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烧饼

武大郎烧饼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儿时听《水浒》,印象最深的人物是武松,因为,他打死了老虎。而印象最最深也最最让我好奇的,是武大郎卖的烧饼。

武大郎的烧饼到底长什么样?是个什么味儿的呢?为什么大人小孩都喜欢武大郎的烧饼……带着一连串的不得其解的问题步入社会,有幸见识了武大郎烧饼。

其实我见到的烧饼到底是不是武大郎当年卖的那款,已经无从知晓。但从制作和外形上看,应该相差不大。

在城管还不是满大街都有的时候,所在的城市几乎每条街上都有卖烧饼的摊,他们通常下午四点左右出摊,每天在固定的位置,现做现卖!

通常是一把巨大的广告伞,下面一辆拉货的三轮车,三轮车的车厢部分被分成了两部分,前半部分放一台偌大的土灶,后半部分则被做成了操作台。

武大郎烧饼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据说这土灶相当有考究。外面是一层类似于不锈钢的铁皮,里面是一层又一层泥巴烧的胚,而中间则是空的,土灶的下端有一个小口,为了通风和排除木炭的余烬,土灶的上面最中间部位有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大圆洞,这个圆洞直通土灶的肚子,放饼,取饼,加木炭,调整木炭位置,都从这个孔。通过这个大洞,土灶肚子里的东西可以一览无余。

土灶上部除了那个大圆洞,就是一圈灶台。这个灶台是有余热的,既可以暂放烤好的烧饼,又可以保温。饼烤好,老板便迅速地取出来,一个叠一个地摆一圈,就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不过,能摆一圈的时候是非常少见的,三轮车周边围着一圈等烧饼的顾客的场景,倒是特别常见。因为,土灶的肚子容量有限,老板的生产能力也有限,求大于供。

看上去烧饼的制作貌似特别简单,无非是一些发酵揉好的面团擀平了做皮,葱叶,干菜拌糖,肥肉缴成泥混在一起做馅儿,再压平,擀一擀,老板用手沾点水拍拍皮儿,再用四个手指护着,整个手臂伸进土灶的大肚子,啪一声,将手指上的湿饼贴在土灶的肚子里,不一会儿,就香气四溢。

兰城的烧饼摊很多,但肯定找不到同样口味的两家。有的人说是因为各家的馅儿不同,也有人说是各家和面技术不同,更有人说关键的土灶不同云云。

到底啥不同,我们外行也说不上来,反正,哪那家合自己胃口,就认准哪家的饼。

只是可惜,我最爱吃的那家,老板早就去杭州做烧饼了。据说人家在省城杭州不仅仅买了房,还生了二胎,租着店面卖烧饼呢。

说真的,那家烧饼真的特别好吃,馅儿干净,还足。饼有酥有脆,价格从1元到10元不等,馅儿种类搭配随你定。总之,特别定制。

正因为老板早早就用活了特别定制,生意真是好的无法形容。

只记得那个老板一直是一个人出摊的,没人帮衬,于是,老顾客去买烧饼,经常趁排队的功夫,帮着收钱找零,帮着添碳吹火,帮着给附近店里的食客送烧饼…

我是那里的常客,也经常帮老板找个零,递个饼,更经常看到开着BBA的食客在那个拥挤的巷道里排队等烧饼。

一般人可能以为老板遇到土豪买饼会很热情。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使豪车车主一次性买20个10元豪华烧饼,老板也不会给你递到车上来。

对不起,没时间抬头,他只顾着做饼烙饼,至于装袋付款,都是顾客自助的。

他不愁卖,只愁做!往往那时,豪车车主要么自己下来取饼付款,要么让热心排队的顾客代劳递,否则,他在车里等到收摊也吃不上。像我这边积极的老顾客,能在15分钟内吃到属于自己的烧饼,那天定是走运的日子。

写到这,我默默地咽了几下口水。真想回到八年前,再去排队半小时加,饱饱地吃一顿秘制的武大郎烧饼。

没有了秘制烧饼,只能退而求其次。小区门口的一家倒也不错,只是一到傍晚他们出摊,买饼的就特别多。有的是放学的孩子肚子饿了买饼填肚子的,有的是下班的工人路过烧饼摊,没顶住诱惑的,还有的是网吧里的网游大侠,更有周边大伯阿婆买了回去下稀饭的……总之,武大郎烧饼,俘获了男女老少的胃。

我想,在这座城,没有吃过武大郎烧饼的,一定是极少的,如果有,那也一定要初来乍到的外乡人。

在这个小城,武大郎烧饼编织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也让以此谋生的烧饼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晚来天欲雪,啃个烧饼否?

你可能感兴趣的:(武大郎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