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经脉,经别,经筋,络脉,奇经八脉

1,十二经脉:经络中的12条主体干线,他包括: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手阙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阙阴肝经,足阳明胃经

十二经脉各有其所属的内脏和穴位,分布于头,胸,背,腹及四肢,并根据所属脏器,阴阳属性,分布位置,分别命名如上。

十二经的分支成为络,络的分支称为孙络。

十二经依次相互衔接,组成一个环形通路,以运行气血,供养周身。

2.十二别络(经别):十二经的大分支,其分支的位置多从膝。肘关节以上的股肱部分出,沿本经并行分布于内脏和头颈部有关的某些器官。

阳经的别络到头部后又回归本经,如此与本经构成并联线路,起到加强本经气血流注的作用。有一部分别络分支后,与其表里经发生联系,成为表里经气流注的通路,还有小部分别络,分布在本经分布范围以外的脏器和部位,扩大了本经经气的输注范围。

阴经的别络不回归本经,与其表里经相衔接,组成经气流注的反馈路线,起到表里经气的调整作用。

3.十五络脉,在十二经中仅次于别络的大分支,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经大络,成为十五络脉。

十二经络脉的位置,都在四肢腕踝关节上下。除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外,手阙阴心包经外,均有两条分支:

第一条分支:穿过肌肉组织与其相表里的经衔接,为表里经经气相流注的通路之一。

第二条分支:没有一定的规律,有的向手足分布,有的沿经上行,分布于某一器官或部位,也有的与其他有关经络会合,扩大本经经气的输注范围。

4.皮部:十四经脉的皮部是十四条经脉(包括任脉和督脉)在皮肤上的各自定位分布区,总称为皮部。

十四经脉各有大的分支,成为十二别络和十五络脉的等,还有许多小的分支,成为三百六十五络,这些小络的分支处,就是经穴。从经脉分支出的三百六十五络,各自再分出若干小络,称之为孙洛。从经脉分支出的三百六十五络,各自再分出若干小络,称之为孙络。

5.奇经八脉:任脉,督脉 冲脉 带脉 阳跷脉 阴跷脉 阳维脉 阴维脉

6.十二经筋:十二经附属部分,为十二经脉气血所濡养的肌肉,肌腱,韧带,系膜等组织。

各经所属的经筋都是有多段连接而成,每段各有起止点,成为起、节、布、散。

起节点多为关节的肌肉和肌腱附着处。

组成十二经筋的肌肉,有的为整块肌肉,有的为某一肌肉的一部分。由于肌肉分布的范围不同,有些肌肉接受一条经脉的气血濡养有些肌肉可以接受两条经脉以上的气血的濡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笔记—经脉,经别,经筋,络脉,奇经八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