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傲慢与偏见

读书笔记-傲慢与偏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是选择在自行车上笑,还是坐在宝马车里哭?”婚姻是爱情现实的写照。

《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就是一部又浪漫又现实的贵族阶级爱情故事。作品生动的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在英国小说史上开辟了写实的世态小说的先河。这部作品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名著之一,英国著名作家、戏剧家毛姆将其列“世界十大小说”。

奥斯丁将这部小说的初稿取名《初次印象》,但作品是事隔十余年之后,进行了修改,并将书名改为《傲慢与偏见》,才正式问世的。她曾自称:《傲慢与偏见》是她“最宠爱的孩子”,这部作品也是奥斯丁六部长篇小说中,最受欢迎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傲慢”属于男主角达西,“偏见”则来自女主角伊丽莎白。作品经过了两个世纪的阅读和批评,却能始终引起长盛不衰、雅俗共赏的,是有它的原因的。这部小说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共描写了四起姻缘,是作者最富于喜剧色彩浓厚的一部。

正如奥斯丁自己所说,《傲慢与偏见》是在两寸象牙上细细的雕刻出来的,小说不仅情节动人,且语言文字充满了机智的英式幽默,并在语言和对话的艺术上,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把人物刻画的真实鲜活,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到现在仍是很多人喜欢的婚恋小说,出版两百年而历久弥新,影响依然深远。

英国文艺批评家安·塞·布雷德利指出:“简·奥斯丁有两个明显的倾向,她是一个道德家和一个幽默家,这两个倾向经常搀混在一起,甚至是完全融合的。”奥斯丁在作品中通过四起婚事的对照描写,提出了对婚姻道德和行为的规范问题。这部作品的成功问世,能够经久不衰,到现在还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主要有三大特点。

第一方面是作者围绕所处当下时代,“女人以嫁给有钱人为终身目标” 的现实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提出了对婚姻态度的看法和观点。

“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本书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头,让人感觉是个平淡世俗的故事。的确小说的题材和内容具有一般小说通俗浅显的特点,主要篇幅都是谈婚论嫁,种种关于门当户对,社会阶级以及财富对婚姻的重要性,世俗的舆论铺满整个作品。

但往往,伟大出自于平凡,奥斯丁就是将她对人生的哲理性观点,通过爱情这一司空见惯的事情细腻的娓娓道来。整部作品通过对班纳特家几个女儿的婚姻经历为基础,以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感情经历为情节主线,展示了十八世纪中后期英国社会贵族阶层的婚姻状态。班纳特家有5个女儿均未出嫁,而班纳特太太是一个神经质,虚荣心十足的女人,将每个女儿嫁出去是她这一生唯一的大事。

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女儿们各自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观点及其经历,反映了作者本人现实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第二方面是作品中的巧妙的运用的英式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来刻画出极具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这样的写作观点和角度,是和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作者奥斯丁是第一个现实描绘日常平凡生活的小说家,在英国小说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奥斯丁的小说尽管题材比较狭窄,故事内容也相对平淡,但是她善於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这样有明显缺点的人物,还是班纳特夫妇、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

奥斯丁在创造人物对话时,一方面注意运用幽默和讽刺的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又善于利用说话人和听话人在动机和理解上的差异,制造多层次语意,使得她的对话具有既鲜明生动、富有个性,又含意丰富、耐人寻味的特色。

例如作品中第十章,达西趁宾利小姐弹起一支苏格兰小曲的当儿,邀请伊丽莎白跳舞:“贝纳特小姐,你是不是很想抓住这个机会跳一曲里尔舞?”他主观上是想讨好伊丽莎白。但作者用“很想抓住”四个字描写出达西的傲慢心态。可伊丽莎白说,“我早就听见了,只是一下子拿不准怎么回答你。我知道,你是想让我说一声‘想跳’,然后你就可以扬扬得意地蔑视我的低级趣味。但是,我一向就喜欢戳穿这种把戏,捉弄一下蓄意蔑视我的人。因此,我决定跟你说:我压根儿不想跳里尔舞——现在,你是好样的就蔑视我吧。”作者通过伊丽莎白俏皮的回答也形象的描绘出,她的性格活泼,对达西带有偏见的态度。

