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尚韧
原载:《生态杂志》微信公号
北宋帝国的名号
宋朝在很多西方与日本史界学人眼里,那是发生了历史上中国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黄金时期。
北宋立国之初,太祖赵匡胤便号召人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这一圣谕大大促进了宋朝商业、手工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科技、文化、艺术、城市化建设和对外贸易等的全面进步,使宋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封建朝代。
我古代的四大发明中,指南针、印刷、火药都是在宋朝发明的;航海、造船、医药、工艺、瓷器、农技、丝绸工艺等遥遥领先于世界。
宋代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和东亚的日本与朝鲜。广、杭、明、温、泉、密等各州各设市舶司门,管理海外贸易。与中国通商的占城、真蜡、三佛齐、吉兰丹、渤泥、巴林冯、兰无里、底切、三屿、大食、大秦、波斯、白达、麻嘉、伊禄、故临、细兰、登流眉、中里、斯伽里野、木兰皮等一大堆欧亚国家,足足有五十八个。
据记载,宋朝的年均财政收入为8000万贯钱以上(当时1两白银=1贯铜钱),这是我国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法比拟的。为减轻携带现钱的负担,在世界上首次推出了纸币和银行信用。
北宋时期的全国人口约有7000~8000万,占世界人口的15%左右。10万人口的城市达到40个,百万人口的城市有汴京、临安、长安、洛阳和南京5个,城市化率达到30%。经济空前繁荣,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经济总量占到了全球的75%以上,实现了富国的目标。
一句话,北宋帝国的名号,真不是盖的。
赵匡胤的担忧
“富国强兵”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富裕的宋朝,似乎也没有忘记对国防的投入。
宋朝每年国防开支极为庞大,和平时代为2000万贯钱,战时达到3000万贯钱以上。凭借高昂的军费开支,七八千万的总人口,常年养备着装备精良的过百万的军队,还拥有一大批如宗泽、岳飞、韩世忠、文天祥等甘愿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将领。
我们知道,宋朝的江山是后周武将赵匡胤发动政变夺取的,所以宋朝统治者非常忌讳武将拥兵自重。
赵匡胤为了消除地方武装对中央皇权威胁,订制出一整套以文制武、兵权分立的措施。使军队内部互相牵制、动辄掣肘,弊病丛生。
为了防范武将威胁其政权,实行了“兵将分离”制度,尽管军队过百万,但却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种违背军事原则的屯兵做法,疏远了官兵关系,降低了指挥能力和协调能力,也大大削弱了战斗力。
当部队出征时,以预授将帅阵图,由幽居深宫、远离前线的皇帝和几位大臣,主观臆测来制定作战阵固,钳制剥夺了前方将帅的机动指挥权,极大地扼杀了主将战场上临机应变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做法并被其后代继承了下来。
虽然北宋富饶、但政府采用了分化事权的方式,集中皇权,比如,宰相职位一般有很多人担任,导致北宋机构臃肿。大兴科举,科举应试取士人数增加;采用恩荫制,一个官僚一生当中可以推荐数十个亲属当官,于是产生冗官现象;
据说,北宋时,官民比例为1:1500。王安石变法后,这个比例更低。有说后来的某天朝官民比例达到了1:30。只能说是不可同日而语。
再接着,政府为稳定社会秩序招收流民入军,军队数量增加,军费增加。天长日久,冗费,冗官、冗兵现象,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养兵、养官,官员们中饱私囊而总感军费不足,便开始允许军队经商了。此风一长,军队训练废弛,平日多从事“纲运”(即官府长途贩运)杂役,士兵织毛缎还成了官员的财源。
可以说北宋是吃允许部队经商恶果的第一个朝代。
王安石变法和《流民图》画谏
到了宋仁宗那会儿,因为政府还要给西夏和辽“岁币”,北宋与西夏和辽国为此还打过多次仗。另外,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各地富豪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苦难,造成各地农民暴动频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造成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仁宗有心用名臣范仲淹等进行改革,结果失败。1063年,仁宗病逝于宫中福宁殿,终年五十四岁。据《宋史》载,其母李氏生仁宗后,被刘德妃窃为己子,仁宗即位后,仍认刘后为生母,李氏临死也没敢母子相认。刘后死后,仁宗才知道内情,追封李氏为皇太后。后人根据这段历史编写了《狸猫换太子》 。
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宗宝。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不思改革,边境也算平安无事。只在1067年病逝于福宁殿时,拉着高后,狄青,杨延昭等做了陪葬。
宋神宗即位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熙宁年间,启用了他欣赏的王安石推行变法,想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熙宁变法,也就是王安石变法。
从熙宁二年到熙宁九年(1076年)八年间,围绕富国强兵的目标,王安石陆续实行了均输、青苗、农田水利、募役、市易、免行、方田均税、将兵、保甲、保马等新法。
各项新法或多或少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们的利益。因此,在每一项新法推行过程中,都遭到他们的阻碍和反对。司马光曾多次上书皇帝取消新法。
熙宁六年(1073年)大旱,安上门监郑侠呈上所画《流民图》。图中流民身背锁械,口食草根,告诉皇上说旱灾是王安石造成的。神宗大受刺激,对王安石的变法由此产生了怀疑。
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出任江宁知府。变法运动由韩绛和吕惠卿等人继续。吕惠卿师心自用,引起朝政大臣不满。熙宁八年二月,召王安石回京复职,继续执行新法。不久爱子王雱病逝,王安石求退金陵,从此潜心学问,不问世事。
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出任宰相,彻底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包括很有成效的募役法。
哲宗继位后太后临政,恢复旧制。支持变法的元丰党人与不支持变法的元佑党人开始扯淡,前后九年。北宋从此进入了党争的泥潭,拔不出来了。
