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虎部落
东北是个多民族地区,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很多古老的民族都起源于东北,除了大响当当的大清王朝以外,其中有一支最古老的民族,那就是巴尔虎部落, 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草原地区,巴尔虎虽然是蒙古族的一支,但是要比蒙古族的历史还早,在蒙古族统一之前,巴尔虎的各种古称已经见诸于各种史籍了,在《隋书》里称之为“拔野固”,在《新唐书》和《旧唐书》里称为“拔野古”和“拔也古”等。在《元史》、《蒙古秘史》和《史集》里称之为“八儿浑”、“八儿忽”和“巴尔忽惕”等。巴尔虎在明代及北元时被称为“巴尔户”、“巴尔古”、“巴儿勿”、“把儿护”、“巴尔郭”等,巴尔虎在中国的各民族中属于弱势民族,人数很少,但是能在优胜劣汰的历史长河中延续下来可谓是个奇迹,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美好的愿望,这是支撑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所以流传在每一个民族的的各自传说不仅仅成为一种文化,更是这个民族的信仰。在巴尔虎民族中,美丽的白天鹅被认为是部族的始祖母,在远古时期,有一个名叫巴尔虎代巴特尔的猎人,他在贝加尔湖畔茂密的原始大森林里过着狩猎生活。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像往常一样沿着贝加尔湖畔去打猎,却意外的发现澄澈的湖水中有7个美丽的女子在洗澡,她们的衣裳就放在湖岸的一块石头上。巴尔虎代巴特尔趁她们尽情戏水的时候,悄悄拿起一身衣裳藏了起来。绝色少女们洗完澡穿上了各自的衣裳,立刻变成了雪白雪白的天鹅。最小的少女眼看着姐姐们都飞上了天空,焦急的流下了眼泪,丢了衣裳的她没办法变回原来的样子了,巴尔虎代巴特尔走出来安慰她,并把她带回丛林深处的家中,后来,她就成了他的妻子,日子过的十分美满。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他们生育了11个男孩。这11个男孩长大后,各自成了家,他们的后代,繁衍成巴尔虎最初的11个姓氏。巴尔虎人是巴尔虎代巴特尔与白天鹅变成的妻子的后代这个优美的传说一直保留在巴尔虎人和他们的近亲布里亚特人的记忆中世代相传。贝加尔湖是巴尔虎人的历史摇篮。巴尔虎人在贝加尔湖畔度过了它的童年时期,因此贝加尔湖也就成了巴尔虎人世代难忘的故乡。
贝加尔湖原属于中国的领地,清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划分中俄边界的时候,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标志着中国最终与贝加尔湖永远的分离。其实早在七千年前肃慎族就生活在贝加尔湖周边,肃慎族是满足的祖先,周武王时,肃慎贡“楛矢石砮”,臣服于周。商、周时分而于我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大体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域。 在远古时期的巴尔虎人的心中,贝加尔湖是可以孕育万物的圣湖。在这个神话中,鸟类参与了创造人类的伟大活动。从而,天鹅被巴尔虎人认定是部族的始祖母。
寻求巴尔虎人的踪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巴尔虎人尊崇自己的信仰,繁衍生息,其艰苦与磨难也印证了其他民族的发展道路。巴尔虎人原是丁零联合体中的一支,所谓“丁零”据俄罗斯著名考古学家伯恩斯坦著作《柯尔克孜及柯尔克孜斯坦的历史》一书中描述:丁零人最早的源头是南西伯利亚米努辛斯克盆地的阿凡那羡沃人(Afannasvo culture)是黑海库尔干文化在公园前3000年迁徙到西伯利亚的产物。后世的卡拉苏克文化、塔加尔文化以及塔施提克文化,都是丁零人的代称。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段连勤在《丁零高车与敕勒》一书中也认为,商周时的鬼方、汉晋时的丁零、与隋唐时期的铁勒,都是古代中原人对同一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呼。因为丁零人善于制作和普遍使用高轮大车,故晋以后的中原人又称丁零为“高车”。丁零人所以普遍使用高车,是因为原驻牧地草茂而高,积雪深厚,且多沼泽。在这种地区使用高轮大车,可以减少阻力,顺利通行。现今在呼伦贝尔盟巴尔虎三旗还保留着使用高轮大车的习惯,当地人称之为“勒勒车”或“大毂轮车”。丁零人是最早参与部落联盟的民族,丁零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与匈奴同时兴起,游牧于北海(贝加尔湖)一带,在匈奴以北,是中国古代北方最边缘的一个游牧部族。匈奴日益壮大后,在先后征服四邻很多氏族部落的同时,曾向北征服丁零,并将丁玲族游牧的北海作为流放俘虏的地方,西汉的使臣郭吉、苏武都曾被流放到这里。三国时期,部分丁零人向西迁移,到达伊梨河流域和阿尔泰山一带。汉末魏晋时期(公元3~4世纪)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南移,丁零族也纷纷入塞。
