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罗冥想读书小组#20161124&25

这两天只读了圣女大德兰的生平,所以就放在一起不分开写了。

P35 圣十字若望和圣女大德兰St. Teresa of Avila都不厌其烦地重复告诫信徒,唯有净化后的意志力才能为灵性祈祷带来专注力。


太好了,又到我最喜欢的人物时间,圣女大德兰,今天就属于你了。其实读书是周四的事情了,一直没把笔记打印出来,刚刚才发现大德兰的名字跟著名的特蕾莎修女是一样的。

我还是通过百度百科来了解大德兰的生平。每当要了解一个陌生人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看看他/她长什么样子,每当看到照片或者画像,心里总会有一些判断 – 长得好不好看,面相善还是凶,看到圣女大德兰的画像,第一个感觉就是 – 肿么像个男人,有些严厉,又有些坚毅,眼睛若有所思,所以我在画的时候特别想画得稍微女性化一点,但看样子是没能成功:-D

#塔罗冥想读书小组#20161124&25_第1张图片
by Lilin

"在她七岁的时候,她曾怂恿兄长往回教徒的摩尔人地区为主殉道,成为殉道者,虽然最后被父亲发现及阻止,但她认为自己已有足够的勇气去尝试。当她发现她无法去某个地方为天主死,故此,她决定和兄长当隐修士,她认这是天主赐给她的决心「我们常在家中的果园建隐修院。」但到了青春期,一切都有不同了。"

哇塞,这启蒙得也太早了吧,七岁。。。相比之下我的慧根也开启得太慢了吧。不过看到青春期的故事,又觉得她其实也跟普通女孩一样。


"大德兰十三岁进入青春期时母亲去世,她像她的母亲一样,喜欢看武士的书籍,而且渐渐沉迷,不能自拔。除此之外,她更开始以个人的打扮来吸引其他人,同时,亦希望可以讨好她的堂兄长姊妹及渴望可以成为浪漫小说的主角,可以激情地被别人爱上,故此,她向人卖弄风情及不停坠入爱河。"

这一段让我觉得像通俗小说故事,拉近了跟她的距离,还觉得有些搞笑。


"大德兰这样说服她自己:「作修女的烦恼和痛苦,不会比地狱的多,而我其实本应要下地狱,如果在世上过着像地狱的生活,而将来能直接上天堂,那又何妨?」故此,她承认修道的决定是「出于奴隶般的恐惧,更什于爱。」"

承认恐惧的这一段,点赞。同时给了我一点启发,因为我一直以来其实对于信仰的目的有过高的要求,也过于较真,以至于每当自己因为痛苦而求助于更大的存在总是会觉得不妥,觉得动机不纯。


"一五三五年大德兰二十一岁出现长期模糊的状态,有时甚至失去知觉,后来全身瘫痪,至经历三年之久,她的病症才得以舒缓。她在病患中满有喜乐,但是她亦希望快快的痊愈,故此,她开始要求人为她祷告及奉献,又将自己交予圣若翰作其主保。一五四二年,她已可以起床行走,并把痊愈归予圣若瑟,但不久大德兰又再一次回到旧我当中,过着以往的沈溺行为。"

这里又有一些颠覆我的观念的内容 - 比如她要求人为她祷告及奉献以便快快痊愈,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我一直觉得所谓圣人都是洁身自好不会对别人提出什么要求(这大概也是一种限制性的信念,本来大家都是普通人)。而看到后来她再一次回到旧我,心里不禁松了一口气,因为她也会有这样的状态出现,说明我有时候不想读书真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一五四三年,她的父亲过世,在父亲在世时,她看到”灵魂上的痛苦其实比肉体上的大”,当父亲过世后,她觉得自己需要改变,随着大德兰的告解神师道明会的巴伦神父的指导,大德兰渐渐恢复祷告,但在这几年间,她认为这是她面对最辛苦的时期,因为她在当中得不到任何的喜乐,她认为自己对天主有亏欠而愁苦,她内心充满了争扎,她会因与天主亲近而未能贴近世界而坐立不安,但最后她经历了天主不变的爱。‘’

        我现在烦恼的还主要是肉体上的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体验到灵魂上的苦。


大德兰是十六世纪西班牙的神秘主义者,曾经历许多神秘异象。大德兰是第一个敢于探索灵魂这个海洋深处的人。在这样做时,她也脱离了西方哲学历来只从外面看灵魂的传统。传统的自然哲学认为灵魂是个客体的实体。大德兰和十字架上的约翰所代表的西班牙神秘主义是「内向的」,它是主观的并以人为中心的。

不知为何这一段我看得兴趣索然,可能对于神秘主义还不是特别有感觉。相比之下更喜欢前面那种更加贴近普通人生活的部分,那也是我可以借鉴的部分。


祈祷的四个等级(以花园浇灌比喻祈祷)

大德兰修女以她自己的亲身经验,叙述人灵在不同的阶段中,所产生神化的改变。她把灵魂比喻成花园,有四种灌溉花园(祈祷)的方法。第一种方法:用水桶到井边打水:过程是辛苦的。这相当于做默想。第二种方法:利用有吊桶的水车打水:须用手转动来取手,这方法较省力,且得到更多的水。这相当于收心和静默的祈祷。第三种方法:从溪流引入在田间灌溉的沟渠内:更好的浇水方式,园丁工作减少,又使土地润泽。这相当于官能安眠的祈祷。第四种方法:园子里满是天降甘霖:上主亲自灌溉花园,这方法完美无比,超过其他人的方法。这是融合而和谐的祈祷。前三种祈祷皆是以人的努力和工作以达到祈祷的效果,虽然有程度的不同,但不是最理想;而最理想的祈祷就是让天主亲自主动工作,如雨滋润大地一般,人却处于被动的境况,不用任何推敲与默想,这就是默观/心祷的境界。

其实我还没有参透她的比喻,但觉得这个比喻很生动,所以想记录一下。

看圣女大德兰的生平,与前面几个人物不同,没有特别多的身体感受,但头脑层面感觉还蛮有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塔罗冥想读书小组#2016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