元佑初期,司马光旧派掌控朝局,王安石变法彻底玩完。
回想起来,王安石变法失败,与神宗皇帝的初心动摇有一些关系。而神宗之所以动摇,跟郑侠所献的《流民图》脱不了干系。
这就是北宋有名的画谏。而且,这种画谏还不止一次出现。
接下来的徽宗皇帝赵佶也接到两宗画谏的案子,他对于画谏的态度,间接地导致了北宋帝国的加速覆亡。
宋徽宗赵佶的书画江山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皇帝。
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
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赵佶在位26年,在太上皇位1年零2个月,毫不夸张地说,他就是西人眼中北宋帝国文艺复兴的标杆人物。
赵佶善书画。赵佶书法在学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
瘦金书的意思是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义,也以挺劲自诩。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其中《秾芳依翠萼诗帖》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的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杰作。
宋徽宗还发展了宫廷绘画,广集画家,创造了宣和画院,培养了像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杰出的画家。他还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一日,赵佶踏春而归,雅兴正浓,便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在御花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画考。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许多画师虽有丹青妙手之誉,却面面相觑,无从下笔。
独有一青年画匠奇思杰构,欣然命笔。画构思很巧妙: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
宋徽宗俯身细览,抚掌大赞其妙!此画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把无形的花香有形的跃然于纸上,令人感到香气扑鼻!众画师莫不惊服,自愧不如。
赵佶也曾用“深山藏古寺”为题来考画院学生。第一个学生画了整个寺院,以及寺院四周的崇山峻岭。第二个学生画了古寺一角,背景上画了山峦起伏的密林。
第三个学生没有画古寺,只画了深山阴谷中的一条石径,尽头一个和尚在溪边打水,大树掩没,寺院在何处尽在遐想之中。
“深山藏古寺”着意在“藏”字上做文章,给人以“画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享受。“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绘画讲究藏得自然,藏得巧妙,藏得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宋徽宗曾广泛收集历代文物书画,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让文臣分门别类,著书评论,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这些都对宋代的绘画艺术起到了推动和倡导作用。他还增加画院画师的俸禄,将画院列入科举制度中,以诗句为题,考录画师,给画院注入“文人画”的气质。
许多画师,如李唐、苏汉臣、米芾等,皆是由此脱颖而出,树誉艺坛。
皇帝如此钟爱书画,文人雅客又怎能不趋之若鹜?北宋书法、宫廷画在此时发展到极致。
《画继》评价赵佶:“徽宗皇帝天纵将圣,艺极于神。”绘画方面,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都能“寓物赋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发于毫端,万物各得全其生理”。
北宋灭亡后,兴盛一时的徽宗宣和画院随之结束,一些画院画家经过辗转逃亡,逐渐集结于南宋的都城临安,先后被恢复在画院中的职务,成为南宋画院的骨干力量。
宋徽宗尊信道教,多次下诏搜访道书,设立经局,整理校勘道籍,政和年间编成的《政和万寿道藏》是中国第一部全部刊行的《道藏》。他下令编写的“道史”和“仙史”,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道教史和道教神化人物传记。
宋徽宗还亲自作《御注道德经》、《御注冲虚至德真经》和《南华真经逍遥游指归》等书,使中国道籍研究有了完备的资料。
宋徽宗精于茶艺,曾多次为臣下点茶,蔡京《太清楼侍宴记》记其“遂御西阁,亲手调茶,分赐左右”。据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还下诏北苑官焙制造、上供了大量名称优雅的贡茶,如玉清庆云、瑞云翔龙、浴雪呈祥等。
宋徽宗对中国茶事的最大贡献是撰写了中国茶书经典之一的《大观茶论》,为历代茶人所引用。其中尤其是关于点茶的一篇,详细记录了宋代流行点茶这种代表性的茶艺,为后人了解宋代点茶提供了依据。
宋徽宗在位时重用蔡京、童贯、王黼等奸臣,使北宋走向灭亡的道路,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宋徽宗为中国北宋时期的文艺复兴,做出了不可抹杀的贡献。他不做皇帝,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
尽管他在不久之后的宣和七年(1125年)传位给钦宗赵桓, 自称太上皇。
但不到两年,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拘押在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至死不得归。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
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
他的醒悟太晚了。
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
在沦为亡国之君之后,他触景生情,写了不少情真意切的佳作,读来让人心中隐隐作痛。-----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在囚禁中,这个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尔”的赵佶想到回首他的“三千里家山”。这个时候,他可曾想到在他的宫廷画院亲自指导18岁少年天才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身在何处?