丁零在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后1世纪300年间,曾不断与匈奴展开斗争,力图摆脱匈奴的统治。在公元4世纪前虽然有一部分丁零迁往别处,但大部分仍然留在漠北草原上,他们不仅是丁零的主体,而且在匈奴国家瓦解和鲜卑人退出蒙古草原后,还是蒙古草原历史舞台的主角。这些迁入蒙古草原的丁零部落,经过同草原上匈奴余众和拓跋鲜卑人的相互融合之后,从4世纪起又称高车、铁勒等。到了十六国时期的高车,从北朝末年起,又称为“铁勒”。到隋唐时期,史籍均用此称谓。
在柔然汗国和拓跋魏统治时期,高车由氏族部落发展为部落联盟的过程废止了,高车各氏族部落的离散情况十分严重。在这一时期,高车诸部又退回到了主要由氏族组成的社会。大约北朝末年起,随着高车经济的缓慢恢复和发展,高车诸部各氏族间的联系又加强了。突厥汗国统治时期,由于突厥汗国实施的是奴隶制统治,其残暴的统治手段引起了铁勒诸部人民强烈的反抗斗争。公元627年,蒙古草原盛夏降霜“草木不生,枯地千里”,冬又“大雪,平地数尺,羊马多死,民大饥”,瘟疫在草原上蔓延,人民“病疫饥谨,殒丧者多,暴骸中原,前后相属”与此同时,对突厥贵族怀有深仇大恨的漠北铁勒诸民族,发动了反对突厥汗国的大规模起义。《新唐书回鹘传》记载:韦纥乃并仆骨、同罗、拨野古叛去,自为俟斤。铁勒诸部很快组成了以薛延驼部酋长夷男为首的起义大联盟占据了漠北。公元629年,九姓铁勒中的拨野古、仆骨等“并来朝”拨野古等部酋帅9月至唐朝晋见,唐太宗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进一步巩固了以薛延驼为首的铁勒大联盟,宣布了薛延驼汗国的成立。
拨野古的军队在薛延驼军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支撑薛延驼汗国的一支重要力量。薛延驼汗国对铁勒各部的统治,实行的是“分地”制度。拨野古的分地在“独乐河北,靠近骨利干的地方,在仆骨东境”……大约地点在贝加尔湖以南、克鲁伦河流域及贝尔湖一带。
公元646年,薛延驼汗国瓦解。散处漠北的铁勒诸部纷纷向唐太宗纳贡要求“内属”。公元467年,唐太宗诏令在漠北设置元都府和七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置拨野古部为“幽陵都督府”,幽陵都督府就是唐羁縻都督府。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以铁勒拔野古部置,属燕然都护府。约在今俄罗斯、蒙古国鄂嫩河以东及蒙古国克鲁伦河南北地区。永淳、垂拱时突厥、铁勒相继叛唐后,内迁于夏州迤北河套内地。属安北都护府。(今呼伦贝尔市境内)。公元660年以后,拨野古等漠北铁勒公开参加反唐斗争。
公元684年,漠北草原连续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旱“野皆车地,少有生草,以此羊马死耗,十至七八”铁勒人民大批被饿死。
在后突厥汗国时期,漠北铁勒大部分又重新沦入突厥奴隶主的统治之下。后来,随着突厥汗国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终于又爆发了铁勒人民大规模反抗突厥汗国统治的斗争。据《突厥文阙特勤碑》记载,首先起来反抗的就是拨野古人。起义多次遭到镇压,当时的拨野古人损失惨重。公元716年,后突厥汗国默啜可汗北伐拨野古,战于独乐河,拨野古大败。默啜可汗负胜轻归,而不防备,拨野古人埋伏在柳树林中,突然袭击,将默啜可汗杀死,把他的首级交给中原使者,由他带往长安。此后,漠北铁勒诸部南迁唐境。公元720年以后,又迁回漠北。
公元745年,铁勒部中的回纥建立回纥汗国,铁勒的历史就这样结束了,巴尔虎人被逐渐融合到统一的回纥汗国中。经过回纥汗国100年的统治,巴尔虎人在内的诸民族作为蒙古草原上的统治民族的地位,也就进一步确立起来了。那一时期的巴尔虎人就已经生活在呼伦湖、克鲁伦河中下游一带的草原上。
历史上,巴尔虎人曾经几次走出过贝加尔湖沿岸的山林地带,进入过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草原。由于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一直过着半狩猎半畜牧业的生活。巴尔虎的牧人同时又是猎人和渔夫,因此,在蒙古帝国统一前夕,被成吉思汗喻为“林中百姓”。
回纥汗国灭亡后,蒙古族西迁,进入蒙古高原东部,分迭儿列斤、尼鲁温两大支,分别繁衍成许多部落,并逐渐趋向联合。12世纪至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诸部。1207年,被称作“林中百姓”的巴尔虎人被征服,也被囊括在蒙古形成的统一共同体之中。
