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各国通过变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自国内内政危急。短暂的休整之后,无论是军事、民生还是集权程度,各国都取得了质的飞跃,尤其是魏秦两国,变法之后一扫之前危机四伏的窘迫状况,迅速崛起为地方强国。此时的魏国地处中原,物华天宝。在魏文侯的带领下,培养出一大批政治军事人才,法家李俚;兵家吴起;政治家西门豹、公孙座;大将乐羊、庞涓、犀首皆一时之人杰也。建立了以精锐武卒为核心的常备军。
魏军内部等级森然、分工明确。且数量庞大。魏襄王时期,魏有武卒(重装步兵)二十万;奋击(轻锐步兵)二十万;苍头(裹头巾的待选新兵)二十万;厮徒(军工、勤务兵、辎重兵)二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军事实力可谓雄厚。故苏秦语:魏乃天下之强国也。魏军“精选武卒成为各代定制,魏武卒披重甲,持戈配剑,操12担之弩,负矢囊内装弩箭50枝,携三日口粮,半天能走一百里”。
魏所处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生产力先进,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由于路网纵横、交通便利所以天下物产云集从而使商业繁荣、制作业发达。战国时期最大的商业城市除了宋国定陶外,就数魏国大梁了。战国时,铁器以逐渐推广使用。当时天下的冶金中心均在韩魏。魏国由以兵器制作业发达而称雄与当世。魏军以逐步采用铁制兵器代替青铜兵器,史称魏军甲兵犀利。
凭借先发优势,魏国率先开始扩张,前413年至前408年五年的时间里,连续攻秦,尽得秦河西之地,逼迫秦国退守洛水,夹河对峙。前408年至406年魏国遣大将乐羊越赵境灭中山。前404 年至前373年连续十一年伐齐,破齐长城,使齐内地震恐。前375年伐楚之榆关,前371 年攻占楚之鲁阳。
但就在魏国自恃武功大杀四方之时,其他各国相继完成改革,尤其是秦国,在短时间内军事实力飞速崛起,向南逐渐吞并巴蜀,向东直逼三晋,尤其是占据了函谷关之后,进可攻退可守。而楚国、齐国、赵国也拥兵百万霸占一方,一时间七强并立,《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 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
和春秋不同,此时的七国已经完全撕破脸面,各国之间“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纵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蠭出,盟誓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并彻底抛弃了周天子的封爵,陆续僭越称王。七国局势瞬息万变,敌我阵营分合无常,“邦无定交,士无定主”。
此时的魏国已经错过了扩张窗口,形势急转直下,所谓的与韩赵两家的三晋联盟最终在猜忌与战争中分崩离析。此时的魏国也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加强了军事外交活动。《纪年》:“梁惠成王九年(公元前361 年),会郑釐侯(按:郑釐侯即韩昭侯)于巫沙。”《史记·魏世家》:“(魏惠王)十四年与赵会。”《史记·魏世家》:“(魏惠王)十五年鲁、卫、宋、郑君来朝。”《史记·秦本纪》:“(秦孝公)七年(公元前355年)与魏惠王会杜平。”
但魏国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要与邻国发生争端,对于中原割据势力来说,活下来的唯一方式就是凭借人口优势,趁周围局势未定,迅速碾压周边小国,扩张国土,占领要地,历史上刘秀、曹操和赵匡胤便是通过这个途径站稳脚跟的。但很明显魏国的动作慢了,他的西边和北边是无法撕破脸的三晋联盟,东边和南边则是实力强大的齐国和楚国。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但卫国原本是魏国的附庸国,所以赵国的行为激怒了魏惠王,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公元前354年,魏围大军攻占赵都邯郸,迫使赵国迁都邢台,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与庞涓有个人恩怨,再加上齐国有打击魏国称霸一方的夙愿。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齐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救赵国,只是为了打击强邻,所以最开始只是隔靴搔痒的进攻,而魏国国内尚有一定兵力,对付客场作战的齐军还是有一定把握的,大不了就让给齐国几处小城。所以魏国并未回防,准备完全占领赵国平原地区,然后再反手赶走齐军。齐军不能容忍平原地区存在一个强国,于是开始强攻大梁。