《千里江山图》写意之虚
王希孟大概是在政和三年(1113年)之前,创作了这卷《千里江山图》 ,此后便无音讯。
《千里江山图》画卷为大青绿设色绢本,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是一副深得赵佶推崇的设色写意山水画。
画面千山万壑争雄竞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淼,气势雄伟壮丽。山间巉岩飞泉,瓦房茅舍,苍松修竹,绿柳红花点缀其间。山与溪水、江湖之间,渔村野渡、水榭长桥,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在运笔上,作者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画法,更趋细腻严谨,点画晕染均能一丝不苟,人物虽小如豆,却形象动态鲜明逼真。
在“江山图”前面加上“千里”二字也便更突显出了当权者手中江山的辽阔。对于宋徽宗而言,《千里江山图》更符合他们的趣味,因此蔡京跋中的“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中的“天下”和后来乾隆题诗中提到的“江山千里望无垠”中的“江山千里”分别体现出了宋徽宗、乾隆胸怀“天下”、胸怀“江山千里”的人君格局。
在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千里江山图》的知名度显然不是最高的。
无论是《洛神赋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似乎都比它更让民众耳熟能详。原因主要在于这幅画很少与世人见面。
一个原因,绘制《千里江山图》时,王希孟用了很多矿物质的颜料,颜色很厚,历经900年,如今只要打开画卷,颜料就容易脱落而损伤画作原貌。因此《千里江山图》在长时间里一直没有修裱,也缺少展览。
根据故宫博物院介绍,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千里江山图》只公开展出过三次。就是故宫的专家们,见到该画的机会也是屈指可数。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年仅18岁的王希孟,在此画完成不久,即英年早殇 ,英名未彰。《千里江山图》成了他唯一传世作品。
王希孟是怎么死的?
历史的真相或许经常隐藏在不经意的现象表露之中,一如不久之后北宋帝国的覆灭。
从《千里江山图》无作者款印来看(清初梁清标签题为王希孟作),此作或许是作为画院“院长”的赵佶的命题作文。
宋徽宗“丰亨豫大”绘画审美观,寄托在这幅画中,表达了他于江山社稷的美好愿望。
其实,在完成这幅作品后,王希孟还另外创作了一副作品《千里饿殍图》。
《北宋名画臻录》原文记载:王希孟,北宋徽宗人,少时有异相,生时有瑞鹤东来,众人皆言有大贵。聪颖博学,善诗文,通音律,工书画,犹善剑术。十岁被召至宫中待驾,徽宗亲授画技,曰“其性可教”。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工山水,作品罕见。徽宗政和三年,呈《千里江山图》,上大悦,此时年仅十八。后恶时风,多谏言,无果。奋而成画,曰《千里饿殍图》 。上怒,遂赐死。死时年不足二十。
根据以上《北宋名画臻录》的记叙,我们可以了解到,王希孟除了《千里江山图》之外,还画了一幅《千里饿殍图》,看名字,应该是一幅类似前朝神宗时期所献的《流民图》,流民失所,食不果腹,体现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破败不堪的长卷,画好之后,进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看过之后勃然大怒,下令处死了王希孟。可怜一代奇才,竟然死的时候不到20岁,真的是可惜可叹。当然这幅画作也不会流传到今天。
北宋朝政从立国之始对谏者就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这来自于宋太祖“文德致治”的基本国策。北宋的谏言方式,越往后越激烈,参与者也越来越多,不仅有朝官谏上,而且还有杂剧家、画家等艺术家参与,以文学艺术形式进谏的现象成为普遍。
与此同时,北宋后期,贫富对立、亡国危机日益凸现,一种怨愤的情绪蔓延全社会,形成了百姓仇官、清官仇贪的愤懑之情,也浸透在北宋画坛、文坛中。“随着矛盾不断尖锐,文学艺术家更加大胆、直接地参与抨击时政的言论,表达民怨,其中最大的艺术特性就是增强了讽刺的艺术手段。”
之前,如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是北宋的大灾之年,光州司法参军郑侠借工匠绘制的《流民图》请求宋神宗停止王安石的变法活动,成功动摇了神宗的变法意志;
