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读书笔记

无论书读了多少,道理懂了多少,我们依然无法完美度过的一生。

一个朋友很早之前就读了吴军博士的《态度》,阅后批示:一般,偏向鸡汤类人生感言。

Question.1 闲暇之时也翻了一下,却感觉深受启发,这本书点醒了了很多个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这本书并不需要多少笔记,因为吴军博士简练的言语让任何人都可以轻松阅读本书。但智障颇感兴趣的问题是:为何两个价值观相似的两个人会对同样的一本书,或者说一系列信息,产生如此大差异的评价?


Question.2 智障的爷爷曾说:聪明人,不是摔倒了才爬起来,而是看到别人摔倒了,就赶紧绕过去,不要再摔在那个坑里。智障自己当然绝不怀疑爷爷的智慧,毕竟那是智障的爷爷,但却开始怀疑这句话的可实施性。我们看到别人摔倒时,真的能够获得和摔倒者一样深的体验以保证下次避免这个问题么?


这两个问题似乎都指向同一个答案,很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在获得类似信息的时候有所感悟。

返回分析自己对《态度》的膜拜,概因自己曾和吴军博士在一个公司,公司文化层面非常相似。因此吴军博士在领导力,项目合作,理念中的众多论述,使得自己感同身受。同时也进一步理解公司内部制度如此设置的原因。其次,吴军的阅读也甚是广泛,很多投资学大师对他也有较大影响。很多理念经过他的理解,再经过该书以通俗易懂的口吻转述给孩子的同时,也可以和智障自己的理解相互印证。

相比之下,智障的那位朋友,至今还在用今天我的投资赚了XX块!而不是用收益百分比/时间来衡量收益.....加之朋友不在IT行业,对其中的理念和思路不甚了解,所以对该书没有感觉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是,又有谁又知道,下次在阅读下一本书的时候,自己会不会变成智障口中的那个朋友呢?每个人的理解,大概都有一个能够理解的空间上限,这个上限和我们的阅历息息相关。一本书严重超越了理解上限,那么阅读起来就如同嚼蜡,毫无感觉了。想起《成为巴菲特》中引用的股神的一句话,只有在书本的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但如果考虑上阅历能够限制理解空间,那么股神的这句话,也就不太具有实际意义了。

- 你是否会长大很多以后才忽然明白年少时父母老师的某句谆谆教诲,后悔没早日听父母之言?

- 人间皆知巴菲特伟大,但倘若一封他并未署名的信放在我们面前,没有投资经验的你确定会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逻辑么?

- 第一本《时间简史》的草稿放在你手里,你真的会仔细阅读么?

至少智障肯定是不会读的,并不是因为我们笨,或许只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那个高度。因为格局不同,所以当他们总结其一生的智慧为寥寥数语时,普通人却因为格局不够,觉得不过是几句平淡无奇的鸡汤而已。

--------------

同时智障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很坏的书。书可以有很多种,

- 有些书一看就是好书,比如《历代政治变革得失》

- 有些书一看就是烂书,比如《一百天保你XXXXX》

- 最可怕的就是有些作者假装自己很懂,而且的确作者有一些水平。但同时又掺杂了很多他自己都不确定的信息。这种书之所以可怕,是因为阅读这种书籍很容易使人在知识体系不完善的时候,被误导。

在此列出一些误导极其严重的类书籍: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这本书感觉作者讲的东西似乎是对的,但在实际环境中绝对是不全面的。这种似是而非的书很容易把一些错误的基础概念灌输给读者,太可怕。举个例子,你不知道熊是什么,我告诉你熊肉很好吃,熊胆很珍贵,但没告诉你熊很凶猛,也没告诉你熊的体型,于是你就去拿着个小木棍捉熊去了......

《人类简史》第一次看到这么不谦虚的历史学家,对政治,经济,人类学评头论足。用一些自己想当然的结论刻画这个世界。第二章讲国家,法律,宗教是虚构出来,但因为提高了公共利益,所以被保留。第三章讲人类的巅峰是狩猎时期。后面就不敢看了。有些对,有些错的东西最可怕,你永远不知道他哪句是对的,哪句是错的。好书那么多,何必看这种不知道哪里真哪里假的书呢?随意看一本《全球通史》《政治秩序的起源》《权力与繁荣》都比这本书好太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态度》读书笔记)