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张纯如是在一本抗日小说里,如今回忆只记得住寥寥几个关键词:女性、很年轻、南京大屠杀、震惊西方、自杀,脑海里却留下了一个如同秋瑾女士般的舍生忘死、奋力自强的斗士形象。
曾经也有疑问,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上,也许应该对日本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民族情绪。
曾经也有想象,军国主义盛行之下的日本是个癫狂的反人类的病态社会,并非日本的真实面目。
曾经也有希望,早已离开二战烟云的人们,同战争中的所有受害者的子孙,应当是同样地,是渴望于和平共处、美好繁荣的未来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甚至不得不认识到一个事实——个人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是如此的一致,一致到,如果当时日本侵华成功,日本全体人民必将举国欢庆——欢庆于收获如此巨大的殖民地和如此软弱的奴族(只要断绝文化和语言,一个民族的消亡不过3代之间,何况当时的中国甚至缺乏民族国家的概念)。
反过来说,中国扩张领土——没有中国人是不高兴的;中国扩大世界影响力——没有中国人是不高兴的。
日本人,当然也一样。美国人,当然也一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样,我便不得不注意到张纯如——这个明明是美国人,却献身于中国、不仅仅献身于中国的女性。
这样,我便不得不注意到张纯如——这个明明与中日无关,与战争无关,却献身于真相和历史的女性。
这样,我便不得不注意到张纯如——这个当时只有25岁,青春正好,风华正茂,明明应该好好的享受生活、好好的享受爱情和家庭——比我仅仅大那么一点儿的女孩子,投入到一个没有边界、没有未来的迷雾里去;仅仅出于自己的善良和认真。
没错,仅仅出于善良和认真——仅仅认为,人们不应该忘却这段历史。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祖籍江苏淮安。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
哈佛历史系系主任、中国现代史教授威廉·柯比在该书《序言》中写道:“南京的暴行在西方已几乎被人们遗忘,所以,本书的问世尤显重要。张小姐把它称作‘被遗忘的大屠杀’,将二战期间在欧洲和亚洲发生的对数百万无辜者的屠杀联系在一起。”
1994年12月
当时,只有25岁的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更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在南京,的确存在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而且在所有的英文非小说类书籍里,居然没有一本提及这段本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
“《南京暴行》出版后,她对美国读者的热情反应也感到意外,她说,这本书虽然重要,但我以为只会得到图书馆的垂青。但纯如也相信,真相是不可毁灭的,大家要同心协力,以确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记。”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便是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先生,找到了拉贝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
今天,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的《拉贝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国家的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
张纯如发现的不只是《拉贝日记》,还有一份珍贵的史料:《魏特琳日记》。
这些资料可以说是后来学者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和抗战历史的最重要的证据。
经典人文地理—张纯如与南京大屠杀
最后,年仅36岁,2004年,张纯如抑郁自杀。
行人已远。哀思已毕。
如果一个人没有力量,那么,多少人——十人、百人、千人、万人、万万人也不会有力量。
力量,就放在这里——名叫真善美的地方。
尽可取用。
附:张纯如资料 张纯如吧 检索贴 感谢吧友 Iris_public 明鉴君
含:1部分图书,包括《南京大屠杀》日文版
2纪录片,包括07年的那部《Iris Chang The Rape Of Nanking》的高清版视频和soundtrack,其中包括主题曲及影片配乐。含中文字幕。
3Iris Chang本人接受过的访问及她发表过的演讲
4部分影响,包括CCTV制作的短片,张纯如母亲张盈盈的关于纯如的著作的发布会视频,华裔青年讲述Iris对他的影响。
6幸存者证言,包括一位慰安妇的讲述
Please believe in the power of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