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大凉山,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贫穷、犯罪、落后和彝族。每次的新闻,也无一不是报道“中国最贫困的地方”。前阵子一篇“最悲伤作文”更是刷爆网路。我在凉山呆了近四年,今天,我想说说我记忆里的大凉山。
我和大凉山的缘分始于意外。
高考的时候,我意外的将英语答题卡填错位,以至于我估分失误(我的专业属于提前批,须估分填志愿)。满心失落的我,抱着复读的想法随意填了志愿,却在一个月后意外的收到了西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犹豫再三,我实在没法面对复读的压力和专业文化的双重考验,想着好歹也是个二本,就去了这个陌生又神秘的地方。
从恩施到西昌,坐火车要二十多个小时,还要在途中换乘好几次。一路的山路,一路的隧道。
1初到西昌
在此之前,我对大凉山没有任何的了解,连传说中的贫穷落后都没有听过,甚至不知道这里是彝族自治州。唯一知道的是,西昌是中国著名的卫星发射基地。出发前,也仅仅是粗略的查了学校的状况。
在奔波了一天一夜之后,在凌晨抵达西昌。一下火车,寒意扑面而来,只是初秋,西昌的清晨已经很冷了,需要穿上厚厚的外套和长裤,我和阿迪在风中,穿着短袖短裤冷得瑟瑟发抖。
由于早到了两天,学校还没有安排人来接新生,我们只能打车去南校区的师姐那里。火车站门口堆满了人,揽客的司机用川南特有的方言,大声的喊“南校区、南校区”“北校区、北校区”还有一些跑长途的喊着“美姑、美姑”“冕宁、冕宁”,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些是什么意思,大致猜测是地名。夜晚凌晨两点,车站门口却如同闹市。
我和阿迪都是初来乍到,又是社会生存经验几乎为零的大一新生。在问了几辆车后,发现价格都差别不大,都不打表,便就近上了出租车。师傅告诉我们离学校很远,得近两小时车程,一百元不打表。于是最终在两小时后抵达学校,我还在感叹西昌好大啊。(后来我才知道,从火车站到学校就半小时路程,公交车就一块钱,打车最多也就20,此乃后话)
当天师姐带我们逛了学校和周边,比想象中小,但很美,面朝邛海(是个内陆湖,名叫邛海),背靠泸山(此泸山非彼庐山),用山清水秀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一阵阵海风夹杂着水草的香气扑面而来,湖面上的芦苇随风摇曳,不知名的水鸟一会扎进水里,一会在半空盘旋,清澈的湖面还能看见鱼虾。艾玛,这哪是来上学啊,这就是来景区旅行的,在这上学简直太棒了,也许我还能邂逅一帅哥手挽手逛邛海公园(事实上后来跟男友还是来了很多次)。当时我这样想。
当天下午,学校用校车(其实就是一通勤的公交车)送我们去新校区(很久以后我才知道,是学校为了避免政府将荒废的土地收回,用一批学生去占着地盘)。我至今无法忘记那种落差和惊讶。
校车沿着邛海行进一个多小时,越走越偏僻,经过一个叫川兴的镇上,最终抵达东校区(以前的凉山大学)。整个学校像一个废弃的厂房,杂草丛生。新装修的校门显得格外扎眼,显得格格不入。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一栋宿舍。
对,是一栋宿舍,女生住一楼,男生住二三楼(体育系男女比例1:3)。篮球场上是水泥地,木质的篮球架经历多年风雨的洗礼,已经落败不堪,歪歪斜斜,仿佛下一秒就会倒塌。除此之外,几个水泥乒乓球台被淹没在树林里。没有田径场,唯一的足球场长着比人还高的杂草,郁郁葱葱。走近一看,场上到处都是大坨大坨的动物粪便。最好笑的是,旁边竖着一大块告示牌,写着“禁止放牧”。我们就在这样一个“田径场”进行军训和学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军训时走正步,总会惊起一堆蚂蚱满天飞。学校没有食堂,就在马路对面修建了几间小房子作为食堂,可是后来我却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小食堂的红烧肉,这些年,再也没有吃到过比这更好的。方圆十公里内没有超市,没有KTV等娱乐设施,更别说其他。
进城需要一个小时,只有半个小时一趟的106路环海公交。
许多家长开着车来送孩子,只逛了一圈,便带着孩子回家复读。而对于我,别无选择,只能既来之,则安之。
我们就在这个不能称之为大学的大学待了一年,除了上课,再无其他。可就是这样一个条件艰苦的地方,却培养了一大批如今很优秀的体育教师,遍布全国。多年以后,他们也会桃李满天下。
我想,多年以后,很多人都会感谢有这样一段经历,能让我们心无杂念的学习。越是艰苦,越能磨练一个人的心性。越是孤独,越是能专注的一件事情。
2凉山的孩子
曾有摄影师,在网上发布了一组凉山孩子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八九岁的彝族小姑娘背着未满一岁的弟弟上课的画面,很让人心酸。其实这真的不算什么,当你亲眼所见,你会心酸更多。
西昌是凉山最繁华的地方,月城广场和名店街是西昌的市中心,是整个西昌人流量最多的地方。我刚到西昌的时候,坐在名店街的街边小店吃饭,然后将未吃完的食物扔进旁边的垃圾桶。刚一转身,就看几个脏兮兮的小孩去扒拉垃圾桶,迅速将我吃剩下的食物塞进嘴里,狼吞虎咽起来。小一点的孩子抢不过,被大一点的孩子推倒在地。
其中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抢到一个被我吃掉一半的鸡腿,一脸得意。意外的是,他眼巴巴的看了一会,撕下一小块吃下去,细嚼慢咽,如人间美味一般。我以为他是不舍,留着慢慢吃。没想到的是,他走到街道的另一边,把鸡腿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喂一个坐在地上的小孩。小孩两岁左右,说话都还不甚清楚。一边吃,一边拿了一块塞进姐姐的嘴里,在姐姐脸上吧唧的亲了一口。小姑娘满脸笑容。
