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1 张大庆老师经验分享

张大庆
北大软工所的教授
迈向毫米级的WiFi无接触行为感知:理论与应用

1、介绍Dina Katabi讲座
2、Wifi强度不随距离均匀递减(有波动)
3、从无线通讯到无线感知,多路径信号(直射、反射、衍射),最终是一个叠加
4、当人在做动作时,信号也在发生变化,由信号变化反演出动作
5、RSSI通过接受信号强度来判断距离->信号不单调,不准确
6、CSI将RSSI进行分解,得到多个载波,各个载波具有规律
7、基于CSI的工作:手势、运动(清华)、人数、键盘(南大)、嘴型(港科),都是人的活动与无线信号之间的关系(机器学习拟合)
8、北大的工作:

  • motivation:采样难、训练准确率不高,缺乏机理理解(理论基础、感知边界)
  • purpose:基本原理、感知极限,组细粒度的行为识别和室内定位应用统一,菲涅耳区模型刻画无线电波
    9、具体细节(不是这个方向,听不懂hhh),Fresnel Zone分区然后动作会对反射波产生影响,不同分区位置影响效果不同
    10、应用:跌倒检测、室内方向、室内定位
    11、未来工作:多个动态物体、LOS不存在、多路径下的RF传播模型
    12、信号处理技术:应用->实用
    13、不需要训练和学习的WiFi感知

1、普适计算、情境感知(智能空间、社群情境、无接触行为与环境感知)(简而言之就是一切全自动)
2、领域专家Mark Weiser,未来的计算机 “最厉害的是那些消失的技术,因为它们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了”
3、赋予计算机智能——理解环境context aware
4、Active badge, Aware home, EasyLiving, CoolTown, Oxygen, The Gator Smart House
5、Definition,Modeling,Aware
6、Elderly Care,Smart City,Mobile Applications and Interaction
7、数字足迹
8、SCC框架
9、总结:

  • 有兴趣和热情
  • 选新兴的,还没有充分研究的领域和方向(交叉方向)
  • 选择前沿研究团队
  • 选择最基础、最重要的研究问题
  • 全力以赴
  • 熟悉其他团队在做什么、怎么做
  • 勤读勤思考
  • 多接触,深挖

你可能感兴趣的:(讲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