再如:宾利小组为了挑逗达西厌恶这位客人,她常常冷言冷语,假设他和伊丽莎白结为伉俪,筹划这门亲事会给他带来多大幸福。“我希望,”她和达西一道在矮树林里散步的时候,她说,“喜事办成之后,你得委婉地奉劝你那位岳母大人不要多嘴多舌。你要是有能耐的话,也把你那几个小姨子追逐军官的毛病给治一治。还有一件事,真难以启齿,不过还得提醒你一下:尊夫人有个小毛病,好像是自命不凡,又好像是出言不逊,你也得设法加以制止。”形象的描写出宾利小姐的嫉妒又刻薄性格的特点。

奥斯丁的讽刺艺术,不仅表现在某些人物的喜剧性格上,还表现在很多情节喜剧性的处理上,而且还融汇在整个故事的构思中。男主角达西最初断定,贝内特家有那么多不利因素,几个女儿很难找到有地位的男人,可后来恰恰是他娶了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呢,她曾发誓决不嫁给达西,可最后还是由她做了达西夫人。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书中那位最可笑的贝纳特太太,她认为:“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个观点,最后却被证明是最正确的。这种荒谬与“真理”的滑稽转化,尽管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是非观念,但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索。

这些描写手法都展现了作者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烘托人物的性格特点,这种艺术创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

第三方面是作品中勇敢的提出独立女性要求平等自由的思想。作者奥斯丁本人就是一个脱离了男人依然活得有趣的女人。她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房间里有书、有纸、有笔。女性身份或多或少会成为人生的局限,但她没有埋没自己的才华。受父亲影响,奥斯丁热爱阅读,二十岁左右始写作。她是英国的骄傲,被誉为“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在作品中,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现象十分严重。女性的社会角色是很明显的,即便是有钱的太太、小姐们,充当的角色也只是家庭主妇而已。如班纳特家中没有男嗣,班纳特家的财产只能由班纳特先生的侄子继承。如书中所描写的,每一位太太在后半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嫁女儿,让她们未来在丈夫的资产庇护下得以生存。因而一旦生活中来了一位有钱的绅士,母亲们便认定他为自己的准女婿。如此的婚姻悲剧在那一时代是很普遍的。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妇女地位低下,妇女没有工作、没有得以维持生计的能力,只有依靠婚姻这条路来为将来的生活来源做打算。

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她不仅拥有美丽的外表,她还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因此她不受生活和世俗的束缚。她一开始因为偏见,不喜欢傲慢的达西,所以对于达西的带有的求婚,她不仅强烈地拒绝而且还把他大骂了一顿。后来对风度翩翩、行为恶劣的威克汉姆产生了爱慕。但伊丽莎白又是理智的,智慧的。在还不知道威克姆的真实面目前,她的姨妈却说这样的青年托付终身不会幸福,因为他没有财产没有稳定收入,伊丽莎白接受这样的看法,并且主动克制了自己的感情。

后来她经历了不断地成长,慢慢的理智的对待事物,在得知威克姆的真实面目后,果断的离开了他。达西的信是这篇小说的重点,它使她改变了对达西的看法,从而渐渐地对达西改观。后来,当她爱上达西以后,对于凯瑟琳夫人的阻拦与干涉,她为了幸福而勇往直前,更表现出了无所畏惧刚毅。

虽然作品是表现的爱情故事,语言轻快,幽默,刻画的人物都很具有喜剧特色,但故事中,确丝毫不见热情澎湃的只言片语,不难看出,奥斯丁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理智二字。这跟她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经历也是有联系的。她家道小康,初恋夭折,终身未婚。她坚持自己的格调,只为大众写平凡的琐事,尤其是绅士和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

奥斯丁凭借理智来领会世界,她的作品犹如生活的一面镜子,照出了世人的弱点,贪婪、现实、爱慕虚荣、愚昧、盲目和自负等。奥斯丁的时代已经远去了,但人们追求美好婚姻的共同人生诉求却没有任何改变。

现代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们在谈婚论嫁时又何尝不是进行着金钱与爱情的权衡呢?社会上的一些青年男女,以“高富帅,白富美”,为审美标准,以“有房、有车、有存款”为谈婚论嫁的基础。

人们容易沉迷于物质和激情,盲目的追求而误入歧途,失去自我。在追求爱情的路上,我们应该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因为金钱、名利或其他原因而走进婚姻,应该要坚持寻找真爱。如果对方的某些缺点是自己所不能容忍或是无法改变的话,就应该果断选择放弃。在得到爱情后,更要珍惜彼此,用心的去经营幸福。

《傲慢与偏见》作品中诠释的婚姻观念同样适应于我们的时代,虽然所反映的是贵族爱情婚姻故事,但是其中所渗透的婚姻道德观念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傲慢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