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从朋友那学到的事

(一)

我的新朋友Nancy跟我有一段奇妙的缘分。

她以新同事的身份跟我打招呼,接着告诉我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朋友H,并且因为H,她关注了我的公众号,是我的读者。

朋友、同事、读者,种种身份让我不由得感慨命运的神奇。

上次在南京和Nancy聊天,她说她目前单身,内心对于另一半的要求挺高,周围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劝她“差不多得了”,一种是让她继续等待,她问我,到底应该听从哪种声音?

我说,如果我还年轻的时候,我肯定劝她要等。但是,我现在也渐渐理解另一种观点。

我很喜欢的作家王路说过,虽说迟到比缺席好,但如果参加一场40分钟的会议,35分钟才到,那迟到跟缺席没什么分别。

我不愿用一句不负责任的“你要等”,而让一个好女孩错过幸福的可能性。

我说,当然还是得等,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但是,你得去分辨,哪些曾经的标准其实没那么重要,哪些是原则性的东西绝对不能妥协。

她说,我明白了,是我要觉得“差不多”才可以,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告诉我“差不多得了”。

看,多聪慧的一个女孩子,一针见血。

所以我一定要把这金句放出来,告诉很多像Nancy一样优秀又单身的女孩,你要等,但也别固执的等,合理调整预期,不要白白与幸福擦肩而过。

最近,我从朋友那学到的事_第1张图片

(二)

昨天一个朋友在我的文章里留言,聊了聊对于盈科张律师事件看法,看法如下: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张律师这样真能被看做活的兀自芬芳闪烁火光?不是的,她的表达里不过是在消费他有和公有的价值和精神。不是穿Chanel就可以妄自等念如Chanel女士一般,不是贴个北大就好像学识精神就高个Level,锻造这些“标识”之精神和为时所趁之人若有脾性,他们能同意吗?

我才忽然对这件事有了另一层的理解。

试想,如果张律师的身份被起底后,发现她确实拥有货真价实的学历和职位,那么对她的评价也只会停留于“炫富”,而不会被群嘲。

只因她假借了那些原本不属于她的荣光,硬让自己看起来闪闪发亮,这才是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方。

说白了,就是“德不配位”。

这个德,未必是品德,而是你的气场、你展现出来的形象等。

如果你炫耀的东西,和你本身的成就不匹配,就会为你带来灾难,迟早面临被人揭穿的那天。

这也是为什么,越有成就的人,越谨言慎行,因为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去分析。

最近,我从朋友那学到的事_第2张图片

(三)

第三个影响我的人,来自于一位96年的妹子龙女,是我的一位网友,猫群的小伙伴。

进猫群的人很多,大多数比较普通。留意龙女很久,其实早知道她很厉害,年纪轻轻就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打理了数个产业。

真正让我佩服的,是她的几篇文章里的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她母亲告诉她的,“别人吩咐你的事情,永远不要让别人说第二次。”,龙女的母亲曾是一位女企业家的管家,这是她做事做人的守则,这朴素而深刻的守则深深影响着龙女,也令我赞叹不已。

回想起自己的前半生,虽然对工作也努力上进,但远达不到这个标准,最近还在一次工作中因为对自己的记忆力太过自信,弄了个不大不小的错误。

要证明自己的是靠得住的,首先要遵循这条标准,我谨记在心。


第二个认知,是龙女以自己亲身经历讲的,富人在面对两难问题的时候,不是想着选择哪个,而会首先考虑,如何两个都解决。

比如,她出差回来,马上还要赶到下一个城市约见一位老师;但又想回家拿些礼物,带给明天见面会的读者,眼下的选择,要么错过跟老师的约见,要么没礼物给读者。

她火速理清思路,改签了机票(因为一直坐头等舱,所以改签很便利),然后火速叫专车回家,跟司机说好,等待她拿完礼物折返。在候机室又把目的地的接机专车叫好,直接去老师那里,最后什么也没耽误。

我震惊她如此小的年龄做决断如此利落,更佩服她有这样的格局,不是二选一,而是想办法都做到。

以后我面临看起来两难的问题时,也该转换一下思维,看看有没有第三种方案。


以上就是我最近从朋友那里获得的启迪,先颠覆认知,再付诸实践,希望这些感悟,对你也有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近,我从朋友那学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