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西塞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

已经记不清何时买了这本书,一直放在那里。最近心情低迷,困惑于一些事,于是拿起来读一读。

西塞罗(106BC-43BC)是古罗马共和国晚期政治家、思想家、散文家,自幼是神童,长大后也不凡,从政、法律、哲学、文学等都玩得不错。古希腊哲学思想,因他的文笔为当时罗马人所熟知。文艺复兴时代和启蒙运动的不少思想家,为他的作品和思想所着迷。当时,他所处的时代是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过渡的时代,始终活跃在罗马政治活动中,终究被安东尼(屋大维的对手)派人所杀。

这本书如其书名,分为三篇,分别论述老年、友谊、责任。文体是对话体,这也是古代思想典籍的特色。我们读这类书时,经常看到某个思想家在书中假借先贤之口讲私货,比如《庄子》中多次拿孔子出来当文中人,搞得后人莫辨真假。

在三个主题中,我更喜欢《论友谊》这篇。这一篇精辟地阐述了友谊的种种方面,比如友谊的性质、起源、好处、择友的标准,友谊所应遵循的规则,以及友谊与美德、年龄、性格、爱好等的关系。西塞罗认为,友谊是诸神赐予我们晴好的、最令人愉悦的东西,是最合乎我们天性的东西,因而也是最崇高的东西。友谊就其本性来说,容不得半点虚假,因为它是出乎一种本性的冲动,是朋友之间的一种亲善和挚爱。由于“友谊只存在于好人之间”,所以德行是友谊的基础,也是友谊的孕育和保护者,如果没有德行,友谊就不可能存在。西塞罗还认为,友谊有数不尽的好处,它“既能使成功增光添彩,也能通过分忧解愁减轻失败的苦恼。”真正的友谊并不是为了索取或得到回报,而是出自一种心灵的倾向,即某种天生的爱的情感。在这篇文章中,西塞罗为友谊制定了若干规则。这些教诲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可执行的。具体如下:

1、我们之间的爱好、追求和观点上完全协调一致,这种协调一致乃是友谊的真正秘决。

2、我所能做的只是劝你们把友谊看作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因为友谊是最合乎我们天性的东西,或者说,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中,它正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

3、我得定下这样一条原则——友谊只能存在于好人之间。……我说的“好人”是指这样一些人:他们的行为和生活无疑是高尚、清白、公正和慷慨的;他们不贪婪、不淫荡、不粗暴;他们有勇气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4、我们现在可以把友谊定义为:对有关人和神的一切问题的看法完全一致,并且相互之间有一种亲善和挚爱。

5、可以说,一个人,他的真正的朋友就是他的另一个自我。

6、友谊应其本性来说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就其本身而言,它是真诚的,自发的。

7、当友谊是出自一种本性的冲动而不是出自一种需求感时,它就会更加崇高,更加符合实际。

8、友谊是出自对一个人的美德的信赖,如果他抛弃了美德,那么友谊也就很难继续存在了。

9、我们可以制定这样一条友谊的规则:勿要求朋友做坏事,若朋友要你做坏事,你也不要去做。

10、让我们把这定为友谊的第一条规律:我们只要求朋友做好事,而且也只为朋友做好事。

11、人们所寻求的、能保证友谊永恒不变的品质是什么呢?那就是忠诚。任何缺乏忠诚的友谊都是不能持久的。而且,我们选择朋友时还应当找那种性格直爽、友善且富有同情心的人,能和我们一样为某一事物所感动的人。

12、友谊的另一条重要规则是:你应当和朋友平等相处。

13、友谊的另一条有益规则是: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分寸的善意而妨碍了朋友的大事。

14、我们第一个目标应当是防止朋友之间出现不和;第二个目标应当是保证:倘若出现了不和,我们也要设法让友谊自然而然地消亡,而非猛然断交。

15、正当的途径是:首先自己做一个好人,然后再去找和自己品质相仿的人做朋友。……我主张“敬重”,因为如果没有“敬重”,友谊就失去了它最光灿的“宝石”。

16、对友谊破坏性最大的莫过于阿谀奉承和谄媚。

17、美德是第一位的(没有美德就不可能有友谊);但除了美德之外(而且仅次于美德),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是友谊。

以上是摘录。看一看西塞罗对友谊的界定,想一想我们对友谊的定义。美德先于友谊,友谊产生于美德的基础上。而我们呢?我们经常困惑于友谊,这种困惑的根源应是我们未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经常混淆了熟人和朋友。所以,我们要区分两者,珍惜真正的友情。而生活中,很多人终其一生,只有熟人,没有西塞罗所讲的友谊。

一生之中,我们会认识很多人,总有人而你而来,总有人离你而去。朋友也是如此,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朋友。这些朋友与我们自己,有时会在才智、财富和地位相差甚大。我们如何处理呢?想到论语里说过的一句话;富而无骄,贫而无谄。而西塞罗说:“首先,你应当尽自己能力施惠于他们;其次,你应当根据他们的承受能力去关心和帮助他们。”要看对方的承受能力,这是考虑对方的心理感受。

把同类主题的文章和书放在一起读,一直是我推崇的读书方法。蒙田、培根也就友谊写过文章。有兴趣的话,可以把三篇一起比较着读,收获会更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西塞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