看到这里,我鼻子一酸,眼泪吧嗒一下就掉了下来。立马买了两个鸡腿拿过去给他们,小姑娘接过的时候那种受宠若惊的眼神,我至今都忘不了。
结账的时候,老板说:“哟,姑娘你是外地人吧,真是好心。那群老彝胞的娃,天天满大街找吃滴,看到都烦。”我本想争辩几句,可想想还是算了。在后来的几年,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虽然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每每见到依旧心酸。
让我震惊的,还不只这些。后来陆陆续续跟着朋友去过凉山其他县市,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马路边的草地,土房旁边的泥巴地,街边的过道,都有小孩玩耍和争夺吃食。孩子们浑身脏兮兮的,偶尔露出童真的笑脸,更多时候,是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沧桑。尤其是小姑娘,经常可以看见,十一二岁的年纪,背上背一个,手边还牵一个。除此之外,还得帮忙家里干活,已经很娴熟了。有一部分在上学,但是更多的从未识得一个字。
我也是少数民族,我也是山里的农村孩子,但是我从未经历过这一点点的苦。在我谈着理想和情怀的时候,我不知道他们以后是否能吃得饱,穿得暖。
随着经济上的贫瘠,带来的自然是精神和知识的贫瘠。
大三的时候,我被分配到西昌四中实习。学校属于西昌市内比较差的中学,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我代理初一二班的班主任。虽然学校差,但是能上这所学校的乡下彝族孩子,家庭显然已经不算差,毕竟转学的费用和每学期的学费、生活费、住宿费对于一个贫瘠的彝族家庭来说,并不算个小数目。
我的班上有个叫阿呷的彝族小男孩,十四岁(彝族孩子上学大多较晚),黑黑瘦瘦的,总是一脸严肃。阿呷每次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学习也很用功。体育课上,我特意选择他作为体育委员来集合带操,他犹豫了一下,没有拒绝,但是我能从他的表情里看见他的抗拒,至于为什么不拒绝,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不敢。
上体育课的时候,他站在队伍前面,一个口令都喊不出来。我问,你们以前体育课没有教过吗?其他的孩子大声说:“教过”。我转身说,阿呷你继续。我并没有凶他,可是他已泪流满面。我无奈只得让他归队,我继续上课。
课后我特意留他一个人,问他为什么不喊,他一句话都不说。我温和的给他说了很多话,他才向我缓缓道来。他说,他不敢,其他的汉族孩子都不跟他玩,都排斥他,笑话他。他唯一想做的,就是想好好学习,走出大山。让人觉得,彝族孩子也是能让人骄傲的。
阿呷一幅大人模样,很严肃,很慎重的说了这翻话。那句走出大山生生的给我心里一击。曾几何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大山,出人头地。这也成为了我后来选择独自去北京的一个缘由。
阿呷是属于爱学习的乖孩子那一类,但更多的彝族孩子并不如此。
学校还有一个单独的彝族班,全班的孩子都是彝族孩子。我不知道学校为什么这样分配,学校给出的理由是便于管理。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和孤儿,有的是父母吸毒贩毒被抓,有的是父母早逝的孤儿,有的是父母离家打工的留守儿童,现在大多跟亲戚生活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没人管。家长不太管,学校也不太管得住。他们却异常团结,整个班像亲人一样生活学习在一起。
他们很调皮,不愿意乖乖听课,上课时打闹,用彝语辱骂老师,朝老师扔粉笔头。长此以往,学校也不太管他们。一个学生竟然告诉我,她明年就16了,家里已经给她谈妥了亲事,明年就辍学回家结婚。
我上过他们几节课,下来后身心疲惫。我企图用教师的威严来震慑他们,这显然没有任何作用。直到有一次,我替一个老师给他们看晚自习。我跟他们聊天,聊外面的世界,聊我知道的故事,然后放电影给他们看,跟他们一起唱歌。他们每一个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没有一个人调皮。
原来,他们只是缺少爱,不懂得怎么爱罢了。原来,他们不是生性调皮不用功,而是长久以来家里给灌输的就是读书无用,回家干活生养才是出路的思想。原来,他们只是被太多的人遗忘,他们需要存在感罢了。
实习离开的时候,他们竟然凑钱给老师们买了一个两层的蛋糕。也许你觉得不足为奇,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几块钱有可能是他们一个月的零花钱,他们大多长那么大,从来没有吃过蛋糕。那一天,他们不再羞涩,他们对实习老师们说感恩的话。他们的代理班主任,我的一个同学,整整哭了一晚上。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愧疚。愧疚自己没有一视同仁,愧疚自己没有好好对待他们,没能多教一点有用的知识给他们,因为他们的调皮而敷衍。
两年过去了,算起来,孩子们已经初三,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
只希望,你们都好,不求有多大出息,只求能平安一生,衣食无忧,这已是最大的希冀。
写到这里,竟是深深的无力感。
作者简介:麦依,90后土家族姑娘。混迹在图书圈的体育系汉纸。执着于写平凡人的喜怒哀乐。所有文章均原创,禁止转载,有需要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