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五天速成的“法西斯”与中国式教育的雷同

1.

影片是由真实事件改编——197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高中历史老师进行的微型纳粹德国的课堂实验;发生在美国,影片拍摄在德国。这个事件就像轻轻给大家耳语一句“其实独裁很近、很简单,简单到只要5天”。

《浪潮》——五天速成的“法西斯”与中国式教育的雷同_第1张图片
“浪潮”组织

影片开始,四处都散发着现实生活的乏味,每个地方都充斥着随心所欲的个人主义,做什么事情都既艰难又虚无,令人厌倦。 在这种背景下,当地高中开始了一个“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而一个对“无政府主义”感兴趣的老师赖纳·文格尔无奈的接受了他的教学任务“独裁统治”的课程;其实选课的学生也大都是这样的无奈的态度,为学分而选择的这门课程,学生们自由散漫,他们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他们不想谈独裁政治,更不想谈其祖先缔造的第三帝国。因为他们认为“这种事反正不会再发生了”“又不是我们做的,为什非得没完没了地背负着负罪感”;他们在说,什么独裁政治,什么纳粹帝国,这都是过去,不会再在德国发生了,所以跟我们没关系,最多只是一个知识上的探讨罢了。

而文格尔,他较真了。文格尔决定以“独裁”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体会“法西斯”;在之后为期一周的实验中,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提出了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用严苛的规条束缚学生,向他们灌输集体主义,要求他们绝对服从,遵守纪律。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其中,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最后以学生“蒂姆”的死为这场闹剧收尾……

2.

我们离纳粹有多远?5天,难以置信吧!

座位重新调整,由以前的随心所欲、混乱教室变得整整齐齐。

他开始命令,端正坐姿,抬头挺胸直背,双脚平放,双手背后,并给出合理的解释——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保持精神;接下来的是速度训练:起立,坐下,一遍遍重复。最后学生站到教室门外,等他发出信号后,学生们跑回座位坐下,无声无息,仅需5秒。而做到这一点所需的,仅仅是几分钟的练习;制定严苛的规则,想要发言必须先起立,站到桌边先说“文格尔先生”,答案言简意赅,口齿清楚。

然后抛出问题“一个集体如何区分于另外的集体?”依据答案一步步在班级中实现这些特征:

①以选举的方式筛选名称,马尔科提出的“浪潮”得到了最多票数,成了这个集体的名称。;

②讨论了制服的很多好处,利萨说:“每天早上起来,为穿什么绞尽脑汁,制服排除了这种痛苦。”并制定制服的标准,很简单,就是最常有的白衬衫和牛仔裤;

③赖纳还想了三句口号:团结铸造力量!纪律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

④一个学生创造的标志被通过了,就是一个浪花。;

⑤小胖子邦贝发明了一个手势,很像浪花席卷整座城市;

……

必须说明的是,组织建设的正向反馈给了“浪潮”组织一步一步发展的动力。

总是被人欺负、软弱温顺的蒂姆可能是最能体会“浪潮”带来的价值。他需要用免费大麻讨好才能换来几个朋友,父母冷酷,同学也不曾给予尊重。但是,“浪潮”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两个小混混向他索要大麻时,浪潮班的两个男生过来救了他,还留了电话给他;浪潮是平等的,浪潮是友爱的…他和他们在一起宣传浪潮、组织活动、于小混混搏斗,他的勇敢可以让他变成一个英雄,现在他是这个卓越集体的一员! 找到了一个归属地,一个可以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地方。他爱上了白衬衫和牛仔裤,而将以前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名牌服装付之一炬;开始追随文格尔先生。

教学试验结束,浪潮解散让蒂姆也失去了信仰,最后在错愕中吞枪自尽。

3.

整齐的制服、整齐的姿势、整齐的口号、严苛的制度规范、统一而坚定的目标……

咦,好像在哪见过?

对,这不就是我们的学生时代!脑中不禁回放了一些学生时代的片段,考上大学出人头地的目标,永远没有差别并且脏兮兮的校服,尝尝萦绕在耳边的口号——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宁可血流成河,也不落榜一个;

我拼命,我怕谁;

春风吹,战鼓擂,今年高考谁怕谁;

提高一分,干倒千人。

或许你还在心中臭骂过吧!

