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道德文章,见字如晤——汉唐书论中的文化与哲学思维方式

岳麓书院讲坛第266期

主题:汉唐书论中的文化与哲学思维方式

主讲人:丛文俊(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陈松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时间:2017年5月16日


【讲座】道德文章,见字如晤——汉唐书论中的文化与哲学思维方式_第1张图片


道德文章,见字如晤

文|王昌江

从甲骨文象形之意,逐步发展到文字笔画。

书法之美,在于入乎其内,体会点、画之中所纳精神之气;书法之美,在于出乎其外,领悟形而上的哲学之思。

“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坠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卫夫人的《笔阵图》是一种阐释。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蔡邕的《九势》也是一种阐释。

走近书法,在于结合作者人生的语境欣赏其作品,进而在欣赏的基础上临摹,在临摹之上再创作。

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寒食帖》。三大行书之美,在于情到深处之真,在于不知其然而然。

《兰亭序》为酒后文心肆意而成、《祭侄文稿》在颜收复常山、战乱废墟中见侄儿头颅,悲愤之情催发、《寒食帖》贬谪之苦,郁郁心结诉诸笔端。

临神,不在于多,而是需要深刻领悟一幅作品,体会下笔者的心境、平生遭遇。从而在作品中,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创造。

对文字境界形而上的追索,消融欣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隔膜,除了想象力更需要的是与年岁同时增长的阅历。

道德文章,见字如晤。一个人落笔之间,就是性格最真实的展现。

【讲座】道德文章,见字如晤——汉唐书论中的文化与哲学思维方式_第2张图片
王羲之《兰亭序》
【讲座】道德文章,见字如晤——汉唐书论中的文化与哲学思维方式_第3张图片
颜真卿《祭侄文稿》


【讲座】道德文章,见字如晤——汉唐书论中的文化与哲学思维方式_第4张图片
苏轼《寒食帖》

你可能感兴趣的:(【讲座】道德文章,见字如晤——汉唐书论中的文化与哲学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