巴尔虎人虽然从来没有建立过自己的政权,但是,在历史的演进中,他们往往是各部落战争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吉思汗时代,炮兵已经有所发展,是当年最先进的兵种,巴尔虎人中的唵木海父子作为蒙古军的炮兵总管,应该说是书写了巴尔虎蒙古族的一个辉煌时期。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元朝灭亡。元朝末代皇帝妥欢帖木尔撤出大都退往上都,史称“北元”,开始了同明朝长达200余年的对峙局面。北元是蒙古历史上大分裂、大动荡,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重要时期,分东蒙古和西蒙古两大集团,当时巴尔虎人离散情况十分严重,东、西两大蒙古集团都有巴尔虎人。达延汗统一东蒙古之后,土默特将各部分分为左右两翼共6万户分封诸子占据,巴尔虎人当时从属于永谢布万户及万户。1578年,巴尔虎人随阿拉坦汗驻牧青海,部众曾发展到数万之多,他们的活动沟通了蒙古与西藏中断200余年的直接关系,目睹了西藏喇嘛教如潮水般涌入蒙古地区。右翼蒙古的势力衰退之后,巴尔虎人在青海的活动就销声匿迹了。大部分巴尔虎人成为喀尔喀的部属。从1688年开始,部分巴尔虎人编入满州八旗,最后,他们完全与满族融合了。在 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都曾有过巴尔虎人的踪迹。1732年~1734年,巴尔虎人又一次登上了呼伦贝尔的历史舞台,这一次,作为民族漂泊的最后一站,巴尔虎草原成了巴尔虎人永远的故乡。
巴尔虎分陈巴尔虎和新巴尔虎,这个名陈沿用至今,当巴尔虎部落在维提姆河一带繁衍生息了几百年后,人口倍增,牲畜也成倍增长。现有的自然资源不足以生存了,需要一个更加理想的牧场来维持生活。于是,大约在明朝神宗皇帝朱翊钧的万历(1573-1620)初期,有其布钦、额利耶根两大哈拉为首的大小二十几个哈拉约500多户告别了巴尔虎的大部落,往东越过茂明安、乌拉特等部落草原,横穿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辖区,沿着外兴安岭南麓边游牧边行猎缓慢地行进,最后于1580年前后到达外兴安岭东部主峰诺斯山东南的乌第河流域驻牧。对于部分巴尔虎的东迁择牧一事,伊恒格蒙文手稿《陈巴尔虎史纪略》中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时,巴尔虎部落归属了大蒙古汗国。此后的岁月里,他们的一部分离开贝加尔湖,逐渐向东南迁移。到了明末清初,其中有一部分巴尔虎人迁到黑龙江下游的乌第河、诺斯山一带游牧”。关于这部分巴尔虎人到达乌第河的时间问题,缺乏文字依据。这里只提供这样一个旁证,即1984年夏,在陈旗委统战部召开政协主席会议时,有副主席、巴尔虎老知识分子伊恒格、敖格托纳二位先生说:“据巴尔虎老人们传说,我们在乌第河一带居住了100多年”;后来老知识分子嘎文才、乌尔图二位也如是说。我觉得,这是陈巴尔虎人代代相传的可靠信史。据此推测,巴尔虎人从离开乌第河的1690年上溯约110年,恰好明末万历初期,即1580年前后才迁到乌第河流域的。迁到乌第河后,他们经常遇到黑龙江下游北岸或沿鄂霍茨克海滨的捕捞渔民赫哲人、费牙卡人或奇勒尔人;还有使狗部落人(即沿海地区生活的鄂温克)在雪橇前套上十几条狗在雪原上飞驰而过。新来的巴尔虎的头人中其布钦和额利耶根两个哈拉居多,因而按习惯自称“其布钦巴尔虎”;有的部落还冠以地名称他们为“乌第巴尔虎”。这里有必要回顾历史:清代蒙古族史学家伍拾陆在清嘉庆二十年(1815)写成的历史专著《蒙古王公归附大清国纪实》中称:“阿鲁科尔沁部落……于天聪四年(1630)来归附。四子王部落……也于天聪四年来归。茂明安部落……于天聪七年(1633)来归附。乌拉特部落……于天聪八年(1634)来归附的”。他们归顺清朝后,都内迁到内蒙古中部游牧。关于其迁走的原因,在程道宏先生主编的《呼伦贝尔盟志》上卷写得清楚:“1630年和1633年,居住在呼伦贝尔地区的阿鲁科尔沁和乌拉特、四子、茂明安部先后归附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35年前后,按照后金政权的指令,生活在岭西的乌拉特、四子、茂明安三部陆续向西南迁徙至乌兰察布草原,阿鲁科尔沁部迁往今赤峰市”。对此,学者乌云达赉认为:清朝强制内迁这些游牧部落,是政策上的极大失误,其结果人为地造成了北部边防的空虚,给沙俄侵略军以可乘之机(见《鄂温克族的起源》)。
“巴尔虎”作为一个著名的部族名和地名,历史上曾泛指两个地区:一是指贝加尔湖以东的“巴儿古真河”一带;二是指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地区,现在则主要指巴尔虎三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陈巴尔虎旗)。尔虎族人只有名而没有姓的看法是错误的。 在史籍《多桑蒙古史》中记载:“在拜哈勒湖(贝加尔湖)之东,因有巴尔忽真水注入此湖,故以名其地。”大约在二百七十年前,巴尔虎部的一部分从贝加尔湖地区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另一部份继续南迁,被满清政府接收并安边;还有一部分则职业戎军。在波斯学者拉施特所著的《史集?中国史》中记载:“他们被称为巴儿忽惕,是由于他们的营地和住所位于薛灵哥河彼岸,在住有蒙古人并被称为巴儿忽真脱窟木地区的极边。”