魏军不得不撤军回防,按照史书推断,魏军应该绕道去了卫国境内,但当时的卫国已经群狼环伺,极有可能被齐国收买了。于是孙膑却在卫国附近的桂陵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魏军回援的主力在桂陵让齐军全歼(孙膑的说法是抓住了庞绢),随后被迫退出了邯郸城,与赵国签订漳水之盟,表面上恢复了“哥俩好”的关系。前342年,魏国又发动“侵略战争”进攻韩国。韩国是个处境更为艰难的国家,但韩国占领郑国后,坐拥大量的人口土地和铁矿,拥有先进的武器,治国方略偏重于术,军队科技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各国都把韩国当做战略缓冲地,防止与魏国正面冲突,彼此牵制,维持韩国地位。每次韩国遭遇危急,必然会有他国出手相救。而这次就是齐国。韩国在魏国的西面,魏国又在齐国的西面。对魏国来说,消灭韩国可以使疆域连为一体。但魏国的后背就完全暴露在齐国面前了,对于齐国来说,由于相对位置和桂陵之战已经完全不同了,所以围点打援的策略无法实施,除非迫使魏军回防,并引诱魏军反攻齐国。公元前341年,齐威王以田盼为主将,田婴,田忌为副将,孙膑为军师,在韩国五战全败后出兵救援,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又用“减灶示弱”的方法,引诱魏军追击,在马陵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
随着魏国霸业的终结,齐、秦东西对峙的局面逐步形成。随着大规模兼并战争日趋激烈,合纵连横的军事外交活动全面展开。首先发难的是秦国,秦国趁魏国自顾不暇之际,发动河东之战,秦军收复被魏国夺占的河西地区。随后在面对楚国的战事,魏国也以惨败告终。魏惠王凄凉之语:东败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失八邑,寡人耻!迫于形势的魏国不得不考虑调整对外战略,魏相惠施提出了“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魏王朝见齐王,并在徐州会盟,这引来楚国的不满,楚国讨伐齐国,导致楚齐交恶。这正中惠施“以楚毁齐”的下怀。
齐魏联盟之后,魏与赵韩也重归就好。魏国先反攻楚国,又报复秦国,但均未奏效。在魏国联齐抗楚的时候,秦国也开始了为魏国攻楚煽风点火。张仪相秦后,积极贯彻连横战略。张仪的策略是联弱抗强,归还了魏国的河西之地,与韩魏两国联盟,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于是魏齐联盟出现裂缝,但张仪的计策很快就被公孙衍识破,为了拯救关东联盟共同抗秦,公孙衍提出了“阳与齐而阴结于楚”的军事外交策略,加强齐、魏之间的联合。此后不久,公孙衍继续发起声势浩大的“五国相王”活动。但公孙衍的计划并未受到齐、楚的重视。楚、魏襄陵之役后,陈轸劝阻昭阳继续移兵攻齐,其真正意图在于拉拢齐、楚,破坏公孙衍的合纵抗秦计划。紧接着,魏、齐举行鄄之会,魏国旨在争取齐国,谋求对抗秦国。
从惠施、公孙衍、张仪和陈轸的谋略中可以看出,合纵连横的核心在魏国,魏国为了求存,不得不联合齐国而抵抗秦国。秦国的目的是通过破坏魏齐联盟,削弱齐国。其中楚国是摇摆位,魏国迁都大梁时占领了楚国不少地盘,并且两国之间多年征战,关系一直很僵,因此陈轸才意图联盟齐楚打击魏国。而齐国虽然与魏国联盟,但它并不能获取实际利益,齐国的地理位置注定了扩展方向有限,与魏国的联盟不会长久。齐国的战略很明显,就是想尽办法削弱邻国,不可能与楚国联盟。因此楚国就进入了秦国的视野。
此时的秦国正和魏联盟,而魏也深知秦国狼子野心,仍维持着齐国的联盟。仪兼为秦、魏之相并推行“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的连横政策。张仪的连横政策不仅遭到魏国拒绝,也受到齐、楚二国的抵制。张仪兼为秦、魏之相继续推行连横策略,公孙衍却仍在魏国,韩国则分别用支持张仪连横的公仲和赞同公孙衍的公叔。和魏国类似,韩国也采用了相互牵制,以求平衡的策略。公孙衍上下活动,给张仪下了很多绊子,最终彻底破坏了张仪的连横战略,张仪被逐出魏国。不久,张仪被逐回秦,公孙衍相魏,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国合纵伐秦军事行动的发生,宣告了张仪在魏国推行的“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的连横政策彻底失败。
在各国明争暗斗的过程中,燕国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此时燕国发生了燕王哙禅让子之事件,燕国由此引发一场长达三年的内乱。随着事态的发展,齐国军事力量介入,使得燕、齐之间的军事外交关系变得异常紧张。齐伐燕不久,诸侯即发动合纵伐齐对燕的军事外交活动。齐王迫于燕人的反抗,加上赵、楚、魏三国密谋合纵伐齐存燕,被迫从燕退兵。这为齐国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五国相王不久,中山与赵关系也颇为复杂。中山国乘齐伐燕之机,率军夺取燕地。在各国内乱时,韩相公孙衍与魏相田文再谋合纵军事外交活动,准备伐秦,楚国应约助战。但韩国战败时,楚国只是装装样子,并未实际出兵。结果韩军大败,被迫质押太子讲和,随后秦国大败魏国,迫使韩魏投靠秦国。秦韩魏联盟后,楚国只好赶紧与齐国联盟,两个联盟形成对峙局面。张仪积极谋划齐、楚绝交,摆出优厚的条件破坏齐、楚之间的军事联合,进一步推行自己的连横军事外交政策。受到张仪诱惑的楚怀王不听陈轸建议,坚决与齐绝交。结果张仪食言,未能兑现承诺,秦、楚激战于丹阳,齐、韩助秦攻楚,秦国攻取汉中等地,楚国大伤元气。