现在,有宫廷画师少年王希孟献上《千里流民图》以劝宋徽宗赵佶更新北宋国政,成功招致了杀身之祸。
几乎在同时,同是宋徽宗时期宫廷画师的张择端,则献上了另一幅名传千古的画作《清明上河图》。名为颂扬盛世,实为曲谏当朝。
有道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哉。
凡王朝之始末,其兴亦勃矣,其亡亦忽矣。北宋帝国危在旦夕了。
清明上河图曲谏之实
张择端的聪明之处,是在于他的曲谏。
《清明上河图》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它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第一手资料,有重要文献价值。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都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清明上河图》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内容丰富,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
明面上,《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实际上,《清明上河图》并非只是简单的描绘百姓风俗和日常生活,在商业繁荣的表面之下暗藏玄机,明线下交织着一条令人心悸的暗线,同时又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通过表现惊马闯郊市为伏笔,铺垫出全卷矛盾的视觉中心,船与桥的险情和桥上文武官员争道交织成的矛盾高潮,还有前后出现的军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涣散、国门洞开、商贸侵街、商贾囤粮、酒患成灾等场景。
张择端以画曲谏,提出对城防、安全、交通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忧虑。
查文献,汴京是十二世纪初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达137万,8厢120坊,绝大多数建筑都是砖木结构。北宋经历了40多次特大火灾,因此消防是当时朝野最关注的严峻问题。
当时汴京的防火措施非常严密,每个坊都设有一座望火楼,专门观测火警。楼下有被称为“潜火兵”的军队驻守,专司消防。余辉说,张择端画了望火楼,但楼上无一人观望,更夸张的是,望火楼下的两排兵营被改作了饭馆。
比消防缺失更可怕的是城防的涣散。
画中,城墙上下没有一个守卫,土墙上面也没有任何城防工事,连射箭的城垛也没有,甚至连虚设的城防都没有。原本应该是有重兵把守的城防机构所在的位置,居然是一家商铺,老板正在验货,账房在记账。
从画面上看,整个汴京正沉浸在浓厚的商贸气氛中,完全是一座不设防的都城。这不是张择端的有意设计,而是真实地反映了宋徽宗朝初期已日渐衰败的军事实力和日趋淡漠的防范意识。
画卷中有很多船,其中大量的是运粮的私家船。表面看来这是一种商贸兴隆的景象,实则反映出当时政府的一项重要失误:宋徽宗将大量运粮的官船用去运送花石纲,使得粮食运送出现问题。私船趁机而入,并渐渐把持住了城市的粮食市场,进而操控粮食价格。
城门边,税务官指着麻包说出了一个想要的数字,引起货主们的不满,一车夫急得张大了嘴嚷嚷了起来,吵声之高,惊动了城楼上的更夫向下张望。北宋的冗税制度激发了官民之间的对立情绪,这一场景象征着当时紧张的官民关系。
画中两处出现渎文悲剧,车夫把被废黜的旧党书写的大字屏风当作苫布,包裹着旧党人的其他书籍文字装上串车,奉主人之命推到郊外销毁。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对文化艺术的破坏程度。
卷尾,画家描绘一个惊险的场面:两辆四拉马车急转飞驰,横冲直撞,路人尚未来得及躲闪;还出现临时性的侵街现象,即在城门口有富人占道举行杀黄羊祭路神送客的情景,足见城市管理之混乱,随意性泛滥。
遗憾的是,宋徽宗迷恋精绘祥瑞和吉兆,他或许看出了《清明上河图》的画中用意,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之后,并不愿收藏,只在卷首题签后就将其赏赐了出去。
迷恋江山入画的宋徽宗赵佶,在把几幅他引以为傲的江山名作御赐给了别人之后,他的千里锦绣江山,他的北宋帝国,也随后覆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