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我与麻江的故事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麻江县地处贵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门。县境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处于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由于土壤锌、硒元素含量较高,因此麻江稻米被称为锌硒米,麻江县也素有“中国锌硒米之乡”的美称。2017年5月,南京农业大学就锌硒米等3个产业与麻江县政府签订对口产业技术帮扶合作项目。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实践团于2017年7月奔赴贵州麻江开展产业帮扶调研工作。

初到麻江

我依旧记得初到此地的“想到”与“想不到”,我想到的是这里连绵的山,这里的饭菜简单,但它也不同于我想象中的麻江,没有崎岖偏远的山路,而是宽敞的马路通向村落的每一个角落。当放下行李的那一刻,不得不承认,我放下了对条件落后的不安,原本做好与“困难条件“作斗争的心,也放松了警惕。但人生总会用出其不意地给人留下深刻记忆,当我们到了住所——一户简单的农户住房,昏黑的卧室灯光和“半露天式”的厕所,眼前的现实无不与第一眼的印象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习惯了宽敞明亮的房间,我不得不重新适应这样的条件与环境。住户家的两位小兄弟,帮着我们铺好了床铺,两个小小的身影领着我们走过狭小的过道,愉快地给我们介绍。环顾周围的一切,明白与自己所曾经历的一切都是截然不同,但这都是真实存在的生活,优越、贫穷,先进、落后,他们的隔阂真实存在,我只能默默地接受着所有的一切都处在同一个世界,而期间凭着细长的山路相连。我多想用心感受这样的另一种生活,可无论怎样努力,我都只能是简单地路过,而对于那两个小兄弟,却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走访调研

扶贫调研的日子,真正体会到什们叫用脚步丈量道路。我走入一个又一个安静的村庄,木制的房、石筑的墙,眼见的一切都与熟知的不同,而我是外来的访客,小心谨慎地叩响了村庄的门。起初总是带着忐忑与不安“村民对于我们的来访会如何对待?他们会配合我们的问卷调查吗?”可当真正走近他们,当看见一张张亲切微笑的面庞,当浓浓的方言招呼着我们进屋坐下,所有的顾虑和担心都烟消云散,只剩下一股暖流,因路途疲惫烦躁的心也平静安适。原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未曾因为急促的步伐而把我们看成匆匆的过客,他们欢迎着我们,如同欢迎着远处归来的朋友,欢迎着大山之外的新鲜活力,并期盼着能将那些新的力量注入到改造故乡的愿望之中。

在路上—我与麻江的故事_第1张图片

十天的时间,我们在贵州省麻江县贤昌镇、杏山镇、宣威镇和碧波镇四个乡镇的数十个村落开展了关于锌硒米产业发展相关的问卷调研,共回收178份有效问卷。

在贤昌镇调研过程中,针对村民在种植水稻时遇到的难题,团队邀请南京农业大学水稻专家李刚华教授在锌硒米主要产区贤昌镇举办了锌硒米栽培技术培训会,围绕锌硒米的高产优质定量栽培技术,提出“品牌促进产业,产业促进生产”的总体方针,引导种植大户利用先进种植技术合理施肥、扩大种植规模。

之后,团队成员在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教授的带领下,来到麻江县锌硒米优质高产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丁校长带领成员深入了解了锌硒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之后又到水稻试验田对从我校引进的18个水稻品种在当地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考察,查看了示范基地各个水稻品种的抗性、育性,向农户了解了田间种植的实际情况。

在路上—我与麻江的故事_第2张图片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即使处在锌硒矿带上,当地村民对锌硒米的认识还是相当不够,甚至并不清楚锌硒米对人体的益处,这很大程度上可能归因于锌硒米在当地并未形成品牌和规模,且对锌硒产品的宣传力度仍显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成员帮助设计美化了麻江锌硒米品牌LOGO及礼盒包装,以期获得较好的市场评价和品牌附加值。

之后项目组又发现当地锌硒米收购大户较少,收购价格偏低,村民们普遍愿意将自家生产的锌硒稻米自行销售,由此出现锌硒米产业销路窄、推广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栽培专家李刚华教授的建议,实践队员结合互联网+的思维,建立并完善了麻江锌硒米微信公众平台“锌小希”,开设锌硒米销售微店等一系列以拓宽锌硒米销售渠道为目的的产业化帮扶方案,并将在之后的活动中加以推广和维护。

在杏山镇调研过程中成员们发现当地大部分村庄地势偏陡峭,种植、灌溉条件不理想,且杏山镇因城镇化建设导致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居民种植多以自给自足为主,无法形成大规模种植。通过对杏山镇锌硒米种植情况与贤昌镇种植情况的对比,验证了实践团成员对锌硒米产业发展主要受地理条件、政策支持、教育程度等因素限制的猜想。就杏山镇锌硒米产业发展、杏山镇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等问题,走访了杏山镇政府,在座谈会上,当地领导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杏山镇锌硒米基本种植情况,提出对锌硒米产业链发展的期望。随后实践队员们就贤昌镇与杏山镇锌硒米产业发展现状做了客观比较,借鉴“蓝梦谷”的蓝莓产业发展模式及贤昌镇的菊花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杏山镇产业脱贫的建议。

在路上—我与麻江的故事_第3张图片

留守儿童夏令营

让我感触深刻的,还有那些在大山里出生并成长的希望们——村子里的孩子。没有网络、没有多彩的游乐园,没有目不暇接的橱窗。下车哭闹的孩子,妈妈抱着哄着不肯罢休,走入小小的店铺,一碗热腾腾的粉却足以让那孩子的心满足,立马抹掉眼泪鼻,破涕为笑,幸福的笑容好似这骤雨即停露出的太阳。我深深体会到,他们的童年与我有着巨大的差别,但他们所接受并适应这种生活,却获得了淳朴与简单。高枧村小学的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则让我更多地感受到孩子们的乐观与对未来的无线憧憬。我未曾觉得我与他们有着巨大的隔阂,当游戏开始,当音乐响起,我听见他们的笑声充斥耳际,就仿佛以第三人称看见了自己的童年。或许,真正隔开我们的,只是年龄,而并非是重重的大山与漫长的路途,我们虽然出生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但是都应平等的获得童年的快乐与无忧无虑,都应在同一片蓝天下追逐奔跑,都应为同一首童谣轻声跟唱啊。我愿走近他们,忘掉路途忘掉不同的生活境遇,只想陪着每一个孩子一样陪着他们,用我告诉自己所知道的精彩,而他们与我们分享童年的欢乐。这些大山的孩子,渴求的并不仅仅是物质的支持,更应该是平等对待的目光,以及心理的支持与关注,鼓励他们将走出大山的憧憬化作成长的动力。

在路上—我与麻江的故事_第4张图片

扶贫调研的日子已然结束,但它最终意味着什么?我在归来的途中思考。它绝非只是一张张照片组成的记忆,绝非只是走过最长的路途,见过最远的风景。麻江,标记我青春的经历,而我,也必将保留下它今日的现状与未来期盼,我终与这片大山有了深刻关联。那些静默的呼唤让我的步履更加坚定,而在满腔热情的年龄上路出发,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作者:赵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路上—我与麻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