感觉到奇怪之处了吗?仔细想想,如此相似的管理方式,如此相似的规则和组织形式,然后结果却相去甚远——在美国能在此框架之下,五天速成“法西斯”班级;在中国几十年的相似的教育体制中似乎并没有出现类似的高效率、高行动力的学生群体。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因为在我的认知里,一直以为“目标导向”"集体主义”“老师权威”的集体理念都是中国教育所倡导的(或许这也是为降低管理成本所做的考虑),例如政治书本里常教导我们“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

这两个都有明确目标,有着相似的体制和制度的组织,引起差异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总结了一下,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浪潮》——五天速成的“法西斯”与中国式教育的雷同_第2张图片
组织差异化的五个因素

①领袖

影片中的领袖选择是以民主选举的方式,班里的混混老大凯文也对领袖这个位置比较感兴趣,但大家还是选择了赖纳老师,既然作为领袖就不能再直呼其名,称呼也就随之改为“文格尔先生”。

他命令学生端正坐姿,起立回答,并慢慢制定一系列严苛的标准,但他聪明的是充分学生去体会执行的益处,让大家享受在组织和制度的建设中带来的正反馈,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为其打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

而一般中国式教育的领袖则是天然的任命产生——我们的班主任,同时制度也是既定制度规范。处于叛逆期的我们,只能感受到束缚于对立,没有魅力的领袖无法让我们产生认同感和对班集体的归属感。

②成员—目标

他们都是学生,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目标了!

中国式的教育一直是以高分为唯一的目标,这实际是属于一个私人行为,更加容易造成个体之间的竞争,团结和谐的状态天然难以达到;

而影片中的学生原型是美国的“迷惘一代”,他们因为“浪潮”给了他们一个能动性很强的组织,放大了个人,所以都有一个清晰目标是发展“浪潮”以促进个人的加速成长。

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就是文化差异了。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中国历史上的战役与欧洲历史上的战役。欧洲战场往往是杀戮式的对战,血战至最后一人,所以大多战役都有详细的死伤记载;而中国战役记载大都却是含糊不清,因为一场战役下来,甚至不知士兵是死是逃。我们本身太聪明,对个人利益的算计和比划似乎是一个深入骨髓的特点,所以这也是我们难以把自己整个完全融入一个组织的原因。

③环境

可能外部环境的对比更能直观 的反映两者的差异。

树敌就是一个铸造团队的好办法。

影片中有一个看起来很搞笑的片段,文格尔先生让学生们踏步走来训练他们,为了调节学生们的气氛,他说“维尔德的无政府课就在我们的楼下,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的灰去吧!”学生们大笑着,踩踏的更加有力起来。在树立一个敌人之后,规则和体制的建设就变得具体起来,一切可以迅速的为解决这个障碍而发展起来。

但是相比较而言,国内的培养目标单一,管理严格并且不同班级和年级之间的交际都会被理所应当的禁止,交际隔离。所以实际的敌人和冲突并没有那么激烈,大家更加注重自己个人的发展,不能很好的发挥一个群体相互协调的力量。班级更加类似于一个收纳箱,收纳你我他的一个处所,而并不是一个归属。树敌的途径可能更多的是为学生树立假想敌,这就要看我们班主任的安利能力了。“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是一种,”家中父母吃苦受累盼的是捷报频传“这又是另外一种。可以看到,这种假想敌往往是针对于个人或者家庭的。更大竞争对手或者敌人是在组织内部,而非组织外所面对的敌方压力。

所以单纯就教育而言,想要让集体的力量真正发挥作用服务于个人,或许可以从教学关系和结构入手,试着改变些许现状。这或许该是基础教育去研究的命题,我就不多加讨论这些形式的优劣了。

4.

我更加愿意把文格尔式的教育方式其优点剔出来,放在“网络社群”这个研究对象上,而不去涉及政治或者教育的目标。

以个人兴趣和成长以及正当利益作为凝聚的核心目标,是不是可能发展出一个充满活力却又伤害他人的网络群体?   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命题《“浪潮”式的团建方法在网络社群建设中的可操作性分析》(假装很有学问的样子),这个待我们以后再聊.

你可能感兴趣的:(《浪潮》——五天速成的“法西斯”与中国式教育的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