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随想

意外的在村里比较闲散的呆了一个星期,独自去景区走了一圈。空荡荡的山,野菊热烈的蔓延,芒草穗随风舞动。

耳朵里塞着《一个人的雨》,间歇的时候听到不知名鸟叫或是寒鸦声。景区不大,绕着公路走也就一两个小时的事情,说起来,这还是第一次这么踏实的真实的走完整条公路。

中途遇到工人种树,也去凑热闹的种了几棵。锄头比我高很多,很重,柄因为长期被使用而光滑。本来是想试着种一棵试试看,谁知一棵种完竟不愿意停下来,又连着种了几棵,直到离开去背苗的工人回来问我要锄头才罢手。

种树的过程和走路一样让人感到分外的踏实与真实。

五岁之前,我在山上长大,对大山总有莫名的喜欢。之后离开大山,只能寒暑假的时候才能回山里去,每次回去总是雀跃的。那时候小小的我,独自坐着小小的船,沿着长江一路顺流而下,然后又沿着羊肠小道慢慢的爬。从早上出发到终于见到山里的外婆,已经是下午2、3点。

大山不是什么美丽的山,满山最多的是各类芒草和油桐树。后来外婆种了些果树,樱桃,蜜桃,李子,梨子,橘子,橙子,还有柚子,遗憾的是,我从来没有吃到过柚子树上的柚子。

最爱的是小院边上的一棵杏树。杏树有些年纪了,我记事起它就已经很是高大。小时候吃得最多的就是它结的杏,酸酸甜甜,现在想来也是一种奢侈的回忆。还有一棵高大的枇杷树,记得有次回去,没见着大舅家的妹妹,她犯了错不敢回家,直到天黑她也没有回来,我们焦急的到处找,却依然不见人影。后来说是就躲在了那棵树上。

山里的黑,是真的黑。

城市灯红酒绿,即便夜幕降临,云朵和雾气也反射着灯光的颜色。即使半夜,即使凌晨,也会有不知疲倦的人,不知疲倦的车,在叫嚣,在奔驰。小时候,还是惧怕黑暗的,尤其是在冬夜里,黑夜让寒冷加剧。外婆四点左右起来给猪弄吃食,总会在灶膛里给我煨上几个红薯。等我起床,就把烤熟的红薯给我,还顺带一个小烤炉。烤炉是外公用竹条编制,里面放了大小合适的搪瓷盆,再在盆里搁上黑炭,小小的我带着小小的烤炉,坐在小小的板凳上,吃着烤红薯,有时候喵咪会来陪我,有时候狗狗也会来。

那些年无忧无虑,韶华转眼即逝。

后来离开大山,离开了山野的清香,遛狗逗猫的童趣,开始了与书为伴的生活。

我识字早,三年级的时候已经看完了小姨留在家里的所有书籍,包括高中作文选。还有一本被我翻烂了的鬼故事。那时候的书真的只是书,一本一本,排版紧密,插画很少,字好像也很小。小的时候对看书有种专注,废寝忘食,好似要钻进书里去。

细想起来,小时候的那种专注,仿佛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也消失。

校园时光还好,只是总被教育者不要看与考试无关的书籍,但毕竟总还是有书在陪着成长,后来工作了,看书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终日忙碌,身心俱疲。书,也就荒废了。

长时间的不看书和学习,让我真正的领悟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精髓,突然也一下真正领悟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的道理。

不管在哪里,不管做什么,总有人群与你同行。或许有人行色匆匆,或许有人漫不经心,但你是你。你打了鸡血似的一直往前倒罢了,但凡你停下来,便已经是在退步,因为别人已经走了,他们会赶上你,超越你,将你甩得远远的。你以为你只是停下了,殊不知你已经退后很远。初学时,以为能做个古文翻译就已然是懂了,后来发现全是狗屁。要想明白,真的要读百遍的。

这些年看似忙碌,但心里也是清楚的,并没有多少长进。工作状态一日不如一日。有时候似打了鸡血,有时候又倦怠不已。

21岁的生日那天刚好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举办活动的日子。连着熬了三个通宵的我忙得脚不沾地。外婆打电话来也是应付几句就挂了,满心全是活动活动活动。天气不好,现场混乱,心中忐忑得不得了,连打瞌睡也是不敢打的。好在活动是顺利的完了。尽管我对这次是不满意的,我觉得太糟糕太混乱了,懊恼,焦虑,也生气。

我深知让别人失望了。挺受不了失望这个词的。不管是自己对别人失望,还是自己让别人失望。心里难以抹去的自责与愧疚。晚上开车回城的路上,很平静,只觉得好累。第一次晚上开山路,还是熬了三个通宵的晚上,车上载着同事,我不敢瞌睡。后来实在撑不住就换了人。那天深夜十一点左右到家,头沾着枕头就睡着了,一觉起来已经是第二天中午十二点过。中间连梦都没有。我想定是累极了。拿到驾照不到一年, 技术也没有想象中的逐渐生疏。反而因为一些机会愈加熟练。

技能类的东西,不做就会忘记,而一直做,就会越发熟练,如果一边思考一边一直做,就会精通。不止是技能,任何事,都是如此。

作为一个拖延症重症病人,一个懒癌晚期患者。想打败自己一些坏的秉性还真的挺难。 但如果连这两点都克服不了,那也不要谈什么美好人生了,它与我无缘。如果我能像控制体重一样控制拖延症和懒癌,那我就真的胜利了。

加油吧!

无论如何,努力和奋斗,学习和进步,它们才应该是生活最基本的步调。

你可能感兴趣的:(村中·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