在史籍《元史》中,称脱窟木为“脱古木”,或“脱古门”,汉义“窄”,也作“巴儿忽真隘”。“巴儿忽真水,名以其地。巴儿忽,在于其驻牧于巴儿忽真隘地区所也。” 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当沙皇俄国的侵略势力到达叶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游时,立即与布里亚特族人发生了激烈冲突。经过二十五年的持续战争,布里亚特族人被沙俄军队征服,臣服于沙皇俄国。但其中仍有一部分布里亚特族人坚持反抗,曾多次起义反抗,均遭到沙俄政府的残酷镇压。最终他们脱离布里亚特部落,继续向南迁入喀尔喀蒙古地区(公元1927年起称蒙古人民共和国,1992年起改称蒙古国)。 公元十七世纪末期的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当大清帝国的强悍军队在黑龙江以西两次痛击沙皇俄国的军队时,一部分布里亚特族人投向满清王朝,被康熙大帝赐族名为“巴尔虎”,之后,巴尔虎族人被满清政府安置在海拉尔地区(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后分衍有许多姓氏,主支仍以部族称谓称作布里牙特氏,亦多有按康熙大帝的赐名称为巴尔虎氏者,称巴尔虎旗,编入满州蒙古八旗,驻牧在大兴安岭以东布特哈广大地区,还有一部分成为喀尔喀蒙古(今蒙古郭)诸部的属部。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呼伦贝尔地区的防守,将包括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族和巴尔虎蒙古族士兵及家属三千七百九十六人迁驻呼伦贝尔牧区,以御防沙俄的侵扰。其中二百七十五名巴尔虎蒙古人便驻牧在今陈巴尔虎旗境内。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清政府又将在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志愿加入八旗的两千四百多名巴尔虎蒙古人迁驻克鲁伦河下游和呼伦湖周边,即今新巴尔虎左、右两旗境内。 为区别这两部分巴尔虎蒙古人,便称清雍正十年从布特哈地区迁来的为“陈巴尔虎”,即“先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清雍正十二年从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迁来的则相对被称为“新巴尔虎”,即“新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这样,巴尔虎旗共分为三旗,即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西北部,西北以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为界,东部和东北部与额尔古纳市和牙克石市接壤,东南与海拉尔毗邻,南与鄂温克族自治旗、西南与新左旗连接。其地势宽阔,有些起伏,但却很平坦,无须择路,汽车可在草原上开足马力任意奔驰。出海拉尔四十五公里便到了陈巴尔虎旗政府所在地巴彦库仁镇,巴彦库仁,在蒙语里是“富饶的院落”的意思。 新巴尔虎左旗因比陈巴虎旗族人进驻呼伦贝尔的时间迟两年,故名新巴尔虎。在蒙古语中,称东为左。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置新巴尔虎左翼四旗。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改为新巴尔虎左翼旗。1959年改称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左旗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西南端,大兴安岭北麓,东与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为邻,南与兴安盟接壤,西与新巴虎右旗相依,西北连接满洲里市,北与俄罗斯以额尔古纳河为国界,西南与蒙古国交界。 新巴尔虎右旗与新巴尔虎左旗一样,因比陈巴虎旗族人进驻呼伦贝尔的时间迟两年,故名新巴尔虎。在蒙古语中,称西为右。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置新巴尔虎右翼四旗。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改为新巴尔虎右翼旗。1959年改称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右旗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儿市西部的中、俄、蒙三国交界处,东北部与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毗邻,国境线有五百十五公里之长,旗人民政府驻在阿拉坦额莫勒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