张仪死后,两大联盟维持了一段时间,逐渐开始解体。齐国孟尝君继田婴为相后,曾制定联合其他国家攻秦计划。秦、楚之师伐郑,秦国攻取魏、韩之地,引发了齐、韩、魏三国合纵攻楚的军事行动。不久,秦、楚之间的军事联合却因一偶发事件而顷刻瓦解。以后,秦、楚之间,战火连绵。随着韩、魏再度向秦靠拢,列国之间的关系再度变得异常复杂。尤其是秦、楚武关之盟与楚怀王被拘于秦事件的发生,使秦、楚关系继续向着更为恶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齐国加紧进攻楚国东地,由于秦国出兵,齐国退兵,形势错综复杂。
五国合纵抗秦失败后,赵国接连遇到秦、齐两大国的进攻,处于被动挨打局面。随着秦、赵之间军事冲突的不断升级,楚、魏等国继续寻找机会与赵国扩大外交方面的联系。此后不久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攻灭中山,攻略胡地,赵武灵王后期和惠文王初期,赵国国力强盛,成为东方各国中唯一可以与秦抗衡的力量。
当时的宋国为了对抗齐的兼并,很需要秦、赵两国的帮助。秦国为了打败齐、韩、魏三国的合纵进攻,也需要赵、宋在东方对齐的牵制,于是很快形成了秦、赵、宋和齐、韩、魏的对峙局面。赵国确定“结秦连宋”的外交政策,孟尝君发动的三国合纵攻秦军事行动迅猛展开,此时持观望态度的赵、宋二国,加盟齐、韩、魏三国,形成五国合纵伐秦之势,一度结成的秦、赵、宋军事联盟转瞬瓦解。
秦国错误的战略行动促使关东六国联合抗秦,秦国不得不关上了函谷关的大门,静观其变。而关东六国此时开始出现内部危急,原因在于齐国势力过于强大。齐国的强大首先引来了燕国的不满,之前齐国干涉燕王哙禅让事件后,燕国就一直等待着报复机会;其次不满的是秦国,秦国不希望东方出现一个能主导六国的霸主。于是两国都开展了针对于齐国的行动。当时的局面是齐国与燕国对峙,而秦国再次和韩魏决裂,赵国却打算和魏国一块吞并宋国。正当赵魏准备联合之时,秦国却大肆吹捧齐国,打算和齐国联合瓜分赵国。
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秦国先是生成联合齐国,然后与齐国约定并称西帝、东帝,最终在大臣的劝阻与各国的反对下,齐国没有接受。当时苏秦在燕国,为了怂恿齐国讨伐秦国,他首先瓦解了秦、齐、魏的灭赵计划,然后打入齐国内部,身挂六国帅印,以齐国之名,率六国军队,屡次伐秦,却总是无功而返。秦国抓住时机,承诺齐攻取宋地以后尽有宋地,并进而瓜分三晋及燕、楚之地。一直苦于无法扩张的齐国终于按捺不住了,在苏秦的怂恿下,先是掩人耳目联合赵国,遭到赵国拒绝,然后发动大军攻占宋国。
秦与赵、楚结成新的联盟,不约而同地将齐作为进攻目标。在秦国主导下,以秦、赵、燕三国为主的合纵伐齐之势很快形成。乐毅为燕、赵“共相”伐齐,势如破竹。齐国几乎被燕国完全占领,幸好苏秦的疲齐计划终被齐王发现,苏秦以反间罪处死。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出兵攻占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最后只剩了莒城(今山东莒县)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田单率族人以铁皮护车轴逃至即墨。即墨全城军民由田单率领抵抗,双方交战五年。乐毅强攻不克,改采包围策略。包围三年后燕昭王去世了。继位的燕惠王从当太子时,就和乐毅不和。田单得知后,利用反间计离间乐毅和燕惠王成功,齐国复国,但自此齐国一蹶不振。
以苏秦为代表的间谍的出现,引起了各国的重视,自此战国中期合纵连横的军事外交活动告一段落。在这一百多年里,最先崛起的魏国由于目标不定,未能在前期打出优势,被齐国击败后四面为敌,最后沦为齐秦两国的棋子。而楚国见利忘义目光短浅,被秦国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失去了各国的信任、也丧失了大量国土。齐国空有经济实力,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军事实力的疲弱和地理位置的尴尬,盲目自大,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燕赵两国则置身度外,一边往外扩张,一边物色机会,随时准备进取中原,而这两国这正是秦国后期面对的劲敌。秦国虽然战略上屡次失误,但好在君臣一心,韬光养晦,开发巴蜀,战略路线非常清楚,坐拥山河之便,静观其变,成为最终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