先想一下。
前面那种策略的问题在于,坐在最后面的那个人透露出的信息不多。他完全可以透露出与全局相关的一些信息,因此以后所有的人都可以用这条信息。比如,他可以数一数他前面99个人一共有多少顶白帽子,并约定他猜“黑”表示他前面共有偶数顶白帽,他猜“白”表示他前面共有奇数顶白帽。坐倒数第二的那个人也数一数他前面98个人的白帽子个数:如果他数出来的个数与先前透露出的个数一奇一偶,则他自己肯定戴的是白帽子;如果他数出来的和先前透露的结果奇偶性相同,则他自己戴的肯定是黑帽子。这样,坐倒数第二的保证可以猜对了。那接下来咋办呢?不要忘了,其他囚犯能听到刚才那人猜的是什么,并且知道他的猜测保证是对的。这相当于每个人不仅能看到坐他前面的所有人的帽子颜色,还知道他背后那些人的帽子颜色,结合最初的那个奇偶性信息,接下来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猜出自己脑袋上的帽子颜色。这样下去,至少99个囚犯可以保证被释放。这种策略显然是最佳的,不可能再有什么策略能保证所有人都被释放,因为至少坐最后的那个人不可能保证自己猜对。
参考答案:
每个位置i以(m - k)/(n - i + 1)的概率决定当前数是否选,k为前面已经抽出的数的个数
蓄水池采样法
参考答案:
将两个0,1随机生成器级联,每次产生两个数,则可能的结果有(0,0), (0,1), (1,0), (1,1),分别映 射到0, 1, 2, 3即可
两个rand7可以产生49种可能,扔掉后面的4种,保留前45个,并平均分成9份,每次产生一个结果时,假如没落在对应区间中就扔掉,否则根据落在哪个区间判断是0–8中哪个
参考答案:
将两枚硬币级联,只保留“正反”,“反正”两种结果,其他两种结果扔掉
参考答案:
P(B) = 1/2*P(A); P(C) = 1/4 * P(A); P(A) + P(B) + P(C) = 1;
得P(A) = 4/7, P(B) = 2/7, P(C)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