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作为一名兼学者的主持人与时事评论员,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因此总是有人问他。
“你觉得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
他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新华字典》。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让我怎么选?没有《新华字典》我就不会认识那么多字,看那么多书。”
不知道你怎么看当下流行的推荐书籍之举,我总觉得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每本书都有其特殊的价值,而它的价值也是因人而异的。
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为什么会认为对别人好或者有用的书,对你就一定用呢?这不免有点滑稽。
但不可否认在平台上,有很多向大家推荐书籍的文章,无论阅读量还是点赞量都很高。特别是那些教你写作技巧的书籍,无疑是最受热捧的。
因为现在的人们太功利,太希望快速成名。他们梦想着能靠几篇爆文就此功成名就。于是这种迫切的需求,便催生了大量的写作干货文章。
对于文章中提到的写作书籍,他们或许会去买来看,或许根本就不会看。甚至巴不得读者能用三两句精辟的语言,就把整本书的所有要点总结出来。
他们以为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或者看了这这些书就能很快成为写作大神。
然而现实是:就算你看再多的技巧书籍,如果没有实质丰满的内容做支撑,依然写不出高质量的文章。
在我写了一个月的文章里,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文章是《写作,我只推荐这三本书》。有700+阅读量,评论数20+,点赞数60+,到目前为止的106个粉丝中,有50个左右是靠这篇文章吸引的。
我惊喜的发现果然还是干货得人心!
但有一天收到一条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看到《皮囊》?还是算了吧!
就是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却一下戳中了我的内心。虽然在看到这条评论的时候心中特别不满。但几天过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为什么我认为值得看的书别人却嗤之以鼻呢呢?我又凭什么觉得对自己有用的书,就一定对他人也有用呢?
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性格、思想、心境、环境完全不同。因此,哪怕看同一本书,他们的感受与收获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实我那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向大家推荐这三本书对写作一定有用,就像文中说的那样:这不是教你写作技巧的书,但却比技巧更重要。
我只是想表达这三本书对我确实有感触,更是我走上写作这条道路的一个启蒙和一种引导。
或许我应该把题目改成《这三本书,开启了我的写作之路,但对你并不一定有用》。这样读者就不会带着审视与评判的眼光去看它。
我记得有一篇爆文《大学两年读了200本书,推荐这七本》。我不是针对作者,只是以这篇文章为例来说一个事实。
两年时间读200本书,大概两三天一本。两三天就能读完的书,在我看来也只有小说了。因为只有小说那环环相扣的章节才能吸引我如此快速的去读完。在读完的那一刻,确实有一种享受感和满足感。
除此之外,真的想不到还有什么书是能这么不负责任快速读完的。
在我看来:好书,就如同好茶。要慢慢品,才能尝出味道。
大学毕业两年,我陆陆续续看了四五十本,其中还包括一些小说。我看书并不慢,只是不想囫囵吞枣,读完了就只是读完了。又或者是在跟别人聊天时,能得意的说自己又看了多少本书。
遇到好的书籍,需要看第二遍甚至第三遍。好的文字、句子需要反复推敲,反复斟酌,才能悟透其中的含义。
读书,不在数量,在于质量。
不管推荐书籍的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出于何种想法,也不论他是否真的读了200本,更不论他推荐的这七本书到底值不值得看。我们依然可以在评论下看到很多针砭时弊的留言。
冷嘲热讽也好,虚心学习也好,读者自有看法。
这类文章不能说是哗众取宠,只能说作者能准确嗅到读者的需求,能快速吸引读者的眼光,获取较高的阅读量和点赞数。至于能否长期维持粉丝数,那就真得看你的真才实学了。
我并不是反对推荐书籍,毕竟一个人的阅读量和涉猎范围有限。对于爱书人来说宁愿不知道,也不愿知道而错过。
不要为了推荐而推荐,也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
要为内心而读。
有些人为了向他人推荐书籍而狂刷数量,也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就去推荐一些“高大上”的书籍。或许这些根本就不是他自己喜欢看的,只是能衬托他的“品味”而已。
这样的荐书,似乎更像是一种表演。
也显得有些班门弄斧,失去了读书的真谛。
就像《一个人的朝圣》里,当哈罗德用徒步的方式穿越627公里,从英格兰最南部到北部的贝里克,去看望老朋友圭妮·轩尼斯。
这个报道被爆出来后,很多人加入了哈罗德。然而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朝圣者,他们只是借此义举来增加自己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一场极具特殊意义的善举,在自私自利的人性面前显得如此卑微可笑,失去了朝圣的本质。
所以,荐书不应该成为一件功利的事。
荐书,更多时候讲究的是一种缘分。要随缘,也要惜缘。
大作家斯蒂芬·金在“给总统推荐一本书”的活动中回应道:“所有人都给那家伙出主意,让他爱看什么样的书就看什么样的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