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第五章 去就

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第五章 去就_第1张图片

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第五章 去就

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上一章中韩非子讲了国有擅主之臣的后果。凡事要讲秩序与流程,就像海纳百川一样,如果把入海口都堵死,后果会是怎样?金字塔形的中央集权行政体系就是一个百川入海的结构,但擅主之臣却把入海口堵住了,百川之水只能流到奸臣私海了。所以韩非子说“则群下不得尽其智力以陈其忠”群臣就不能尽其智力而效忠君主。“百官之吏不得奉法以致其功矣”百官就不能依法为国建功立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是人性“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但,在韩非子看来这只是苟且而已。

在“国有擅主之臣”的政治环境下,如果有臣子不想“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苟且生活,还是想尽职尽责,效忠君主奉法建功,结果会是什么呢?韩非子用实事告诉我们“今为臣尽力以致功,竭智以陈忠者,其身困而家贫,父子罹其害;”意思是现在臣下尽力来建功,竭智来效忠的,结果自身困窘而家庭贫穷,父子都遭受祸害。这就是结果,这是多么残酷的实事。人体结构的弱点与人性感情的痛点,让忠臣怎么扛得住这样的摧残与打击。人作为一个物种,要繁衍生息,就要结婚生子,可奸臣却正是利用人的“爱心”来打击忠臣,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是世人所鄙视的。

而奸臣呢?“为奸利以弊人主,行财货以事贵重之臣者,身尊家富,父子被其泽。”意思是奸臣行奸营利去蒙蔽君主,行贿赂去投靠达官重臣的,自身尊宠,家庭富裕,父子都得到好处。这就是在“国有擅主之臣”的政治环境下忠臣与奸臣的对比。所以韩非子无比感慨的说“人焉能去安利之道而就危害之处哉?”意思是人怎么能离开安全有利的方法而走向危险有害的地方呢?

问题的核心是君主做不了主,忠臣看不到希望。是看不到希望,还是怕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希望是有的,就是圣贤哲理。再强大的暴力也会随时间而消失,再奸诈的奸臣也会随时间而死亡。无数贤良忠臣用自己的智慧与生命对抗着当世奸臣,保持着权势的平衡。韩非子时代后,秦国一统天下,中央集权制建立,律法完善,逐渐形成决策、立法、行政、监察、监督为体系的国家体系,“国有擅主之臣”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人焉能去安利之道而就危害之处哉?韩非子在这里所讲的“人”,并不具有普遍性,也只是官场上为小义小利而苟活的臣子,绝不是为大义大利而抗争的臣子。不管那个朝代那个时期政治环境如何恶劣,总有坚持大义大利的贤良智士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换得清平世界,让国家走向秩序与法治。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不乱,人类社会自然不乱,天地总会让人类社会在治与乱中求得平衡,这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文明的价值所在。

《今为臣尽力以致功,竭智以陈忠者,其身困而家贫,父子罹其害;为奸利以弊人主,行财货以事贵重之臣者,身尊家富,父子被其泽。人焉能去安利之道而就危害之处哉?》

在公司管理中,公平公正很重要,公平公正的基础就是制度,只有保持制度的绝对权威,员工才能“尽力以致功,竭智以陈忠”因为干得多拿得多,身尊家富,才不会出现“身困而家贫”乱世之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第五章 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